楊杰
二夢說: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尊重,哪怕它只是一株不起眼的植物,一只弱小的動物。瑞士就是這樣一個充滿愛的國家,它尊重每一個起眼抑或不起眼的生命,甚至大廚烹飪前都會先將龍蝦敲昏,真的是有點可愛呢。
說真的,如果有來生,我想去瑞士做一只動物,豚鼠也行,金魚也行。
就說金魚吧,瑞士的魚缸必須有一面是不透明的,以防金魚太沒安全感。還得有同伴陪住,以備魚開展社交生活。
這意味著,大廚烹飪時,得先將龍蝦敲昏,待它蒙圈后,再放入水中。提出保護龍蝦的人說,龍蝦在被加工成食物之前的生命理應被尊重,不應該僅僅被人從水中抓起來,鉗子遭橡膠帶捆綁,陷入冰中,再被丟進沸水。所有的掙扎都被鍋蓋蓋住,這太悲慘了。
瑞士法律甚至把“植物尊嚴”列為保護對象。有道德倫理小組認為,在沒有合理原因的情況下把路邊的向日葵“斬首”,是“作惡的行為”。
比起貧困國家貧困人口的生存環境,瑞士貓的居住空間必須高于2米、大于7平方米。每只貓都必須有一個“獨立”的貓廁。貓鏈、貓刷、休息空間、活動機會……都有具體要求。最重要的是,“鏟屎官”(主人)要保證每天與“貓主子”有眼神交流,小心伺候。
當我們的寵物狗無緣無故被人從高空拋下時,瑞士的小狗正美滋滋地搖著尾巴,它們在誕生56天內是不允許和狗媽媽分離的,狗主人還要接受一系列嚴苛培訓。當我們的馬還在農村充當“壯勞力”時,瑞士的馬匹已經不被綁在馬廄里了。
這份《動物保護法》英譯版有152頁,事無巨細。要是有人違反它,作為一只生靈,動物也有“獸”權。瑞士人曾提起一個法案,要求無論是豬、狗、金魚、豚鼠,都能出庭做證,有律師替它們發言,給它們維權!
在瑞士的動物身上,正義可能既不會“遲到”,也不會“缺席”,它們也許還要實現三權分立,《瘋狂動物城》的現實版上演,兔子嚼著胡蘿卜當警官。
瑞士人真是有顆“金子”般的心,不僅有愛,還有錢。早在新法實施前,瑞士大報《新蘇黎世報》就批駁道,這只是“官僚主義的唯意志論”,是“標準的空想”。為這些“空想”制定法律、進行宣傳再到實施,“不知要付出多少人力、物力、財力”。
還有媒體揶揄“所有的動物都是平等的,只是有些更平等”。蜘蛛和跳蚤為什么不在受保護之列?瑞士怎么還允許打死蒼蠅而不受懲罰?
我的刻薄全是出于羨慕嫉妒,沒有恨。嘻哈的宗旨不是“愛與和平”,瑞士的《動物保護法》才是。這樣設身處地地為動物著想,怎么說也是柔軟的人。
像一位知乎網友說的,凌遲變成槍刑再變成討論是否應有死刑,保護的從來都不是犯人,是人心的脆弱和敏感。
只有將它們提上日程,這個世界上的人才會越來越多地意識到,自己正給別的生命帶來巨大且不必要的痛苦,進而在生活中保持自我警誡和自省的心,竭盡所能地不傷害他人。
劉振摘自《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