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雪
(天津市濱海新區大港環衛隊,天津 300450)
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主席明確了我黨在新時代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策略:即堅持“四個自信”和“四個意識”的用人導向①。注重培養同時具備專業精神和專業能力雙重素質、有擔當的干部,并注重在基層培養鍛煉優秀的干部儲備,以保證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建設的可持續性。這種從實處出發的干部選拔制度改革無疑為基層工作的進步提供了廣闊空間,同時也為基層干部注入了上升動力。
大港地區位于天津市東南方,地勢相對平坦,其區域范圍如圖1所示:

圖1 大港地區范圍圖示
由于該區域內包含25公里長的海岸線、36萬畝的內陸水域和10.48萬公頃的可開發荒地,同時,該區域屬于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夏兩季多受渤海季風環流影響,伴隨著區域內絕大多數地區屬于鹽堿地,因此會多發揚塵天氣。在日常環衛工作作業時有灰塵大、主干道與小道交錯、雨雪天路面清理困難等客觀問題。
該區域內常住人口約32萬,涉及環衛掃保面積約298萬平米,大港環衛隊管理人員20余人,一線工人300余人,其中一線工人大部分為年齡偏大或外地務工人員,工人素質參差不齊,給環衛干部的日常管理工作造成了相當的困難。
隨著我國人均素質的不斷提升,人們的環衛意識以及相關的追求也隨之而提升。人們已經習慣了對生活中所涉及的垃圾、空氣質量、水資源狀況等等的關注,無論是環衛工作職能范疇內或范疇外的問題,甚至一些莫須有的問題,都會對環衛基層部門進行投訴。以大港地區為例,經常有許多超范疇的投訴讓環衛干部的工作陷入困境,如,工業產生的廢氣對居民生活造成困擾,對環衛部門進行投訴,而規劃和布局的問題又遠遠超過了環衛部門的權責范圍;除冬季外的灑水作業可有效的防控灰塵,被許多人贊揚,同時也經常性的被投訴浪費水資源,諸如此類的投訴困境比比皆是。
在我國的基層環衛單位中建制困境是普遍存在的,這造成了基層環衛單位的控管能力無法達到預期的客觀情況,混崗、一人多崗的現象時有發生,這種情況既過度消耗了基層環衛干部的精力,同時也大幅度降低了環衛規劃的具體執行效率。行政建制的困境還表現在,一線工人的收入與同期社會其他工作的收入相比較低,這造成了一線工人招工困難以及工作負面情緒大的困境。以大港地區為例,一線工人300余人,卻要保證約300萬平米的掃保面積,人均負責約1萬平米的掃保,而人均月收入只有2980元,遠遠低于天津市人均月收入的4209元②。收入少,任務重,在無形中直接增大了環衛干部的管理難度。
基層環衛工作歷來就是一項“陣線長,輻射面廣”的工作,經常需要多部門協調來實現相應的市容市貌整頓任務,如對野外市場的整頓、亂貼亂畫的整頓、對建筑工程用料亂堆放的整頓等。在共同作業中,由于各部門的權責目標不同,經常會引起溝通上的矛盾,而在處理這些矛盾的溝通上,由于環衛部門處于職能生態圈的底端,因此環衛干部要經常面臨協調上的困境。
在貫徹落實十九大部署決策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概括過:落實黨的十九大部署,要有真抓的實勁,敢抓的狠勁,善抓的巧勁,常抓的韌勁。這四把勁,中央領導適用,基層干部同樣適用③。這句具有高度導向性的總結,為基層環衛干部解決實際困難點燃了一盞明燈。
基層干部工作存在“實干”和“虛干”兩種情況,是不爭的事實。其中所謂虛干,往往是被動的傳達上級制定的精神,喊兩句口號,既不實質執行,也不直面困境;而實干,則需要充分領會、吃透上級的各項部署意圖,然后身體力行,進行具體落實,而在這個過程中經常會面臨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在前文第2部分中,曾經介紹過,環衛基層工作的困境都是實打實存在的,這就要求,環衛基層干部要直面困境的各個環節真抓實干,第一步,保證對工作一線的困境進行實際調研并客觀分析,后制定應對策略;第二步,制定應對策略,并監督其具體完成;第三步,完成后進行經驗的提取記錄,以及優缺點總結。全方位的將實際困難進行最實際的解決。以大港地區環衛的清雪工作為例,由于大港區主干道與小道錯綜復雜,為清雪工作帶來了相當程度的困難,因此在初期環衛干部進行了大量的實地調研,并拿出了具體的清理工作分配方案;當雪情出現時環衛干部身臨第一線進行具體指導以及清雪質量監督;清雪工作結束后,進行重點地段以及清理難點的總結記錄,這樣可以為以后的雪情及時清理提供足夠的實踐資料參考。
環衛工作從來就是一塊獨木橋上的硬骨頭,沒法繞過還必須啃掉。但我黨的建設歷程中,從來就不缺“啃骨頭”的人。一支過硬的隊伍的建立,離不開過硬的干部指揮,因此,當前的基層環衛單位正迫切的需要一批敢拼敢干、有擔當的干部來帶領環衛隊伍實現城市環境衛生的建設。
在許多特定的環衛事件處理上,經常會出現一種奇怪的現象,本來十分棘手的問題,在某位干部處理時,十分干脆利落的就被解決了。這便是攻關能力。
這種能力的具體養成,首先是對本職工作的各環節全面深入了解,由熟而生巧;其次是對工作內在規律的通透理解,才能準確的發現問題的要害所在。這種善用巧勁進行攻關的能力,也是當前環衛基層干部選拔的一項重要指標。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眾必非之④。”在環衛基層干部中,缺乏韌勁的大多是因為以下三點原因:其一,性格過于剛正不阿,處理事情非黑即白,不懂變通的堅而不韌;其二,性格過于軟弱,當遇到持久性的困境時,缺乏堅持到底的恒心,前功盡棄;其三,性格無可無不可,隨波逐流,缺乏足夠的信念,以及專一的精神,經常性的半途而廢。而環衛基層工作是一項復雜又需要長期堅持,最臟最累、又往往缺乏別人對此足夠理解的工作,在這項工作中基層領導干部的耐力是重中之重,既不能發力過猛,又不能知難而退,更不能應付了事,因此鍥而不舍、久久為功才是環衛基層干部面臨困境的根本。
基層環衛單位需要好的干部,而時代也為優秀干部的脫穎而出提供了足夠華麗的舞臺。適合環衛工作實際需求,勇于面對、解決環衛單位困境的基層干部隊伍建設將會通過對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學習逐漸成型。
注 釋:
①人民網.習近平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的報告摘登[R].2017-10-19.
②天津市薪資水平報告(2017)[S].中國產業信息網,2017-12-6.
③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會議習近平講話摘登[R].人民日報,2017-12-7.
④李康.運命論——古代散文百科大辭典[M].北京學苑出版社,1997.
[1]郭穎茜.做好基層環衛黨建工作的幾點思考[J].辦公室業務,2017(11):13-14.
[2]張景軍.北京環衛集團工會工會干部培訓從基層抓起[J].工會博覽,2008(11):52.
[3]李智.天津市環衛行業用工模式及對策研究[D].天津大學,2014.
[4]讓黨的十九大精神在基層落地生根[N].光明日報,2017-11-09(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