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福山,孫友彬
(霍州煤電集團公司 煤質加工部,山西 霍州 031400)
山西焦煤霍州煤電集團干河煤礦礦井設計能力為2.10 Mt/a,于2004年6月開工建設,2010年3月通過驗收并順利投產。 后經擴能改造,目前生產能力達到3.3 Mt/a,生產煤種為1/3焦煤和肥煤。礦井原來配套建有原煤動篩排矸系統(圖1),排矸工藝為:原煤經50 mm分級后,>50 mm粒級原煤再經200 mm篩分,篩上物破碎后與篩下50~200 mm粒級原煤混合,脫泥后給入動篩跳汰機,分選出塊煤和矸石;煤泥不分選,由快開壓濾機脫水后,與塊煤一起摻入<50 mm粒級混煤,采用汽車運到周邊選煤廠入選[1]。在生產過程中,由于液壓動篩跳汰機存在設備故障率高、分選效果差(矸石帶煤嚴重,一般在5%左右)等問題,因而未能正常運行,處于停運狀態。
近年來,干河煤礦采區地質構造趨于復雜,導致煤質波動較大。2016年煤質檢測數據顯示,該礦原煤灰分在38.10%~52.71%之間,>50 mm粒級塊原煤含量為在15.70%~27.68%之間,波動輻度均較大。動篩系統停產后,礦井缺乏質量控制設施,不僅無法保證原煤質量合格穩定,而且造成了運費等成本的增加。2017年初,干河煤礦開始立項,擬對原動篩排矸工藝系統進行改造。經過充分調研與論證,比選目前普遍采用的重介排矸工藝[2-4]與近年來興起的智能選矸工藝[5-8],擬采用TDS智能干選機對原排矸工藝系統進行改造。

圖1 干河煤礦動篩排矸系統原則流程
TDS智能干選機(圖2)主要由給料裝置、布料裝置、識別裝置、執行機構組成,同時還有供風、除塵、電控三個輔助系統。其中:給料裝置位于布料系統的入料端,負責將原料均勻給到布料裝置上;識別裝置包括位于布料裝置上方的X射線源和位于布料裝置下方的X射線探測器,可通過精煤和矸石的物理性質來識別煤和矸石,同時將精煤和矸石在布料裝置上的位置信息傳輸給執行機構;執行機構為出口朝著煤和矸石運動軌跡的空氣噴嘴,呈陣列式布置,根據精煤或矸石的位置信息,智能地開啟相應位置的空氣噴嘴,將精煤或矸石吹出。
TDS智能干選機利用X射線,采用智能識別方法,可針對不同的煤質特征,建立與之相適應的分析模型,再通過大數據分析,對煤和矸石進行數字化識別,最終通過智能排矸系統將矸石排出。
工作時,原料經給料裝置1給到布料裝置2上,在布料裝置上完成布料,實現物塊單層排布,且各物塊與四周相鄰物塊之間均有一定的間距,為檢測執行創造條件;由識別裝置3、X射線線陣探測器4判斷物塊是精煤還是矸石,并將其位置信息傳輸給電控系統10;電控系統10根據被執行對象的位置,開啟智能陣列式空氣噴嘴5中相應位置的一個或多個空氣噴嘴,將煤或矸石吹出;被噴吹出來的矸石由矸石收集溜槽8收集,精煤則保持原來的運動軌跡,由精煤收集溜槽7收集,從而完成礦物的干法分選過程。除塵系統11將因空氣噴吹產生的灰塵除去,保持環境干凈;供風系統6為智能陣列式空氣噴嘴5提供風源。

1—給料裝置;2—布料裝置;3—識別裝置;4—X射線線陣探測器;5—智能陣列式空氣噴嘴;6—供風系統;7—精煤收集溜槽;8—矸石收集溜槽;9—防護罩;10—電控系統;11—除塵系統
(1)投資省,運行成本低。TDS智能干選機不需借助水和其他介質對煤炭進行分選,沒有產品脫水、脫介、水處理及介質回收系統,從而大大簡化了工藝流程,具有運行成本低,建設周期短,設備數量少,系統簡單等特點。
(2)分選精度高。目前TDS智能干選機已實現矸石帶煤率1%~3%、煤中帶矸率3%~5%的工藝指標,分選精度接近淺槽重介分選機,高于動篩跳汰機、跳汰機及其他干選設備。
(3)處理粒度范圍寬。TDS智能干選機可處理300~50 mm和100~25 mm粒級原煤,分選上限為300 mm,下限為25 mm。入料中煤少矸石多執行“打煤”工藝時,最大入料粒度可達1 000 mm。
(4)處理能力大。目前最大型號的TDS40智能干選機處理能力可達380 t/h。
(5)智能化程度高,系統可智能學習,故障可自檢。
(6)部件防爆設計,安全性高。所有部件均采用防爆標準設計,目前已取得煤礦安全認證。
(7)除塵設計完善。采用濾筒式除塵器,與智能干選機一體式集成布置,過濾風速不超過1.2 m/min。濾料采用防靜電產品,過濾精度高,過濾0.5 μm粉塵時,除塵效率不低于99.9%。
(8)輻射量小,防護可靠。TDS智能干選機采用與安檢機同規格的射源,不工作時斷電,斷電后不產生射線。該機采用鉛板全密封來屏蔽輻射,正常生產時外殼四周輻射強度低于2.5 μSv/h,距設備1 m處的平均值約1 μSv/h,巡視工人一年的輻射劑量約為0.55 mSv,小于GB 18871—2002《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中1 mSv的公眾照射劑量限值[9],非常安全。
干河煤礦根據生產需要,選擇了TDS20-305型智能干選機,其主要技術參數如下:
布料器寬度/mm
2 000
入料粒級/mm
300~50
處理能力/(t·h-1)
180
電壓/V
380
總功率/kW
57
耗氣量/(Nm3·min-1)
36
閥箱入風口風壓/MPa
0.6~0.8
整機質量/t
38
改造后的選矸原則流程(圖3)為: 礦井原煤經50 mm分級后,篩上300~50 mm粒級塊原煤進入TDS智能干選機分選,選出的矸石外運排棄,精煤則與篩下<50 mm粒級原煤混合,由汽車運至選煤廠洗選。

圖3 智能選矸原則流程
干河煤礦TDS20-305智能干選機于2018年1月5日投入試生產,平均處理能力為155.71 t/h,最大可達到170 t/h以上,接近設計值。生產統計數據(表2)顯示,該機矸石帶煤率平均為1.30%,煤中帶矸率平均為5.32%。

表1 TDS 20-305型智能干選機生產數據統計結果
由于目前尚無TDS智能干選機分選效果評定標準,因此參照GB/T 15715—2014《煤用重選設備工藝性能評定方法》[10]中的評定指標對其分選效果進行評定。
單機檢查試驗在給料速度為160.61 t/h(接近TDS智能干選機設計值)條件下進行。干河煤礦原煤可選性曲線如圖4所示,原煤、精煤、矸石浮沉組成與分配率計算結果見表2,分配曲線如圖5所示。錯配物數量計算表見表3,高密度分割錯配物曲線如圖6所示。由圖6可知,在分選密度為1.80 g/cm3的條件下,總錯配物含量為4.73%。
由圖4可知,當精煤灰分為19.15%時,精煤理論產率為24.18%;由表2可知,TDS智能干選機實際精煤產率為22.84%。因此可計算出干選機數量效率η=22.84/24.18×100%=94.45%。根據圖5可知,當分選密度為1.80 g/cm3時,Ep=(δ75-δ25)/2 =(1.856-1.760)/2=0.048。

圖4 原煤可選性曲線圖

表2 格式法計算得到的兩產品分配率結果表Table 2 Result of partition coefficients of 2 products calculated using format method %

圖5 分配曲線圖

表3 錯配物數量計算Table 3 Calculated proportions of misplaced materials %

圖6 高密度分割錯配物曲線
干河煤礦TDS 20-305智能干選機經濟技術指標表見表4。由表4可見,該機電耗、噸煤投資等指標均處于先進水平,矸石帶煤率、煤中帶矸率以及表中未列出的數量效率、可能偏差等指標雖不及淺槽重介分選機,但優于動篩跳汰機,經濟技術效果良好。

表4 TDS 20-305智能干選機經濟技術指標
生產實踐表明,對于干河煤礦300~50 mm粒級原煤,TDS智能干選機分選數量效率可達到94.45%,EP值為0.048;在分選密度為1.80 g/cm3的條件下,總錯配物含量為4.73%,矸石帶煤率為1.34%,煤中帶矸率為5.32%,使用效果良好。同時,TDS智能干選機的投用還節約了投資和生產成本,降低了矸石的無效運輸,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良好。
參考文獻:
[1] 孫友彬.干河煤礦原煤排矸系統技術改造方案探討[J].山西焦煤科技,2015(6):4-7.
[2] 王成師,王建明.重介質分選工藝[M].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2007:6-10.
[3] 侯曉博,徐初陽,郜 超.重介質淺槽分選機在動力煤選煤廠的應用[J].潔凈煤技術,2010,16(5):19-22.
[4] 匡亞莉.選煤工藝設計與管理(設計篇)[M].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6:50-51.
[5] 李 寶. CXR-2000智能干選機在錦富礦的應用[J].選煤技術,2017 (5):46-49.
[6] 丁芳亮.波蘭智能干選系統在豁口煤業公司的應用[J]. 煤炭加工與綜合利用, 2017(7):64-65.
[7] 趙宏霞,丁芳亮.KRS-智能干法分選系統在礦物分選中的應用[J].煤炭加工與綜合利用,2016(9):24-26.
[8] 段進東.TDS智能干選機與重介淺槽分選機的對比應用[J]. 煤炭科技,2017(2):145-147.
[9] 核工業標準化研究所. 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GB 18871—2002[S]. 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3.
[10]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 煤用重選設備工藝效果評定方法:GB/T 15715—2014[S]. 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