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城
第三章 大公雞媽媽(上)
街坊們都知道了,柳大娘撿了個兒子。這兒子名叫喜來,原是個小要飯花子,親爹媽都已不在人世,年方九歲,溫厚可喜,那真是一個齊整的好孩子,除了不會說話。
不過,柳大娘從來不嫌棄兒子這一點。她跟街坊們說:“他什么都聽得見,什么都明白,只是不會說罷了。”
喜來自從來到柳大娘家,境遇跟過去一比,簡直天差地別。現在的他,洗去了一身臟污,穿著里外三新的棉襖棉褲和棉鞋,每天都有熱乎乎的飯菜吃,每晚都有溫暖的床鋪睡,一切都幸福得像做夢一樣。
柳大娘有了兒子,是一件值得稱賀的事情——有人跟她做伴,以后還能給她養老送終,很好。
不過,也有街坊認為,柳大娘收留小要飯花子并不上算,畢竟他是個啞巴,而且多一個人多一張嘴,柳大娘以后的日子,恐怕要吃力。
“不會吃力的!柳大娘好人有好報。你沒見當初的喜來是什么樣子:又黑又瘦,破衣爛衫,柳大娘要是不收留他,不是凍死,就是餓死。”
說這話的是沈二爺。他最知道喜來當初的處境。也知道柳大娘有個兒子在身邊,日子準寬心好過——人活一世,不怕短吃短穿,最怕心里沒有奔頭。柳大娘孤身一人,除了年紀越活越大,能有什么奔頭?有了喜來,完全不同了,她不再孤單,對將來的日子也有了指望……
打過春,天氣一天比一天暖和,柳梢上生出嫩黃的柳芽來了。
柳大娘打開紙窗,每天坐在窗下,借著明亮的日光做針線。做一陣子,她抬頭歇歇眼,家里的兩個新成員立刻映入她的眼簾:喜來一聲不吭卻到處找活兒做,給李子樹澆水呀,打掃院子呀,或者拔除墻根下新生出來的雜草;大公雞神氣活現地轉來轉去,不時“咯咯”叫幾聲,那聲音就像銅豌豆滾在銅鼓上,鏗鏘有力又響亮。
柳大娘知道喜來的來歷,對公雞的來歷卻一直沒弄清楚。這是一只奇怪的雞!好像通人性似的,一來就賴在她家里,攆都攆不走。喜來應該知道這雞是怎么回事,只可惜,他“說”不清楚。
一天夜里,柳大娘打算睡覺了。她的睡房在里間。外間,她給喜來搭了張鋪,鋪板是簡簡單單的木板,木板上的鋪蓋卻一點也不簡單:嶄新的青花布褥子,嶄新的青花布棉被,連枕頭都是嶄新的,暗紅色的綾子底上繡滿了纏枝花紋,看起來異常講究。
除了柳大娘,沒有人知道,這套講究的鋪蓋和枕頭,原是她預備帶到棺材里去的。她沒有兒女,“百年”之后的事,都得自己趁著年輕健康的時候,早早準備好。現在有了喜來,當然不一樣了……
柳大娘還給大公雞搭了個雞窩,但是大公雞從來不進去睡。它總是棲在很高的地方:屋檐、墻頭、樹梢上。
這天夜里,大公雞把睡覺的地點轉移到柳大娘的窗臺上。柳大娘關窗戶的時候,跟它說:“窩里多好啊,我給你墊了很多碎草。你睡在這里,夜里下霜要冷的。”
大公雞沒有吱聲,它向柳大娘眨了眨眼,眼里帶著一絲狡黠。
柳大娘關上窗戶睡覺了。睡夢之中,她聽到公雞說話了:
“去買小雞!去買小雞!”
整整一夜,這個聲音都在柳大娘的夢里回響著。天亮時分醒來,柳大娘覺得滿腦子都是毛絨絨的小雞了。
柳大娘推開臥房的門,喜來酣睡未醒——小孩子總是睡得多!柳大娘笑了,她又去看窗臺上那只雞,大公雞早不在那里了,它在院子里轉悠著,望望天,又望望地,見了柳大娘,它又狡黠地一眨眼。
每天惦記著這只奇怪的雞,所以做了那個夢?老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看來是真的。
柳大娘從前養過雞,但是養不住。要么生瘟病死了,要么被黃鼠狼拖了去。后來她就不養了。但是,大公雞叫她去買小雞,她再次動了養雞的念頭:家里多了個人,多了只雞,但是,只有一只公雞多古怪啊,應該有一群雞跟著它。再說了,家里沒什么活兒做,喜來經常看起來悶悶的,要是買一窩小雞給他照料……
那天早上,柳大娘燒早飯,喜來照例幫著燒火、拉風箱。做好了飯,娘兒倆吃完,柳大娘挎起一只大竹籃說:“喜來,你今天看家,我去炕房買小雞去。”
喜來睜著大大的眼睛看柳大娘。他不知道是大公雞“搗鬼”。在他的記憶里,現在還不是買小雞的時候,從前在家里,媽媽都是等到麥花開了,賣小雞的人挑著大匾下鄉來,她才會挑一些小雞養。媽媽說,天氣暖,小雞容易活,買得太早太晚都不好。太早,小雞容易凍死。太晚,小雞還沒長大秋天就來了,秋雞愛脫毛,還不愛長大。
但是喜來沒辦法把他的意見說出來,而且,他才到這個家,干涉家事,對于他來說太早了,這也不合他的脾性。
柳大娘挎著大竹籃走了。城門外的李家莊,有一家炕房,那家炕房比較特別,每年正月里就開始炕雞了。炕得不多,都是附近種菜的農戶買,因為他們有暖房,把小雞養在暖房里,雞啄草芽吃,雞屎拉在菜畦里肥地,正合適。
柳大娘去了李家莊的炕房,買了三十只小雞。炕房的師傅又饒了她一只,一共三十一只小雞挎回來。到了城里,她又去糧店買了幾斤喂雞的小米。
天氣晴朗又溫暖,柳大娘把小雞和小米帶回家時,出了一身細汗。但是她臉上都是笑容,把籃子往喜來身邊一放,說:“小雞買回來了。從今往后,你就負責管它們。”
小雞在籃子里挨挨擠擠,嘰嘰地叫著。每一只都是嫩黃色的,偶爾有幾只帶著些深色的斑點,就像圓圓的絨球兒。喜來把一只小雞拿在手里,它是很熱很熱的一小坨,兩個小黑眼睛眨得飛快,心臟也跳得很快,好像要從胸腔里蹦出來似的。
喜來很高興。他喜歡小雞,柳大娘讓他照料這些小雞,再好不過了。
竹籃里墊著厚厚的碎草,那是炕房師傅給的。柳大娘又把一個破棉襖包在竹籃外面,加一重保溫。然后她教喜來怎么喂雞:先把小米抓在碗里,用開水沏一沏,等小米沏得酥軟了,抓出來撒在一塊掃凈的空地上,把雞一放,它們就曉得吃了。
小雞來到家的頭一頓飯,是柳大娘給操辦的,之后就歸喜來管了。喜來白天給小雞吃五頓,每頓飯一吃完,他就把它們捉回籃子里。晚上,他把籃子用棉襖包好,放在鋪板底下,聽著小雞的叫聲入睡,他的心里特別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