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委常委、組織部長 寸振林
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是國務院重點扶持的貧困縣和列入的滇西邊境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工作縣。自2015年8月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以來,巍山縣以“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實現跨越發展”為目標,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樹立“發展產業是脫貧之本”理念,創新產業幫扶模式,以黨建扶貧“雙推進”為抓手,充分發揮黨支部在產業幫扶中的組織保障和橋梁紐帶作用,以“黨支部+貧困戶+X”的幫扶模式進行扶持。2017年,全縣共有26家企業和專業合作社幫扶3146戶貧困戶,完成年度分紅3146戶1572.2萬元,村黨支部集體經濟收入增加100.69萬元,形成基層黨組織、農戶、企業三方面共贏局面,有力助推了巍山縣脫貧摘帽退出的步伐。
堅持統籌選派和擇優選拔相結合,選優配強鄉鎮領導班子,強化脫貧攻堅骨干力量,切實加強鄉鎮干部、村組黨員干部、駐村扶貧工作隊“三支隊伍”建設,充分發揮作用,履職盡責抓好脫貧攻堅工作。一是加強鄉鎮領導班子建設。整合干部資源,把最優秀、最合適的干部選派到脫貧攻堅一線。規范完善鄉鎮組織委員管理,明確職能職責,督促組織委員回歸主業,主抓基層黨建工作,配備相對穩定的組織干事,增加基層黨務工作者力量。加大從鄉鎮事業編制人員、優秀村干部、大學生村官中選拔鄉鎮領導班子成員力度。把脫貧攻堅中有信念、有思路、有激情、有辦法的干部選出來、用起來。對能力素質差、工作不力、未完成脫貧任務、群眾反映強烈的干部,嚴肅問責追責。二是加強貧困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根據不同人員的實際情況,采取從現任班子中“留任”、從外出能人中“回請”、從退休退職人員中“返聘”、從機關事業單位“下派”等方式,選優配強貧困村黨組織書記。對貧困村黨組織負責人定期分析研判,不適宜的及時調整撤換,本村沒有合適人選的,選派縣鄉機關優秀干部擔任,或由第一書記兼任。健全村干部脫貧攻堅工作目標責任制、年度考核和民主評議機制,強化考核結果運用,促進村干部履職盡責、抓好黨建扶貧“雙推進”。三是加大鄉村干部培訓力度。充分發揮黨校和行政學院教育培訓主渠道、主陣地作用,依托縣委黨校等培訓資源,加大對村黨組織第一書記、村“兩委”干部、駐村干部、大學生村官、村級后備力量、村(居)民小組干部和農村實用人才、致富帶頭人等基層黨員干部的培訓支持力度,創造條件走出去培訓,不斷提高基層干部綜合素質和帶領脫貧攻堅能力。
充分發揮駐村工作隊的引領作用關鍵在于選好配強駐村工作隊伍,切實增強脫貧攻堅的工作力量。一是選好駐村扶貧工作隊和第一書記。堅持選派素質好、能力強、作風實的優秀干部到貧困村擔任駐村扶貧工作隊員,穩定駐村扶貧工作隊伍。二是管好駐村扶貧工作隊和第一書記。聯席會議辦公室和派出單位加強工作隊員和第一書記工作考核,強化結果運用,對工作成績突出考核優秀的,同等條件下優先提拔使用;對考核不合格的工作隊員及時召回,并追究派出單位責任。三是用好駐村扶貧工作隊和第一書記。堅持因村選派第一書記兼任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村全覆蓋。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和第一書記任期一般為2年以上,鼓勵連任。駐村扶貧工作隊成立臨時黨支部或黨小組,第一書記(工作隊長)兼任書記或小組長,并納入鄉鎮黨委和村黨組織管理。
黨員干部是脫貧攻堅工作的“骨干”,是實現貧困地區群眾如期脫貧的重要保障,要發揮好基層黨組織、黨員干部在脫貧攻堅中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一是加強貧困地區黨員發展教育管理。按照“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發揮作用”的總要求,重點在貧困地區優秀人才中發展黨員。落實“三培養”要求,加大在35歲以下青年、村組干部、脫貧攻堅帶頭人、產業發展帶頭人等農村優秀人才中發展黨員力度,消除黨員“空白村”,做到每個村民小組都有黨員。二是發揮黨員“雙帶”作用。加大對農村黨員創業支持力度,鼓勵農村黨員領辦創辦專業合作社、農業莊園、種植養殖協會等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發展現代種植養殖業、興辦加工業,培育一批黨員創業致富示范產業,做到每個有勞動能力的黨員都有致富項目,每個貧困村都有黨員致富帶頭人,推動農業產業向規模化、規范化方向發展。黨組織引導有幫帶能力的黨員至少結對幫扶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一幫一”“一幫多”等結對幫扶形式,在信息、技術、資金等方面提供幫扶。

抓實結對共建,構建脫貧攻堅聯動機制。一是深化“掛包幫”“轉走訪”工作。認真落實脫貧攻堅“領導掛點、部門包村、干部幫戶”定點掛鉤扶貧長效機制,發揮掛包貧困村領導和部門(單位)、幫扶貧困戶干部職工作用,做到不脫貧不脫鉤,推動各級干部職工沉到基層,宣傳扶貧政策,謀劃脫貧思路,收集村情民意,化解矛盾糾紛,共商脫貧計劃,落實幫扶措施,協調解決困難。二是組織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扶貧。發揮各級黨組織作用,鼓勵支持民營企業、社會組織、個人參與扶貧開發,實現社會幫扶資源和精準扶貧有效對接。組織引導非公有制企業、社會組織等結對聯系貧困村、貧困戶,探索創新黨組織在隊伍、陣地、服務等方面聯建形式,推動各領域基層黨組織共同助力脫貧攻堅,形成優勢互補、資源同享的整體工作合力。依托中央東西部扶貧協作機制,發揮黨組織牽頭作用,開展多層次、多形式、全方位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三是開展人才對口幫扶行動。發揮人才優勢及示范帶動作用,積極引導各行業優秀人才參與到脫貧攻堅工作中。巍山縣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發揮本部門(單位)人才優勢,組織本系統專業技術人才定期走訪掛鉤的貧困村、貧困戶,幫助貧困地區群眾發展產業、改進農業生產技術,打牢脫貧基礎。四是開展非公有制經濟黨組織與貧困村黨組織結對共建。堅持“黨組織引領、政府主導、社會參與、開發扶貧”的方針,以帶動貧困戶增收為核心,以企業定點掛鉤幫扶貧困村、產業帶動貧困戶、就業幫扶貧困勞動力等為載體,引導非公有制經濟黨組織與貧困村黨組織結對共建,發揮企業資金、技術、資源、市場等優勢,通過資源開發、產業培植、市場開拓、村企共建等多種形式到貧困地區投資興業、技能培訓、招工就業、損資助貧等參與脫貧攻堅,實現企業良性發展和貧困戶脫貧、企業黨組織與貧困村黨組織共享成果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