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亞飛
小明家有兩個機器人,一個機器人專門做家務,名叫珍珍,另一個機器人陪護爺爺,名叫壯壯。小時候在水鄉長大的爺爺經常給小明講戽魚的故事。現在他還想戽魚,無奈年紀大了,如果有機會看別人戽魚,那也蠻有趣的。
小明的爸爸知道爺爺的想法后,購置了戽魚用具,并告訴機器人珍珍和壯壯周末到郊外戽魚,叫它們先學習戽魚的方法。
周末,天氣晴朗,小明的爸爸將照料爺爺和做家務的事交給小明的媽媽后,便和小明、珍珍、壯壯乘坐自動駕駛汽車向鄉村飛馳而去。
“哇,好美!”小明和爸爸欣賞窗外的景色,珍珍和壯壯則在網上搜索沿途哪些池塘水淺、魚多。一會兒后,它們選定了一個小魚塘。接著,自動駕駛汽車聽從小明爸爸的指令,向那個小魚塘駛去,幾分鐘后,在魚塘邊停了下來。
小明和爸爸從車上走下來,盡情呼吸清新的空氣。珍珍和壯壯忙著把鐵锨、魚簍、水桶和繩子等戽魚工具搬到車下。
聽到周圍的動靜,魚塘里的魚兒躍出水面來看熱鬧。它們一個接一個地跳起又落入水中,水面上蕩起一圈圈波紋。
“看來魚塘里的魚不少啊。”小明高興地大叫!
“戽魚,打堰最關鍵。”爺爺坐在電腦前通過增強現實技術視頻系統提醒他們,好似一位經驗豐富的教練在臨場指揮。
小明學著爺爺的口氣朝珍珍和壯壯喊道:“戽魚,打堰最關鍵,快打堰。”珍珍和壯壯連忙用鐵锨挖土,很快就在水中筑好了兩道堰壩,只要戽干這兩個堰壩之間的水,就可以輕松地抓到魚。

接著,它們把繩子系在水桶上,將水桶扔向水中,拿著繩子開始戽水。由于沒有經驗,它們動作很不協調,前傾后仰的,不是取不到水,就是將水桶提上來后沒有很好地把水戽到堰壩外。爺爺急得一邊比劃,一邊大聲說道:“繩子要一放一提,兩個人的動作要一致!”珍珍和壯壯聽了爺爺的話,真的戽出水來了。
可是,還沒戽幾分鐘,繩子突然從水桶上“掙脫”開來。泥水飛濺到珍珍和壯壯身上,它們頓時成了“斑點狗”。小明和爸爸在岸上笑得合不攏嘴。兩個機器人自稱無所不能,不料戽水這事卻干得這么狼狽,只能“嘿嘿”地陪著他們苦笑。看來再智能的機器人不學習、實踐,也有不會做的事。
珍珍通過檢查發現,由于一端沒有系緊,繩子在戽水的過程中松開了。壯壯用有力的機械手將繩子緊緊地系在水桶上,然后繼續戽水。它們用計時器計時,逐漸找到合拍的節奏,默契配合。
不久,堰壩之間的水變淺了,但更渾濁了,魚兒在里面蹦跳著,其中幾條魚還蹦到了露出水面的淤泥上。“快抓魚。”珍珍和壯壯興奮地喊道,然后將水桶扔出來,深一腳淺一腳地踩著淤泥去抓魚了。
“嘩嘩——嘩嘩——”突然,大量的水從壩上的裂口處流到堰壩間。原來剛剛它們不小心將水桶砸在堰壩上,在壩上砸出了一個裂口。
“不好了,這樣下去堰壩會倒的。”爸爸和小明在岸上叫喊。挖土填壩已經來不及了,說時遲,那時快,只見身材高大的壯壯沖上前,用身體擋住裂口,站在那里一動不動。堰壩保住了,但壯壯暫時不能離開那里。現在只有一個機器人戽水,于是,小明的爸爸加入到戽水的隊伍中。他也不會戽水,但在珍珍的指導下很快就學會了,只是戽水的動作不太好看。
十幾分鐘后,堰壩間的水被戽干了,魚塘底部露了出來,大大小小的魚蝦東蹦西跳。小明從來沒見過這場景,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順著堰壩滑到魚塘底部,興高采烈地和爸爸、珍珍一起捉魚。
小明人雖小,卻找大魚抓,可是大魚勁頭大,他哪里抓得住,即便用屁股壓住魚,魚還是溜走了。激動的爺爺連忙教小明如何抓魚,還叫他注意安全。在爸爸的幫助下,小明終于抓住了一條大魚,然后小心地將魚放入魚簍中。
珍珍也模仿爺爺示范的動作抓魚。“太小的魚蝦不要抓,讓它們在魚塘里繼續生長。”小明的爸爸對珍珍說道。“好的,要保護生態環境。凡是身長不到10厘米的魚、身長不到3厘米的蝦,我們都不要抓。”珍珍一邊說,一邊啟動身上的智能化非接觸式測量裝置,選擇性地捕捉魚蝦。它的機器手所到之處符合長度的魚蝦盡收囊中。
抓完了魚塘底部該抓的魚蝦,他們喊壯壯上岸沖洗身上的污泥,可是連喊幾聲,壯壯都沒回應。于是,珍珍用無線信號聯系它,得到的回復是“我的電量太低,不能支持肢體運動了”。這可怎么辦?
“我們一起抬它上岸,行嗎?”小明問道。“不行,壯壯蠻重的,而且在淤泥中,我們也用不上力呀。”爸爸說。珍珍用自帶的無線網絡搜索“如何從淤泥中營救機器人”,但沒有找到很好的方法,大家一籌莫展。
“電動汽車不是有電嗎?”小明靈機一動,“那就用電動汽車上的電為壯壯充電吧。”通過短距離、無線定向快速傳輸電能技術,壯壯充上了電,很快恢復了體力。只見它縱身一躍,跳到岸上。堰壩失去了支撐,隨即被水沖垮,原本可見的魚塘底部現在又被淹沒在水里,那些沒有被抓上來的小魚小蝦歡快地游向水深的地方。
大家一起將戽魚工具洗干凈,搬回到車上,又將盛魚的魚簍子抬上車,然后用清水洗掉身上的泥漿,準備回家。
回到家,壯壯把車上的東西搬到廚房里,然后微閉雙眼,進入省電模式。爸爸走進書房,研究如何升級機器人的供電系統,他一邊思索一邊自言自語:“是不是可以利用光合作用自動充電系統,讓它們隨時保持充足的電量?”
小明還沉浸在戽魚的樂趣中,手舞足蹈地跟爺爺講述戽魚的具體細節和自己的心得體會。珍珍抓起幾條大魚,剖開、大火翻炒、煮湯……忙得不亦樂乎。小明的媽媽則給它打下手。

“開飯咯!”小明一家圍坐在桌旁吃美味的魚大餐,品味自己的勞動成果,開心得不得了。珍珍和壯壯在一旁笑著看著他們,心里也樂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