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曼娜 楊明 樊琳
【摘 要】本文分析國際警務人才培養現狀與質量,以及國際警務人才培養機制,并指出警務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不利影響因素,根據相關影響因素,提出完善國際警務人才教育培養機制的對策。
【關鍵詞】“一帶一路” 國際警務人才 培養機制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11C-0118-02
“一帶一路”倡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對于加強與周圍國家的合作,振興我國經濟來說,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國際警務人才隊伍建設是其中一個重要環節。“一帶一路”倡儀背景對國際警務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在國際警務人才培養過程中,能夠立足于新的發展形勢,加強國際警務人才隊伍建設工作,培養出更多專業性人才,以滿足“一帶一路”建設與發展的需要。
一、培養國際警務人才的必要性
(一)“一帶一路”對國際化警務人才的需求。“一帶一路”是中國全球化戰略的重要支撐,是促進中國走向世界的重要戰略思路,關系到中國未來的發展。中國推行“一帶一路”倡儀,必須與沿線國家相互了解,增強互信,開展密切的交流和合作,從而實現互惠共贏的發展目標。在“一帶一路”倡儀快速推進的背景下,必須有一個穩定的發展環境,這就需要對國際犯罪行為進行打擊,為“一帶一路”倡儀推進創造有利的環境。而為了實現這一發展目標,勢必要有一批素質較高、專業能力較強的國際警務人才。在這一背景之下,國際警務人才培養工作成為現階段警務人才隊伍建設必須考慮的一個重要內容。
(二)打擊跨國犯罪的需要。“一帶一路”倡儀的提出,不單單依靠與周圍國家在基礎設施、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合作,還需要依靠于穩定的外部環境。自“一帶一路”倡儀實施后,中國與東亞、東南亞等國家的聯系日益密切,隨著中國經濟的“走出去”,國內犯罪團伙也在謀求更大的利益,通過與國外犯罪團伙進行勾結,牟取暴利。加強國際警務人才培養工作,能夠對國際犯罪行為予以嚴厲打擊,從而有效消除犯罪行為給“一帶一路”發展帶來的沖擊。從“一帶一路”倡儀推進現狀來看,國際化人才的不足,是影響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融合的一個短板。國際警務人才建設工作的快速發展,可培養出更多的實用型人才,從而彌補“一帶一路”倡儀短板,更好地推進“一帶一路”倡儀的發展和進步。
二、國際警務人才培養現狀
(一)辦學力量不足,師資力量薄弱。警務院校現有的辦學條件和師資力量不能滿足國際警務人才的培養需求,主要體現在教師缺乏相關經驗,這使得國際警務人才培養的效果大打折扣。國際警務人才培養需要強大的師資力量作為支撐,但是現階段警務院校的教師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缺乏國際警務教學經驗,在知識講解過程中,只能進行理論分析,缺乏實踐指導,這導致國際警務人才培養受到了較大的限制。
(二)專業課程設置問題突出。現有的警察院校的涉外警務專業課程設置中,理論與實踐銜接不足,理論內容陳舊,對新的國際形勢把握不足。各階段教學銜接不順暢,國際警務人才對基礎理論知識把握不足,在實踐過程中,不能夠對理論知識予以有效利用,影響國際警務人才的功能和作用的發揮。專業課程設置過程中,對學生專業能力提升缺乏有力支撐,導致課程設置與實際教學需要不一致,使國際警務人才能力提升受到了不利影響。
(三)忽略復合型國際警務人才培養。我國的國際警務人才主要分為維和防爆警察、駐外警務聯絡官和國際警務執法警察。在對維和防爆警察的培養上,注重的是駕駛、射擊、散打、外語的訓練,而在辦案業務方面的培訓較少。駐外警務聯絡官多為文官,注重的是語言與外事業務等理論知識培訓,輕實訓,使得其實戰能力欠缺;而且外語培訓也僅是以英語為主,小語種為輔,導致小語種警務人才匱乏。而“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的母語很多都不是英語,譬如土耳其,有次我國需要跟土耳其警方進行反恐合作,而因全國懂土耳其語的警務人才稀缺,難以挑選出合適的警務聯絡官,最后造成了合作上的被動局面。國際警務執法警察多從現有警察隊伍中篩選,從事的大部分是跨國追逃、打擊毒品犯罪、破案等工作,他們未進行專門的語言培訓,因此執行任務需要翻譯或當地聯絡官的配合。
綜上所述,我國目前的國際警務人才培養整體質量不高,缺乏復合型的高級別國際警務人才。
三、現有國際警務人才培養機制分析
現有國際警務人才培養機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存在著以下局限性。
第一,與國外合作辦學開展項目較少,合作范圍窄,惠及面窄,導致資源利用不足、利用受限等問題存在,影響到了實際效果。通過國外合作辦學,目的在于使警務人才能夠得到充分鍛煉,使其專業能力和專業技能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但是由于合作項目少、范圍窄,無法為國際警務人才提供更多的訓練機會,這對于國際警務人才能力提升產生了不利影響。
第二,項目合作過程中,多以“中國—歐盟警務培訓項目”為主,對“一帶一路”周邊國家的項目合作較少,導致國際警務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水土不服”的問題。
第三,人才培養銜接機制建設不足。在進行人才培養過程中,借助于有效的銜接機制,能夠使警務人才掌握專業知識,更好地進行實踐訓練,使國際警務人才的能力得到更好提升。但是在人才培養銜接過程中,受到辦學條件以及合作方面的影響,人才培養缺乏有效銜接,警務人才培養較為片面,使警務人才隊伍處理國際問題時經驗不足。
四、以“一帶一路”為依托,建立和完善國際警務人才教育培養機制
(一)在警察學校中增設國際警察教育專業。為了更好地培養國際警務人才,很有必要在警察學院中設置國際警察專業,并且重點招生。警察學校中設置國際警察教育專業,會使國際警務教育教學工作的質量得到較大幅度的提升,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目的更加明確。國際警察教育專業在教學過程中,不單單強調基本的警察知識和技能,更多地融入了國際警察職業所需要具備的素養,對于國際警務人才的培訓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國際警察教育專業的設置,要注重做好區分,并加強專業基礎設施建設,能夠使國際警察教育專業在師資配備、設備配備方面,符合國際警務人才的培養需要,使教育教學工作的效果得到更好提升。
(二)針對“一帶一路”發展形勢,做好課程設置。培養方案實行學分制,課程中加入實踐教學環節,并進行考核,計入學分。在入學時安排軍事訓練課程,提升軍事素養,培養警察意識,樹立良好的組織紀律觀念。課程設置中安排1-2個月的公安基地見習,增強對警務工作的認識,提前適應國際警務工作。加入外語口語學習課程,強化外語口語。
(三)嘗試多元化國際警務人才培養模式。積極探索和嘗試各種人才培養模式,譬如采用2+1+1中外共同培養方案,即學生前兩年在國內接受基礎課及專業課教育,第三年選拔素質過硬的優秀學員赴國外學習1年,第四年到公安部門實習。同時,也可招收國外的學生到我國來學習,在學生交換工作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考核。浙江警察學院國際警務合作方向班在這方面做得就比較好,他們院校跟美國的山姆·休斯敦州立大學合作,第三年到美國學習犯罪調查等課程。
(四)加強師資力量,完善辦學條件。“一帶一路”背景下國際警務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更加注重人才素質能力和人才隊伍的專業性,注重質量而非數量。在辦學條件建設過程中,各院校要注重加大資金投入,完善院校的基礎設施,為警務人才培養提供有利條件。在進行師資力量建設過程中,加強對人才的引進,譬如聘請國外優秀的警察院校的老師來我國教學,同時選派老師到國外去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
(五)實行多導師制,多維度指導。為學員提供多位導師跟蹤指導。導師包括校內的專業老師,也包括我國的合作單位的教官、國外合作警察院校的教官、實習基地的教官等,鼓勵學員與教官多溝通,學員定期反饋與教官的溝通情況和學習情況。多導師制和多維度指導模式的應用,發揮了教師隊伍的專業性,使教師隊伍在對學生指導過程中,更好地把握國際警務人才的培養需要,切實地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打造一支實力強大的國際警務人才隊伍。
結合本文的研究和分析來看,國際警務人才教育培養機制的構建要立足于國際交流與合作,對現有模式存在的弊端和局限性進行修正,力爭培養出更多的實用型國際警務人才,為推動“一帶一路”倡儀創造更加穩定的保障和發展條件。
【參考文獻】
[1]陳相芬.“一帶一路”背景下高職院校協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4)
[2]郭福春,王玉龍.“一帶一路”建設與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6(10)
[3]張海龍,楊世汝.“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高校人才培養問題研究[J].關東學刊,2016(4)
[4]王馳,殷建國.公安智庫建設視閾中警務研究人才培養策略[J].北京警察學院學報,2014(5)
[5]杜芳,董向東.國際警務執法合作人才培養論綱[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4)
[6]于群.國際化警務專門人才中外合作培養的思考與探索[J].四川警察學院學報,2011(1)
[7]周菊蘭,王青.涉外警務專業設置及人才培養研究——以江蘇警官學院為例[J].云南警官學院學報,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