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聰 林建偉
摘 要:本文以某大馬力海洋工程船帶水封襯套舵系安裝失效的實例,分析了造成舵葉舵桿返松的技術成因及解決辦法,對類似工程船舶的帶水封襯套舵系的安裝與修理,具有很好的技術參考價值。
關鍵詞:舵葉舵桿;水封襯套;安裝工藝
中圖分類號:U664.31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With the failure instance of rudder system installation with water seal liner of a high-powered marine engineering ship,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echnical causes of the rudder slack and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s for it.
Key words: Rudder blade and Rudder Rod; Water Seal Liner; Installation Process
1 船舶舵系結構特點
某大馬力海洋工程船為雙機、雙舵、雙槳。其舵系結構特點是:(1)在舵葉的頂部安裝了一個水封襯套,水封襯套座安裝在船主體上;(2)舵機為圓球型轉葉舵機,直身舵桿無鍵液壓,4道膨脹環上緊。該船為懸掛舵帶水封襯套的舵葉舵桿示意圖如圖1。
2 故障修理簡況
該船2016年8月間出廠,在返回基地的途中船方反映舵效失靈。接報后,廠部工程技術人員趕赴基地,經實地勘驗并轉舵試驗確認是舵葉舵桿已經返松。
再次進塢后發現:右舵葉已經完全松脫、左舵基本旋緊。經過工程技術人員的分析及以往的經驗判斷認為,造成右舵葉完全松脫的主要成因可能是右舵桿裝高了,所以明確提出將舵機的膨脹環拆卸,將舵桿放下少許,然后才安裝舵葉(見圖2);否則極容易造成安裝在舵葉上的水封襯套頂住襯套座,無法保證舵桿的安裝推進量,從而造成舵桿返松故障現象的發生。
由此,按照新工藝對舵葉、舵桿和舵機重新進行了安裝,經測量安裝前后的舵桿軸頭數,證實了上述的判斷和分析。測量和安裝數據,見表1和表2。
安裝完成后,在塢內進行了轉舵試驗;出塢后,進行了高速航行轉舵試驗,左右舵機及舵葉的操作性能恢復正常,符合相關規范標準的要求,交付船公司使用。
3 故障主要技術成因
從上述的測量安裝數據以及對比情況可知:(1)造成右舵葉完全松脫的主要技術成因是:右舵桿裝高了1.66 mm,致使安裝過程中安裝在舵葉上的水封襯套頂住了襯套座(連接船主體);當舵桿上的液壓螺母繼續施壓,舵葉并沒有繼續上行,反而將舵桿拉下至舵葉的安裝錐度貼合面(該型號舵機的特點:當舵桿的軸向拉力超過舵機4道膨脹環對舵桿所產生的預緊力,會將舵桿拉下);當液壓螺母的推進油壓卸除后,舵桿立刻向上縮回,從而使舵桿與舵葉的安裝錐度位完全分離,右舵完全松脫;(2)左舵桿裝低了0.38 mm,即左舵葉的水封襯套沒有頂住船體的本體,所以左舵葉基本安裝到位。
4 帶水封襯套舵葉舵桿的安裝工藝
4.1 帶水封襯套舵葉舵桿的結構布置
4.1.1結構布置
對各類型的工程船,其舵系的結構布置各不相同。其中,帶水封襯套舵葉舵桿的結構布置見圖1。
4.1.2主要技術特點
(1)在舵葉的頂部安裝了一個舵桿的水封襯套;(2)水封襯套上安裝了2道水密骨架軸封;(3)水封襯套座安裝在船主體上;(4)水封襯套與襯套座的止跳間隙約為1.00 mm,沒有另設止跳塊;(5)舵機為圓球型轉葉舵機,直身舵桿無鍵液壓,4道膨脹環上緊。
4.2 必備的技術參數
液壓無鍵舵葉舵桿的安裝,必須有三個必備的技術參數,否則不允許安裝:推進量;推進壓力;膨脹壓力。
4.3 帶水封襯套舵葉舵桿的安裝工藝
(1)舵葉拆卸前,測量液壓螺母的軸頭數(液壓螺母端面到舵桿軸頭的距離),并做好記錄;在液壓螺母與舵桿對應的位置做好記號;拆卸保險;
(2)舵桿拆卸前,測量舵機處舵桿的軸頭數并做好記錄;
(3)各部件修理完成后,交付安裝:在舵桿舵葉安裝前,檢查舵桿、舵葉錐度位的狀況,必要時可用色油對錐度位進行接觸面的檢查,確認合格;
(4)完成舵桿的安裝,但舵機處舵桿的膨脹環暫時不要完全上緊;測量舵機處舵桿的軸頭數,需比拆前少3~5 mm(即:舵桿比原來低);
(5)舵葉安裝前對舵葉的安裝工藝孔艙室進行清潔,清除雜物、砂碩等;徹底清潔舵桿錐度位、舵桿螺紋、舵葉錐度位、液壓螺母螺紋、各液壓接頭等,必要時使用清潔劑進行清潔;
(6)舵葉拉到位后安裝液壓螺母;架設好液壓油泵等;
(7)在舵葉與舵桿之間架設百分表,用以測量舵葉安裝的推進量;
(8)按說明書或技術安裝的要求對舵葉進行液壓安裝:首先干推5 MPa,將推進量的百分表調零,作為推進量的起始點;之后,按技術要求進行推進、膨脹操作,并記錄相關的參數,直到符合安裝要求;
(9)當推進量達到要求后,保持推進壓力;將膨脹壓力卸除,觀察5分鐘;待百分表的讀數不發生變化后,將推進壓力卸除;再觀察10分鐘,若讀數不發生變化,說明舵葉與舵桿已經完全抱緊;
(10)將液壓螺母旋貼并敲打緊;
(11)測量液壓螺母的軸頭數,與拆前的數據進行對比,以本次的安裝軸頭數為準;
(12)安裝過程中應密切注意壓力和推進量的變化:如果壓力在升高但推進量沒有變化,說明水封襯套可能頂底了,必須停下來查明原因并消除后,才能繼續安裝;
(13)將舵桿慢慢拉起,直到水封襯套頂住了襯套座;在舵桿處架設百分表,將百分表調零,然后將舵桿慢慢放下1.00 mm(止跳間隙);
(14)依據舵機安裝的技術規范與要求,將舵機處舵桿的膨脹環完全上緊,測量舵桿軸頭數,與拆前的記錄對比并以本次的記錄為準;
(15)在舵葉安裝工藝孔處、舵桿軸頭與液壓螺母間、液壓螺母與舵葉間,燒制保險片,并驗收合格;
(16)至此,舵桿舵葉的安裝完成;按要求對舵機加油后進行塢內的轉舵試驗,并驗收合格;出塢后,進行航行轉舵試驗,并驗收合格。
5 結束語
本次帶水封襯套舵系安裝失效的實例與最終解決,是很好的技術總結與積累,希望對今后類似船舶的修理能夠提供一定的技術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