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之北,秦嶺東望;南畔有郡,大道永康。魅力康縣,美麗鄉村;茶馬古道,物阜民豐。
康縣,地處甘肅隴南中南部的甘陜川三省交界區域,氣候溫潤,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負氧離子充沛,被譽為“天然氧吧”“養生天堂”“隴上西雙版納”,是中國西部原生態旅游勝地和全國天然綠色食品生產基地,更是一片正在書寫輝煌篇童的熱土。
文化厚重,物產豐饒。康縣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曾是中國北茶馬古道走廊,又是當年陜甘川游擊隊總部根據地,各民族、各地區的人在這里相互交流,共同進步,產生了豐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又留下了一片原生秀美的山水風光。康南特有的男嫁女娶婚俗、梅園神舞、鑼鼓草、長篇敘事民歌《花兒姐》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別具風采;康縣罐罐茶、豆花面、散面飯、二腦殼酒等特色美食風味獨特。依托豐富的原生態農特產品生產基地,茶葉、木耳、天麻、核桃等原生態產品暢銷全國。
立足生態優勢,做足山水文奄。黨的十八大以來,康縣針對“山大溝深耕地少”的劣勢和“綠水青山特產多”的優勢,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認真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按照“生態為基、發展為要、民生為本、黨建為先”指導方針和“統籌城鄉一體發展、建設小康美麗康縣”總體思路,創新推進全域美麗鄉村、全域環境綠美凈、全域電子商務、全域旅游景區“四個全域工程”,按生態旅游型、古村修復型、產業培育型、環境改善型、文化服務型五種類型,對全康縣350個村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從建設生態文明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發展鄉村旅游到推進鄉村振興一步步循序推進,目前建成和建設提升的美麗鄉村321個,占全縣總村數的91.7%,農村4.71萬戶中有4.34萬戶全面改善人居環境、實現安居樂業。
康縣先后獲得國家級生態建設示范區、國家全域旅游示范縣、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國家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范縣、全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示范縣、全國結合新型城鎮化開展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試點縣、中國茶馬古道文化之鄉等榮譽稱號。
鄉村是景點,全域是景區。美麗鄉村建設中,康縣把全縣作為一個全域旅游大景區來規劃,把每個村作為一個旅游景點來設計.在全縣形成了美麗鄉村休閑旅游圈,美麗鄉村集吃、住、游于一體的多元化模式,讓農村靈動起來,也成為康縣旅游的強大支撐。目前,康縣已建成和完善2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2個國家3A級旅游村景區和69個鄉村旅游示范村,1鎮5村被評選為中國最美村鎮,打造了“三百里旅游生態文化風情線”和白云山生態綜合示范工程等。“三百里旅游風情線”把321個美麗鄉村串珠成鏈,“全縣有亮點、鄉鄉有看點、村村皆景點”的一個不要門票的全域鄉村旅游大景區的格局已逐步形成。
為全面提升全縣旅游品質,康縣正著眼于提升旅游服務接待能力,實施了“十村百戶千床”鄉村旅游示范工程,發展農家樂,提升農家客棧接待能力,目前300多家農家客棧已整裝就緒;景區景點旅游公其服務、通信寬帶等基礎設施已基本完善,實現了4G網絡與全域WiFi景區景點全部覆蓋;全縣已成立50多個旅游村鄉村旅游公司,打造的鄉村旅游示范基地和吃娛購游自駕游基地,有效解決了鄉村旅游吃娛購的問題。
為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美麗鄉村的宏偉藍圖,康縣正按照鄉村振興的規劃,創新推進“四個全域工程”,著力提升核心競爭力,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努力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甘肅龍神茶葉有限公司康陽牌“龍神翠竹”茶葉
甘肅省隴南市康縣三百里生態文化旅游風情線
甘肅省隴南市康縣長壩鎮花橋村(國家AAAA級景區)
甘肅省隴南市康縣岸門口鎮朱家溝
甘肅桃源飲品股份有限公司“腦細胞”核桃乳系列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