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樂珺 田亮
當?shù)貢r間5月19日上午。《環(huán)球人物》記者接到通知,習近平主席特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將接受媒體采訪。記者趕到劉鶴下榻的酒店,該酒店距離白宮并不遠,從窗外望去,還能看到國會山。華盛頓已經歷了幾天的暴雨。路上還有不少積水,但好在已雨過天晴。
當天下午,劉鶴將率中方代表團從華盛頓啟程回國。行程如此緊張,但劉鶴仍拿出了近一個小時的時間接受媒體采訪,講述此次與美方磋商的細節(jié)和感受。雖然已經進行了整整兩天的談判。但他臉上并無多少疲憊之意,眼神中透露著堅定和從容,回答問題時在中英文之間自如切換。
劉鶴首先介紹了此次中美經貿磋商的最大成果:“我認為雙方最大的成果就是都不愿意打貿易戰(zhàn),并停止相互加征關稅。對此,兩個國家感到很滿意,麗國人民感到很滿意。”他說,不打貿易戰(zhàn)是中方也是美方最強烈的要求,“我說的美方,包括美國的政府,美國的參議院、眾議院,美國企業(yè)界和美國人民。我說的中方,包括中國政府,中國人民。中國企業(yè)。”
有記者詢問,昨天中國代表團表示,中美之間的磋商是真誠的、建設性的和富有成效的,這具體指什么?劉鶴回應稱:“我得加一個詞。務實的。因為我們在貿易、具體的貿易產品上達成了許多共識。我們集中于一些具體的東西。比如農產品、能源。”
劉鶴率領的中方經貿代表團。是當?shù)貢r間15日下午抵達華盛頓的。代表團成員來自各主要經濟部門,包括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寧吉拮、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廖岷、外交部副部長鄭澤光、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羅文、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農業(yè)農村部副部長韓俊、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等。在中方代表團抵達前.已有中方工作組與美方有關部門進行了密集磋商。劉鶴說,這是一次積極、務實、富有建設性和成果的訪問,雙方就發(fā)展積極健康的中美經貿關系達成許多共識。這次磋商取得積極成果的最重要原因是兩國元首此前達成的重要共識,根本原因是兩國人民和全世界的需求。
劉鶴介紹,此次磋商從成果的內容來看,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雙邊的貿易問題。二是關于雙邊的一些結構性問題。“我們過去有一些誤會,這次得到了解決。所以,此行不僅對中美兩國雙邊經貿關系的發(fā)展有好處,而且對兩國全面關系的發(fā)展有好處。不僅有利于兩國和兩國人民,而且對全世界都有非常積極的作用”。他說,當雙邊經貿關系從某種問題狀態(tài)走向正常狀態(tài)以后,一個突出特點就是進一步加強有來有往,互訪頻率可能會不斷增加。相互的交流、經貿關系會越來越具體化,給兩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磋商第一天,也就是5月17日下午4點,劉鶴和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見了面。他對記者說:“我感謝特朗普總統(tǒng)在百忙之中會見了中國國家元首的特使。有兩個細節(jié)很有意思,原來通知我的時間是15分鐘,禮節(jié)性的見面,后來拓展到45分鐘,雙方進行了實質性的會談。另一個是原來計劃讓我本人和特朗普總統(tǒng)、美國財長見面,結果到白宮橢圓形辦公室之后,發(fā)現(xiàn)副總統(tǒng)彭斯以及很多內閣成員、白宮要員都在場,我感到有點吃驚。后來仔細一想,說明幾件事,第一,表明美國對中國的尊重,對中國國家主席的尊重,我本人是國家主席的特使;第二,說明美方對發(fā)展健康的美中雙邊關系、美中經貿關系高度重視,整個會見過程是非常友好的,談得很好,為我們下一步改進中美雙邊經貿關系,進一步發(fā)展良好的雙邊關系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
左圖:2015年9月22日,在當?shù)卣兔绹押脠F體聯(lián)合舉行歡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的宴會上,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州長杰瑞·布朗(左)、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中)和時任國家發(fā)展改革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劉鶴交談。
右圖:2018年5月3日,美國總統(tǒng)特使、財政部長姆努欽(中)率美方代表團到訪北京,展開中美貿易磋商。
劉鶴說,他強烈感受到特朗普總統(tǒng)希望發(fā)展良好的美中關系,希望解決雙邊經貿問題,使經貿關系成為兩國關系的壓艙石和助推器,“我們愿意相向而行,合作的潛力巨大”。
劉鶴此次訪美期間,還會見了即將迎來95歲生日的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劉鶴向基辛格表示祝賀,對他長期致力于中美友好表示高度贊賞。兩人就發(fā)展中美關系進行了交流。劉鶴表示,在習近平主席和特朗普總統(tǒng)引領下,中美關系取得重要、積極進展。我這次訪美,是按照兩國元首共識,繼續(xù)就中美經貿問題同美方進行深入溝通,積極尋找妥善解決辦法,維護兩國經貿關系健康發(fā)展。
基辛格稱,美中關系至關重要,事關世界和平與繁榮。處理美中關系需要有戰(zhàn)略思維和遠見。雙方應加強戰(zhàn)略溝通,不斷擴大共同利益,妥善管控分歧,同時在處理重大國際和地區(qū)問題上展現(xiàn)領導力。
此外。劉鶴還分別會見了臨時參議長、參議院財委會主席哈奇以及眾議院籌款委員會主席布雷迪等議員,就解決兩國經貿領域存在的一些問題以及發(fā)展雙邊關系交換了看法。
5月19日,中美兩國在華盛頓就雙邊經貿磋商發(fā)表聯(lián)合聲明。劉鶴說,中美雙方將在能源、農產品、醫(yī)療、高科技產品、金融等領域加強貿易合作,并將繼續(xù)加強相互投資和深化知識產權保護領域的合作。雙方同意,將采取有效措施實質性減少美對華貨物貿易逆差。為滿足中國人民不斷增長的消費需求和促進高質量經濟發(fā)展,中方將大量增加自美購買商品和服務。這也有助于美國經濟增長和就業(yè)。
劉鶴強調,中國有龐大的中等收入群體,將成為世界最大的市場。這個市場具有高度競爭性,如果想在中國市場獲得份額,出口國必須要提高自己產品和服務的競爭力,讓中國人民愿意買,“你在這個市場獲得一定的市場份額,你本身必須讓中國人民高興。如果中國人民不買,你不管提什么樣的要求都是沒有用的”。
對于中國為什么要一再強調擴大進口,加快改革開放的步伐,劉鶴告訴記者,中國經濟正在轉向高質量的發(fā)展。在這個背景下,我們需要擴大國內市場,積極地擴大進口,從而滿足國內人民的需要、經濟的需要、整個國家發(fā)展的需耍。我們通過擴大市場、擴大開放,促進國內的改革,而且促進經濟的發(fā)展。
劉鶴表示,習近平主席在2018年博鰲亞洲論壇上提出了擴大開放的4個領域,我們將按照習主席的要求加快落實。以開放促改革、促發(fā)展是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的經驗和啟示,未來也會繼續(xù)堅持下去。
“習主席說要增強人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這個是我們最高的目標,所以我們是以人民為中心的,具體到這次來美國,同樣我們是按照習主席的理念,按照他的重要指示而來。我認為,這次訪問對推動中美兩國關系、(包括)兩國經貿關系的健康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劉鶴對記者說。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劉鶴在采訪最后表示,解決兩國經貿關系多年來的結構性問題需要時間。中美經貿關系健康發(fā)展符合歷史潮流,無人能擋,面對未來兩國關系發(fā)展中可能遇到的新曲折、新矛盾,我們要冷靜看待,堅持對話,妥善處理。
中美兩國貿易沖突一路波波折折走到今天,雙方拿出了一份聯(lián)合聲明,朝著解決問題的方向邁出實質性一步,實屬不易。
美國財長姆努欽5月20日接受福克斯電視臺采訪時表示,美中就框架問題達成協(xié)議,同意停打貿易戰(zhàn)。而美國商務部部長羅斯將很快訪華,雙方將根據華盛頓磋商所達成的共識,認真落實聯(lián)合聲明所涉包括采購農產品、能源產品在內的各項具體內容。
北京時間5月21日,劉鶴在京會見了來華出席第四屆中美省州長論壇的美國阿拉斯加州州長沃克、新墨西哥州副州長桑切斯等美方主要代表。劉鶴表示,我剛從華盛頓返回北京,此次中美雙方就經貿問題進行了積極、務實、富有成果的會談.達成一些重要共識,這符合兩國人民的利益,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利益。中美省州長論壇是重要的雙邊地方交流機制,希望雙方以本屆論壇為契機,從地方層面推動多領域務實合作,促進中美關系穩(wěn)定健康發(fā)展。
沃克、桑切斯等表示,全世界都在慶祝美中就經貿問題取得了共識。美方愿進一步加強與中國地方在貿易投資、綠色發(fā)展、人文交流等領域的合作,為推動美中關系發(fā)展做出積極貢獻。
劉鶴的獲獎作品《兩次全球大危機的比較研究》。
劉鶴是財經專家。2015年,時任中財辦主任、國家發(fā)改委副主任的劉鶴以論文《兩次全球大危機的比較研究》獲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環(huán)球人物》曾就此刊載報道。
這篇論文發(fā)表在吳敬璉主編的學術期刊《比較》2012年第五期,獲得學界的廣泛好評。文童比較了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和2008年爆發(fā)的全球金融危機,提出了3點思考:樹立底線思維方法,對危機可能出現(xiàn)的最壞場景做出預案;我國的戰(zhàn)略機遇在危機前主要是海外市場擴張和國際資本流入,危機后是國內市場對全球經濟復蘇的巨大拉動作用,以及在發(fā)達國家出現(xiàn)的技術并購和基礎設施投資機會,我國應把握變化,謀求中國利益和全球利益的最大交集;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抓好重大課題的務實超前研究。
評獎委員會主任、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原所長張卓元告訴《環(huán)球人物》記者,孫冶方獎得到學界相當一部分人的認可。它設立于1984年,是國內在經濟領域最早設立的重要獎項。由權威學者組成的評委會,非常注重作品的學術水平。針對《兩次全球大危機的比較研究》一文,張卓元說:“我們認為,作者概括得很到位,特別是對2008年危機以后走勢的判斷,現(xiàn)在看來都是準確的,比如緩慢地復蘇、還會出現(xiàn)新的問題等等。文章最后得出的啟示,比如樹立底線思維方法、把握我國戰(zhàn)略機遇期內涵的重大變化等,對現(xiàn)行政策制定更是具有前瞻性、參考性意義。”
“底線思維”理念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認同。在2013年初的一次重要會議上,習近平強調:“要善于運用底線思維的方法,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做到有備無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動權。”此后,習近平在多個場合提及“底線思維”。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余永定告訴《環(huán)球人物》記者,在近年來的五年規(guī)劃綱要編制過程中,劉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劉鶴全程參加了“十二五”規(guī)劃綱要的起草。2011年3月公布的這一綱要第十一篇導語部分寫道:“以更大決心和勇氣全面推進各領域改革,更加重視改革頂層設計和總體規(guī)劃……”這是黨和國家重要文件中首次使用“頂層設計”這一概念。
2018年1月24日,時任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鶴在瑞士出席達沃斯論壇第二天會議。
“十二五”規(guī)劃綱要公布前5個月,劉鶴在接受采訪時說:“‘頂層設計指的是主體結構和主要模式。有了這個設計之后,才談得上其他。提出這個問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國改革30多年,現(xiàn)在到了一個新階段。我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過去的發(fā)展模式不可持續(xù)和面臨各種各樣新的重大改革議題條件下,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就要經濟、社會、政治體制改革穩(wěn)步協(xié)調推進,在這種情況下,必須有一個頂層設計,包括主要目標以及先后順序。具體的順序是一個復雜的問題,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出安排。”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9月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加強各項改革關聯(lián)性、系統(tǒng)性、可行性研究。如今,“頂層設計”這一概念在中國家喻戶曉。
劉鶴曾就讀于北京一。一中學。1969年,他來到吉林省插隊,后來參軍,退役后到北京無線電廠當工人,后轉為干部。1978年7月,中國人民大學恢復辦學,劉鶴考入該校工業(yè)經濟系。2008年,劉鶴撰文回憶:“30年前我們以驚喜的心情邁進大學,趕上了時代的末班車。”
1987年,劉鶴進入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工作。他主筆撰寫了《中國產業(yè)政策的初步研究》報告,受到國務院負責人的重視。1988年,劉鶴被調到國家計委(2003年改稱國家發(fā)改委),從事產業(yè)政策工作。他在國家計委工作了10年,主持制定了11部國家產業(yè)政策,其中5部由國務院正式對外頒布。
進入國家計委后,劉鶴每年都有研究成果發(fā)表。他在1998年發(fā)表的《中國經濟持續(xù)快速增長的動力源何在》一文中談到,今后20年城市化的一個重要特點,很可能是小城市為吸納更多的人口進城而實現(xiàn)城市規(guī)模經濟的調整和競爭過程,10萬—20萬人口的上千個小城市會逐步形成氣候,與大中城市形成互補的城市網絡,這必然將派生出來巨額的投資需求并相應對農業(yè)、工業(yè)、服務業(yè)三大產業(yè)構成發(fā)生影響。他的觀點引起學界共鳴。2014年,國家新型城鎮(zhèn)化規(guī)劃(2014—2020年)公布,學者認為,其中的建立城市群發(fā)展協(xié)調機制、增強中小城市輻射帶動功能、加快發(fā)展中小城市、有重點地發(fā)展小城鎮(zhèn)等內容與劉鶴當年的觀點是一致的。
1998年,劉鶴做了另一件意義深遠的事。他后來回憶:“記得是在1998年6月,當時的中國經濟正處于通貨緊縮狀態(tài),我感到需要在經濟學者之間對經濟形勢進行嚴肅討論和深入交流,希望有一個相對固定的討論平臺,在相同的研究層面上交流學術思想。”
劉鶴和樊綱討論了這個想法,決定發(fā)起中國經濟50人論壇。論壇的宗旨是為國家現(xiàn)代化建設和經濟發(fā)展改革的重大問題獻策獻力,定位是集中國內重大經濟政策方面的研究,而不是單純學術性的討論,邀請國內經濟學界各主要領域有代表性的學者參加,進行不定期的交流。這個想法得到了吳敬璉、易綱等經濟學家的支持。
不久。主要由一流學者組成的中國經濟50人論壇就成立了。吳敬璉評價說:“從組織‘50人論壇開始,劉鶴的特點就很明顯。他能鼓勵學者們發(fā)揮專長,獨立地對經濟問題發(fā)表咨詢性意見,長于集思廣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