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強
摘 要 旨在觀察牽引結合電針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效果中尋求更優秀的治療方法。牽引結合電針治療腰間盤突出療效明顯,克服了單一的不足,使各療法之間優勢互補,且本療法安全經濟、副作用小長期療效顯著且易于操作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腰間盤突出 電針 三維牽引
將牽引與電針聯合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是否能提高療效,是為本課題的研究目的。我的實習單位在臨床上大量應用牽引配合電針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并取得較好臨床效果,故很有必要對二者聯合應用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進行臨床療效評價研究。
1臨床資料
1.1病例來源及分組
選擇2015年7月至12月,就診于武漢市梨園醫院的腰痛患者45例。患者病情診斷都符合標準。其中男27例,女18例,年齡最小32歲,最大52歲,病程最短幾個月,最長9年。按患者就診時間先后編號,然后依次分入各組治療,共分為結合組、牽引組及電針組,每組各15例。
1.2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診斷
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的其中五個標準均為陽性,才能做出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斷。
1.3腰間盤突出癥的鑒別診斷
只要有腰腿痛的疾病的出現都應重視并且辨別。以下是常見對象。腰椎結核、馬尾神經瘤、脊柱滑脫椎與弓峽部裂、強直性脊柱炎、梨狀肌綜合征。
1.4納入標準
(1)符臺上述診斷標準;(2)年齡30到65歲;(3)病程2周以上;(4)符合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診斷標準;(5)簽署病人及家人知情同意書;(6)能接受相應治療完并成療程者。
2研究方法
2.1治療方法
牽引牽引20分鐘采用慢速牽引,牽引重量為患者體重30%-120%具體視患者情況而定,牽引時間為20至40分,牽引距離45-60毫米,屈曲角度11至16度,旋轉左右各18度,如果選用背伸,度數是負4度,不設旋轉角度。電針治療約20分鐘,取夾脊穴、阿是穴、腰痛及坐骨神經痛常規穴位腎俞、腰陽關。循經配穴有環跳、秩邊、委中。腎俞、腰陽關:俯臥位直刺入1.5寸。環跳、秩邊用0.25*75直刺入70毫米,委中用0.25*40斜刺入30毫米。
操作方法是俯臥體位姿勢,針刺前應消毒針刺部位,以75%酒精進行消毒,針刺完畢后消毒干棉球按壓十秒。1天1次,5次1個療程,兩療程間隔2天治療。電針機與針灸針的連接方式是以跨腰椎成對夾脊穴連接方式。采用低頻連續波20分鐘、強度視患者承受能力而定。牽引組是單純的三維牽引治療,方法同牽引結合電針組。電針組是單純的使用電針治療,治療方法同牽引結合電針組。
2.2指標觀察和療效判斷
2.2.1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
對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的疼痛評,以及治療后的臨床療效進行比較。VAS評分標準:0為無痛,10為劇痛,采用評分尺,1至3為輕度疼痛,4至6為中度疼痛,7至10為重度疼痛。
2.2.2臨床療效判定與觀察時點
參照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中的療效標準;觀察記錄患者治療前及兩個療程后各臨床指標,2個月后對患者進行隨訪。
2.2.3統計方法
本實驗采用SPSSl9.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其計量數據采用表示,同時進行正態分布和方差檢驗,計數數據比較用卡方檢驗,組間的比較用方差分析,組內的比較用配對t檢驗,檢驗水平等于0.05,以P<0.05和0.01分別作為具有統計學意義和高度統計學意義的標準。
3可比性檢查
對三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和病程進行統計學分析以判斷其可比性。各組間比較均P>0.05。
3.1三組患者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
經2個療程的治療后,三組患者的評分比較結果。各組治療前與治療后對比,P<0.01;與結合組比較P>0.05,P<0.01;對照1組與對照2組P>0.05。
3.2三組患者治療后效果比較
經2個療程的治療后,三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結果顯示結合組效果最好總有效率分別是100%、93%、80%。
3.3隨訪
治療完成2個月后,對45名患者療效調查,共完成隨訪例數36例,其中14例為來院隨訪,22例為電話隨訪。隨訪結果也顯示結合組的效果維持最佳。
4結論
(1)三組治療前后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疼痛評分、癥狀積分及體征積分改善顯著;且牽引結合溫針在治療上有協同配合作用,并且在疼痛緩解方面與單一的療法有明顯差異;兩個單一療法的作用相差不多,對疼痛緩解不如兩者結合好。
(2)牽引結合電針治療在痊愈率方面優于單一的療法,綜合療法的治愈率更高,遠期療效更好。
綜上所述,三維牽引結合電針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近期和遠期的療效均不僅安全經濟、副作用小、易于操作,值得臨床的推廣。
5分析討論
5.1牽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作用機理
牽引技術是根據力學原理,利用牽引技術將腰椎椎體,肌肉組織,韌帶等軟組織進行牽拉,解除肌肉痙攣,減少肌張力,使脊柱錯位的小關節復位,緩解突出的髓核對脊髓神經根的壓迫使突出的髓核回歸正常位置減輕因退行性改變或骨質增生的刺激而產生的無菌性炎癥,緩解其引發的并發癥。
5.2電針針刺治腰間盤突出的機理
電針的發明則是在傳統中醫針刺的基礎上加以電流脈沖的刺激,借此來加強針刺的針感增強針刺對相應的經絡與相應的穴位的刺激作用,使毫針刺入穴位得氣后,在毫針上連接可以作用于身體的微量電流脈沖。電波波形通常為連續波和斷續波,以加強刺激局部與穴位來治病的一種方法。可以幫助改善身體功能,是局部疼痛減輕和鎮痛,同時可以加快血液的流動促進循環,緩解肌肉的一些不正常癥狀等作用。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有研究表明電針的即刻,遠期震痛、抗炎以及腰椎的整體功能康復上有顯著的優勢。
5.3電針的作用機理
可以緩解肌肉組織的緊張狀態,減輕壓迫,進而緩解了疼痛,恢復腰椎的正常活動能力;調節了神經根周圍軟組織的循環,幫助炎癥或水腫的消失;炎癥物質被消除并阻止傷害性信息的傳導,加強免疫性物質的穿透;抑制交感神經的活動而鎮痛。
5.4穴位的選擇
夾脊穴又被稱為華佗夾脊穴有治療范圍廣且治療療效明顯并且被廣泛應用于臨床等特點。人體上中下三焦肝腎的疾病都可以用此穴。另為對焦慮更年期綜合癥,腰背痛都有效。電針夾脊穴既緩解疼痛又通過神經網絡調節了腰椎小關節的紊亂。腎俞屬足太陽膀胱經之穴腎的背俞穴。在腰背筋膜、最長肌和骼肋肌之間,深層為腰神經后支的肌支,并且是臟腑之氣傳輸于背腰部的俞穴。所以腎俞穴為治療腰痛的必要穴位。委中其屬足太陽膀胱經,且為血郄,具有消絡中瘀滯之功;同時.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委中穴的神經投射到脊髓的節段與腰背部的神經節段分布,在后根神經節和脊髓有相重疊的部位。環跳穴也是臨床治療腰胯疼痛、下至麻痹常用穴之一。穴位的深處是坐骨神經取穴一般俯臥位在治療時取此穴來通絡止痛。阿是穴也就是痛點穴,不但是治病的最佳地點,往往也是疾病的反映點。針刺阿是穴可以通暢氣血來緩解寒麻痹組、瘀血阻滯而發生的疼痛。秩邊屬于足太陽膀胱經于第四骶椎棘突下旁開三寸主治腰骶痛坐骨神經痛腰椎間盤突出下肢麻痹。腰陽關可以溫補腎陽,在臨床上多用于治療腰骶的疼痛、下肢痿痹,屬于督脈穴。穴位下是第四腰神經后支。對于濕寒性患者可取此穴祛除五臟六腑的寒氣。
5.5結果分析
本研究三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各方面經統計學分析具有可比性(P>0.05)。
患者主觀疼痛評分和VAS評分各組治療前后自身對比差異均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1);評分改善方面各組間比較幾乎無差異(P>0.05)。兩對照組比較幾乎無差異(P>0.05)說明三種治療方案均能有效緩解腰間盤突出引起的疼痛。但在具體數據上看實驗組的治療方法帶來的治療效果優于其他兩組。將牽引組與電針組的治療完畢的療效結果對比可以看到牽引治療的短期效果好于電針治療,可能的原因是牽引在短期通過牽拉使受壓迫的脊髓恢復原正常狀態。但是從兩組的遠期療效看電針組又好于牽引組可能是牽引的治療更多體現在治標不治本,故牽引和電針各有特色要結合起來才會形成更好的效果。隨訪結果顯示療效維持方面,治療組與兩對照組比較均有統計學差異(P<0.05),說明牽引結合電針療法對于腰椎間盤突出遠期療效的維持優于單純牽引治療及單純的電針治療。
參考文獻
[1] 耿霞,冷恩榮,馮同忠.電針夾脊穴配合牽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56例臨床觀察[J].山西中醫,2009.
[2] 王尚巍.垂懸牽引結合電針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研究[D].廣州:廣州中藥大學,2012.
[3] 楊松柏,梅志剛,蔡三金,陳建華,周創.不同連接方式電針夾脊穴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觀察[J].湖北中醫雜志,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