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亦斌,方國華,孫 濤,徐 銘,黃顯峰
(1.南水北調東線江蘇水源有限責任公司,江蘇 南京 210009;2.河海大學水利水電學院,江蘇 南京 210098)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是我國南水北調總體布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水資源配置工程體系的骨干工程[1]。現行南水北調東線泵站工程定崗主要依據2004年5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與財政部共同頒布發行的《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定崗標準》(試點)[2],按照工程規模、裝機容量等因素配置泵站工作人員。隨著水利工程的建設與改革的不斷深入,尤其是水利工程設備自動化水平的迅速提高,該標準已不適用于現階段的南水北調泵站工程管理。當前南水北調泵站工程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崗位人員眾多,員工工作量不飽滿;運行期人員數量較多,導致非運行期人員閑置[3];部分維修、檢測專業崗位未分離,未社會化,造成資源浪費。由此可見,南水北調泵站工程優化定崗定員研究的必要性與迫切性日漸顯著。
在此背景下,柔性定崗的概念給南水北調東線泵站工程崗位人員配置帶來新的解決思路。柔性定崗是企業為達成降本增效的目的,依據生產力要求,在全面分析了解崗位任務的基礎上,適當調整工作時間,合理合并工作崗位和工作職責,有效縮減企業人員數量,不斷提高崗位人員素質和工作效率的方法,以適應崗位職責不斷變化的要求。柔性定崗便于各崗位人員縱橫有序地快捷流動,從個人價值和收入兩方面增強員工工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降低管理成本并全面提升泵站的管理水平,提高泵站管理的工作效率。柔性定崗模式特征表現為管理組織機構精簡高效;管理人員一專多能、一人多崗;管理事項部分依托后方;管理成本較低;管理具有靈活性、變化性等。
本文在明確泵站崗位結構的基礎上,結合南水北調東線泵站工程管理任務及管理人員崗位職責,分別提出泵站決策層和操作層的工作量及定崗定員的求解方法與步驟,并以南水北調金湖站為例,開展泵站柔性定崗定員研究,提出定崗定員方案。
現階段南水北調泵站工程崗位主要分為兩個層級:決策層和操作層。其中,決策層包括項目經理和副經理,操作層包括技術管理組、工程運行組、工程維養組。技術管理組包含技術員崗與綜合崗人員,工程運行組包含泵站巡視檢查班長與巡視檢查組員,工程維養組包含維養崗人員。泵站崗位結構見圖1。

圖1 泵站崗位結構
泵站決策層經理與副經理人數不是按定量標準確定。首先,需對經理、副經理的工作量進行估算。而經理和副經理的工作彈性較大,重復性較低,工作內容不可觀測,工作量難以量化,為了使定員合理,其工作量測算常見有5種方法,分別為:問卷調查法、工作抽樣法、工作日寫實、工作績效法、工作分析法[4]。本文主要采用工作抽樣法、工作日寫實以及工作績效法測算工作量,具體方法和適用范圍見表1。

表1 決策層人員作業量測算方法
以上3種測算方法并非相互獨立,在實際運用中可以同時使用、互相補充。
由于泵站決策層人員實際工作內容有靈活多變的特性,故采用職責定員法開展定員研究,對決策層人員實際擔負的管理工作及其時間損耗進行調查,分析其工作強度、工作飽和度,作為決策層定員依據。
操作層中技術管理組和工程維養組的任務具有隨機性和機動性的特點,可以采用與決策層相同的定員方法。工程運行組人員數量主要根據完成各項任務的總工時和工時定額來確定,其工作量可以通過勞動定額表現,所以優先使用效率定員法。泵站勞動成果難以量化,可以通過改進效率定員法進行人員測算。改進的效率定員模型如下:
(1)
式中:N巡檢為該崗位在該班次作業所需要的人數;I=1,2,3,…,i,…,m為泵站值班人員的第i項正常工作內容集合;J=1,2,3,…,j,…,m為泵站值班人員的第j項非正常工作內容集合;ti為完成第i項正常工作的正常時間,其中i∈I;fj為第j項正常工作操作頻次,j∈I;si為完成第i項非正常工作內容正常時間,i∈J;hj為第j項非正常工作操作頻次,j∈J;T為工作人員一天的法定工時;M為寬放時間;pi為工時利用率(小于或等于100%);ai為第i項正常工作的工時定額完成率(大于或等于100%)。
在計算泵站各班組作業人員數量時,會有小數產生。各個班組作業人數的小數不能相加,可以根據小數的大小和作業的重要程度以班組為單位進一步調整[5]。
關于工時定額計算,主要研究工程運行組巡視檢查工作的作業工時,提出工時定額的計算方法及模型,再根據作業人員的作業工時,計算巡視檢查作業人員數量。
秒表時間研究是作業測定技術中的一種常用方法,是運用秒表對操作者的作業行為進行直接、連續地觀測,把工作時間和有關工作的其他參數,以及與標準概念相比較的對執行情況的評估等數據,一起記錄下來,并結合寬放政策,來確定操作者完成某項工作所需標準時間的方法[6]。泵站巡視檢查作業內容重復性較高,具有單獨的重復循環特征,可以用秒表時間研究法進行研究。秒表時間研究是一個抽樣觀測的過程,為獲得科學合理的時間標準,需確定合適的樣本容量。為做出最優的決策,在選擇觀測次數時,采用誤差界限法。秒表時間研究的具體步驟如下。
a. 作業分解——劃分操作單元。作業分解是指便于觀測和分析而將某一作業加以細分成若干個操作單元,秒表測時是以操作單元為單位進行觀測記錄的。
b. 測時。調研人員應在不干擾操作者的情況下,清楚地觀測操作,準確地記錄時間。
c. 誤差界限法測算最少樣本數量[7]。如果調研所得樣本數量相對較少,用式(2)計算:
(2)
式中:Xi為第i個樣本值;n為樣本數量;n′為所需測得的最少樣本數量。當n′>n時,繼續補充測時。
d. 剔除異常值。采用3倍標準差法剔除異常值,計算方法如下。
m次測量時間的平均值為
(3)
式中:m為測量次數;Xj為第j次測量時間。標準差為
(4)

e. 計算正常時間。操作者完成作業實際時間,隨著工作復雜度、操作熟練度與主觀努力程度而產生波動,所以需對觀測時間進行修正。其表示方法為
(5)
式中:T正常為正常時間;K為評定系數,采用平準化法確定,以熟練度、努力程度、工作條件、一致性作為作業速度變動的評價因素,通過與泵站管理人員商榷,本文K取值1.10。
f. 確定寬放時間。不同行業、不同工作內容、不同工作環境對寬放時間的確定有較大的影響,根據南水北調泵站工程的情況,通過實地咨詢、調研泵站管理人員以及運行值班人員,本文寬放率取值16%,寬放時間具體組成見表2。

表2 寬放率確定
g. 確定標準時間。標準時間包括正常時間和寬放時間兩部分,表示為:
T標準=T正常(1+Ai)
(6)
式中:T標準為標準時間;T正常為正常時間;Ai為i項工作的寬放率。
工時定額也可稱為“時間定額”,是生產單位產品或完成一定工作量所規定的時間消耗量[8]。
運行值班人員巡視檢查期間,應按規定的巡視路線和項目對運行設備、備用設備進行認真的巡視檢查。按照泵站的巡視檢查路線,巡視檢查正常時間Ti包括以下各個時間:設備間T1、液壓機房T2、勵磁屏室T3、低壓開關室T4、高壓控制室T5、輔機層T6、水泵層T7、主變室T8、GIS開關室T9、清污機巡視檢查T10、巡視檢查過程中的非作業時間T11(如:走路、上下樓梯等)。

(7)
式中:T巡檢為泵站巡視檢查標準時間;Ti為巡視檢查過程中每個單元的正常時間;A巡檢為巡視檢查寬放率。
南水北調金湖站位于江蘇省金湖縣銀集鎮境內,三河攔河壩下的金寶航道輸水線上,是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第二梯級泵站之一。金湖站主要功能是向洪澤湖調水150 m3/s,與里運河的淮安泵站、淮陰泵站共同滿足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入洪澤湖流量450 m3/s的目標,保證向蘇北地區和山東省供水要求,并結合寶應湖地區的排澇。金湖站設計流量150 m3/s,安裝貫流泵機組5臺套(其中備用機組1臺套)。金湖站的運行管理工作目前采用委托管理的形式,由江蘇省洪澤湖水利工程管理處承擔管理任務。金湖站運行期與非運行期管理職責不同,在人員崗位任務與人員配置數量上存在較大差別。現金湖站人員配置情況如下:項目部設項目經理1名,副經理1名,技術負責人1名,下設運維股、工管股、綜合股3個部門。運行期安排29人參加管理,泵站巡視檢查人員采用四班三倒制;非運行期安排14人參加管理。
金湖站決策層僅包含項目經理與副經理崗,柔性空間較小,減員效果不明顯。參考金湖站項目經理、副經理崗的日常工作量、工作強度,對該崗位的工作職責進行調整。
通過金湖站實地調研,金湖站項目經理總負責金湖站相關事宜,以及泵站的所有計劃管理、目標管理、經濟核算,實行項目經理責任制。副經理協助項目經理開展相關工作,負責黨風廉政建設和外部協調工作,以及泵站安全管理等相關工作。技術負責人主要負責編制年度計劃、年度總結、月報等報告,以及職工技術培訓等,并熟練掌握泵站各種設備工況。金湖站決策層除了負責泵站運行日常工作以外,還需要接受各種考核、檢查工作,工作強度較高,工作內容較為飽滿。
泵站柔性定崗的最終目的是降本增效,要求管理人員做到“一專多能,一人多崗”。根據決策層職責的特點以及管理工作的實際需要,將原有的技術負責崗的職責合理分配,交由項目經理與副經理負責。金湖站設立項目經理1名,項目副經理1名。柔性定崗模式的實施是對項目經理、副經理的考驗,在崗人員除了必須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能外,還需要具備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3.3.1 工程運行組
3.3.1.1 巡視檢查人員工時定額計算
泵站工程運行組包含泵站巡視檢查人員以及中控室值班人員。泵站巡視檢查工作是泵站運營管理的一項基礎工作,研究其作業時間對巡視檢查人員定員有著重要意義。金湖站巡視檢查人員巡視路線見圖2。
根據秒表時間研究法,對金湖站泵站巡視檢查人員的巡視檢查作業時間進行測量研究。以不同巡視檢查地點為作業單元開展時間測量,每個作業地點測得10次作業時間,根據10次測得的數據,分別計算其最少測量次數、作業時間取值范圍,最終確定不同巡視檢查地點的巡視檢查時間。金湖站巡視檢查內容及巡視檢查時間見表3。

圖2 金湖站巡視檢查路線

序號巡視檢查項目數量單位巡視檢查時間/s巡視檢查頻次1設備間1132.41次/2h2液壓機房1117.61次/2h3勵磁室1241.81次/2h4高壓控制室、低壓開關室1211.41次/2h5輔機層1371.81次/2h6水泵層1307.31次/2h7主變室、GIS開關室1307.81次/2h8清污機監察1514.01次/2h9非作業時間(上下樓梯等)1368.81次/2h
3.3.1.2 定員計算
a. 巡視檢查人員。金湖站實行5班3運作的輪換工作,每班工作8 h。所有的作業環境及作業強度沒有太大區別,因此,可以統一取寬放率A為16%。作業的工時利用率取100%,工時定額完成率取105%,K=1.10。假定泵站運行值班人員工作期間沒有非正常工作內容,式(1)可簡化為
(8)
金湖站巡視檢查制度中規定:每班值班期間對全部設備巡視檢查不應少于4次。所以,每班泵站巡視檢查工作應重復4次[9]。
金湖站操作票制度規定:操作票必須由2人執行,1人監護,1人操作。所以巡視檢查工作至少由2人擔任。
金湖站巡視檢查人員定員見表4。

表4 金湖站巡視檢查人員定員
由圖2可知,8項工作內容無需同時進行,分別完成,可以統一交由2名泵站運行巡視檢查人員負責。
檢驗定員方案:
巡視檢查標準時間

計算所需巡視檢查人員數量

式中:符號[x]表示大于x的最小整數。
所以金湖站每班次配備2名泵站巡視檢查人員可以完成巡視檢查任務,一次巡視檢查任務的標準時間為3 282 s,即54分42秒。
b. 中央控制室人員。金湖站中央控制室值班人員主要負責密切監控各裝置正常運行、事故狀態,使其在可控和優控狀態,期間的所有操作過程和參數必須符合規定。
其工作內容主要以腦力勞動為主,通過調查研究,中控室操作人員工作量較少,工作強度較低。泵站運行期間,巡視檢查人員每2小時巡視檢查1次,巡視檢查1次歷時54分42秒,剩余1小時5分返回中央控制室,配合監盤人員共同監控設備運行。在巡視檢查人員巡視檢查期間,如果出現特殊情況,第一時間采取上報不操作的處理方式,等待項目經理、副經理下達指令。綜上分析,配備1名泵站運行人員在中控室監盤即可滿足泵站運行需求。
3.3.2 技術管理組和工程維養組
3.3.2.1 技術管理組定員
技術管理組主要包含技術員崗以及綜合崗,其工作內容重復性較低,工作內容復雜,工作獨立性強,且工作量不易觀測,所以采用與決策層相同的工作量測算方法以及定員方法。技術管理組與決策層全年工作時間相同,通過對其職責和工作量的分析,設立技術員2名,綜合人員1名。
3.3.2.2 工程維養組定員
自國務院辦公廳2002年9月17日指出“積極推行水利工程管養分離,精簡管理機構,提高養護水平,降低運行成本”之后,各省、市、縣都貫徹落實管養分離政策[10]。目前泵站所謂的維養人員主要負責一般小修、保養等工作,大修由江蘇水源公司負責。通過對金湖站實地的調研、咨詢專家以及查閱泵站相關值班記錄、報告等,得出金湖站非運行期設置4名維養人員較為合適的結論。
通過深入了解泵站不同時期的工作任務以及泵站現場項目部人員的工作內容,綜合考慮目前金湖站年度的實際運行時段和狀態,設計一個符合目前金湖站運行實際情況的人員配置方案。具體配置方案見表5。

表5 金湖站不同工況柔性定崗定員方案
金湖站柔性定崗模式實施后,各崗崗位人員與崗位職責的調整如下。
3.4.1 運行期人員配置
項目經理:全面負責泵站技術、安全等工作,熟練掌握泵站工程、設備技術性能,負責指導、檢查、監督泵站運行作業。
副經理:兼技術負責人和安全負責人。負責金湖站主要技術指導,協助項目經理領導開展安全工作。配合項目經理工作,負責工程技術管理和安全工作。執安全管理負責人證。
技術員Ⅰ崗:兼檔案員及采購員。協助項目經理安排各項運行任務,負責設備運行、檢修的技術指導工作,負責收集運行、檢修等技術資料,按類歸檔,建立、建全技術檔案等工作,執檔案員證。
技術員Ⅱ崗:兼水政監察員及報賬員。配合副經理完成泵站有關水工建筑物及設備的安全檢查、巡查和操作,完成泵站范圍的安全管理及檢查工作。執安全員證以及閘門運行工證。
綜合崗:兼物資保管員。負責泵站綜合性工作,常駐泵站,管理后勤保障工作,不參與運行值班,具備一定專業技術技能,具備參與運行值班的能力。
運行值班崗:設5個運行值班組,每組3人,共計15人,進行5班3運作的運行值班制度,倒班情況見表6(一個運行值班組組成:值班長1人、值班員2人;輪休的班組可以在輪休期間安排進行電氣、機械設備的清潔保養工作)。運行值班人員掌握機電(包括信息化)相關專業技能,做到巡查、檢查、養護、維修、應急搶修一體化。值班制度由原有的4班3運作改為5班3運作,增加了巡視檢查組的休息時間,減輕了其工作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表6 倒班情況
3.4.2 非運行期人員配置
項目經理、副經理、技術員崗、綜合崗的工作內容與運行期基本一致。
維養崗:主管設備維護保養,負責運行期無法完成的泵站所有設備的檢查及保養工作。對水利工程、設備經常檢查發現的缺陷和問題,隨時進行保養和局部修補,以保持工程及設備的完好整潔。有檢修任務時,配合檢修人員對機組進行各種級別的檢修工作[11]。
金湖站通過開展柔性定崗定員措施,泵站運行期人員數量由29人減至20人,人員精簡率為31%。非運行期人員數量由14人減至9人,人員精簡率為36%。金湖站通過科學合理的柔性定崗定員,縮減工作人員的數量,提高對工作人員的素質要求,充分發揮泵站工作人員的勞動技能與能力,使泵站人力資源得到合理高效利用,在降低人力資源成本的同時顯著提高了泵站的運行管理效益。
本文在分析南水北調東線江蘇段泵站工程崗位結構的基礎上,綜合考慮了泵站管理任務、員工崗位職責、員工工時定額等因素,運用勞動定員法與數學模型相結合的求解思路,建立了適合于南水北調東線泵站工程的崗位定員優化模型。以南水北調金湖站為例,開展實證研究,對泵站各崗位人員職責進行了明確調整,有效縮減了金湖站員工數量,提高了泵站運行管理人員的利用率,證明了該方法有較好的實踐效果。
該泵站崗位定員優化模型更適用于工作內容重復性較高、工作量較為穩定的崗位,在實際應用中,需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以及崗位的工作特性,調整、優化崗位定員模型,使其具備更高的適應性。
參考文獻:
[1] 張平,鄭垂勇.南水北調東線受水區水資源優化配置研究[J].水利經濟,2006,24(4):61-64.
[2] 《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定崗標準》編制組.《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定崗標準(試點)》解讀[J]. 中國水利,2005(4):10-12.
[3] 耿進強,楊元月.資源閑置量弱化的可更新型資源均衡優化[J]. 水利經濟,2015,33(3):6-9.
[4] 程鍇.淺析企業定員方法:效率設備崗位比例定員法職責定員法[J].現代商業,2009(12):205.
[5] 李靜靜.基于勞動定額定員方法的崗位人員優化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6(7):103-105.
[6] 屈淑維,郭志宏.淺談秒表時間法在制定標準時間中的實際應用[J].機械管理開發,2007(6):38-39.
[7] 張西林. 配送中心勞動定員方法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09.
[8] 彭瓊強.定制型機械制造企業工時定額管理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3.
[9] 楊俊明.試論如何做好泵站的巡視檢查工作[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4(24):109.
[10] 許興武,沃玉報,陳偉.水利工程管養分離模式實踐及分析[J].人民長江,2008(20):82-84.
[11] 王英,丁雪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巡視人員定額分析[J].商業經濟,2015(1):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