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烈火 劉波 吳海亞 李小坤



摘要:為了對“一菜兩用”油菜合理追肥,采用田間試驗研究了油菜摘薹期追施氮肥對油菜子產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響。結果表明,摘薹前追施氮肥(Q)、摘薹后追施氮肥(H)、摘薹前和后均追施氮肥(QH)處理都可顯著提高油菜子產量,與不追肥處理(CK)相比增產6.3%~10.8%;QH處理與Q處理相比顯著增產4.2%。摘薹期各追氮處理均可顯著提高油菜單株角果數,增幅為18.4%~31.9%,而對油菜的株高、一次分枝數、二次分枝數、每角粒數和千粒重均無顯著影響。養分吸收結果顯示,摘薹期各追氮處理均可提高油菜植株氮素吸收量,與CK處理相比,Q處理、H處理、QH處理的氮素吸收量分別增加3.2%、17.7%(P<0.05)和15.5%(P<0.05)。不同追氮處理所追施的氮肥吸收利用率差異顯著,H處理最高,與Q處理相比增加4.5倍。
關鍵詞:“一菜兩用”油菜;摘薹;氮;產量
中圖分類號:S56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8)08-0047-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8.08.012
Effects of Topdressing of Nitrogen in the Period of Stem Clipped on the Yield and N Use Efficiency of Oilseed Rape with Dual Purpose for Vegetable and Oil
XING Lie-huo1,LIU Bo2,WU Hai-ya1,LI Xiao-kun2
(1.Wuxue Bureau of Agriculture,Wuxue 435400,Hubei,China;2.Key Laboratory of Arable Land Conservation of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Ministry of Agriculture/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Wuhan 430070,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make a reasonable recovery of nitrogen for oilseed rape with dual purpose for vegetable and oil,field trial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opdressing of nitrogen in the period of stem clipped on the yield and N use efficienc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opdressing of nitrogen before stem clipped(Q),topdressing of nitrogen after stem clipped(H),topdressing of nitrogen before and after stem clipped(QH) could improve the yield of oilseed rape significantly by 6.3%~10.8%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treatment without topdressing(CK). The yield of the QH treatment was increased by 4.2%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Q treatment. The application of topdressing of nitrogen in the period of stem clipped could improve the pod number by 18.4%~31.9% significantly,and had no obvious effect on the height,primary branch number,secondary branch number,seeds per pod and thousand-seed weight. The results of nutrient uptakes showed that topdressing of nitrogen before and after stem clipped could improve the N uptakes. The N uptakes of the Q treatment,H treatment and QH treatment were increased by 3.2%,17.7%(P<0.05) and 15.5%(P<0.05)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that of the treatment of CK.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added N use efficiency among different treatments. The N use efficiency of the H treatment was highest,which increased by 4.5 times compared to that of the Q treatment.
Key words: oilseed rape with dual purpose for vegetable and oil; stem clipped; nitrogen; yield
雙低油菜(Brassica napus L.)的菜薹與常規油菜相比不僅去除了苦、澀味,而且營養豐富,其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鋅、硒含量均高于白菜薹[1]。因此,油菜的“一菜兩用”種植模式迅速發展。在抽薹期采收一次菜薹的基礎上,再收獲較高產量的油菜子對提高農戶種植油菜的經濟效益和保障食用油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
有關“一菜兩用”油菜的研究已有很多。陳社員等[2]研究表明菜薹產量隨密度增加而增加。摘薹處理菜薹產量平均可達7 500 kg/hm2左右,且摘薹后收獲的菜子產量與不摘薹處理相比無顯著差異,其單位面積產值比一般只收菜子的油菜高1倍以上。李海渤等[3]認為在油菜株高為50~55 cm時為摘薹的最佳時期。李孟良[4]研究認為菜薹產量隨著摘薹高度的增加而提高,但菜子產量隨著摘薹高度的增加而降低。與不摘薹相比,摘薹高度為10 cm時經濟效益最好。可見,摘薹時間和摘薹高度的技術已經成熟。但有關適時追肥的研究鮮有報道。在油菜生長發育過程中摘薹不僅對植株造成了損傷,而且由于帶走了一定的生物量和養分,勢必對油菜的生長、物質形成和養分的運輸產生一定的影響。為了不影響后期油菜子的產量,適時追肥可以促進分枝的形成和生育進程的加快。采用田間試驗研究在摘薹前、后施用氮肥對油菜子產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響,以期為“一菜兩用”油菜的合理追肥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試驗于2015-2016年在湖北省武穴市大法寺鎮進行。前茬作物為水稻,供試土壤為潴育型水稻土,試驗前基礎土壤pH 6.36,有機質32.3 g/kg,全氮2.32 g/kg,堿解氮140.6 mg/kg,速效磷27.6 mg/kg,速效鉀211.0 mg/kg。油菜品種為雙低油菜華油雜9號。
1.2 試驗設計
共設4個處理,①摘薹前后均不追氮肥(CK);②摘薹前5 d追施氮肥(Q);③摘薹后5 d追施氮肥(H);④摘薹前5 d和后5 d均追施氮肥(QH)。各處理3次重復,隨機區組排列。整個生育期,不同處理的施肥量如表1所示。
2015年9月20日育苗;10月20日整地,劃小區,小區面積為20 m2;10月21日施用基肥,移栽,移栽密度為97 500株/hm2。2016年1月6日追施越冬肥;2月23日施摘薹前氮肥;2月28日摘薹(此時薹高20 cm左右,摘薹高度10 cm左右);3月5日追施摘薹后氮肥。5月14日收獲、測產。
1.3 測定項目與方法
試驗前基礎土樣采用常規方法測定[5]。
在油菜成熟收獲前,取樣考種,并將油菜植株樣品分成莖稈、莢殼和子粒3部分,分別測定各部位氮養分含量。先將植物樣品經過濃H2SO4-H2O2消化,再通過流動注射分析儀測定氮含量,計算氮肥利用率。
氮肥農學利用率(kg/kg)=(施氮處理子粒產量-不施氮處理子粒產量)/施氮量[6];
氮肥吸收利用率(%)=(施氮處理地上部分氮素積累量-不施氮處理地上部分氮素積累量)/施氮量[7]。
試驗數據的差異顯著性水平(P<0.05)通過最小顯著法(LSD)進行檢驗。
2 結果與分析
2.1 追氮時期對油菜子產量的影響
從圖1可以看出,“一菜兩用”油菜摘薹前后,不同追施氮肥處理均可顯著提高油菜子產量,與不追氮肥處理(CK)相比,增產167~287 kg/hm2,增幅為6.3%~10.8%。摘薹后追氮處理與摘薹前追氮相比無顯著增產,說明摘薹前與摘薹后追肥的效果相當。摘薹前、后均追氮處理與僅摘薹前追氮處理相比顯著增產120 kg/hm2,增幅為4.2%;但與僅摘薹后追肥處理相比無顯著差異。
2.2 追氮時期對油菜產量構成因子的影響
油菜子收獲前,取樣考種。調查摘薹前后追施氮肥對油菜產量構成因素的影響,結果見表2。由表2可以看出,摘薹前、后施氮對油菜的株高、一次分枝數、二次分枝數、每角粒數和千粒重均無顯著影響,但可顯著提高單株角果數。不同時期的追氮處理與CK處理相比,單株角果數可增加88.3~153.3個,增幅為18.4%~31.9%。不同追氮處理之間也有顯著區別,摘薹前后均追氮處理單株角果數與僅摘薹前追氮處理相比顯著增加65.0個,增幅為11.4%。表明“一菜兩用”油菜被摘薹后,油菜子產量的提高主要依靠單株角果數的增加。
2.3 追氮時期對油菜各器官氮素吸收的影響
油菜植株各部位氮素吸收量見圖2。由圖2可以看出,各處理由于摘薹所帶走的氮養分量為17.1~18.4 kg/hm2,占全生育期氮素吸收總量的9.5%~11.4%。油菜收獲時,莖稈、角殼和子粒所吸收的氮分別為21.1~31.2、20.5~24.2、93.2~114.2 kg/hm2,分別占全生育期氮素吸收總量的13.1%~17.0%、12.5%~15.2%、59.8%~63.5%。可見,油菜吸收的氮素主要分配在子粒中。
摘薹前后追施氮肥可以提高油菜植株氮素吸收量。與CK處理相比,僅摘薹前追氮處理、僅摘薹后追氮處理、摘薹前后均追氮處理的氮素吸收量分別增加5.0、27.6(P<0.05)和24.1 kg/hm2(P<0.05),增幅分別為3.2%、17.7%和15.5%。表明摘薹后施用氮肥對油菜的氮素吸收更有利。
2.4 追氮時期對肥料利用效率的影響
從表3可以看出,與CK相比,不同追氮時期處理所增加氮素的農學利用率為4.0~6.0 kg/kg N,摘薹后追施氮肥處理的農學利用率與摘薹前追施氮肥處理相比顯著提高30.0%。摘薹前、后均施氮肥處理的農學利用率與僅摘薹前或僅摘薹后追氮處理相比有下降的趨勢。不同追氮處理所增加氮素的吸收利用率差異顯著,僅摘薹后追氮處理最高,與僅摘薹前追氮處理相比增加4.5倍,表明摘薹后追施的氮肥能更好地被油菜植株吸收利用。
3 小結與討論
“一菜兩用”油菜的種植模式之所以發展如此迅速,其主要原因是油菜薹營養品質好、產量高,經濟效益顯著,而且不會對后期油菜子產量產生較大的影響[8,9]。本研究結果顯示,即使摘薹前后不追肥處理(CK)也可獲得2 660 kg/hm2的油菜子產量,且可以收獲3 000 kg/hm2的新鮮菜薹。表明摘薹技術(如摘薹時間、摘薹高度等)已經成熟,而且可以通過收獲菜薹增加經濟效益,提高農戶種植油菜的積極性。
摘薹打破了油菜正常的生長發育規律,且帶走了一定量的干物質和養分。從本研究結果可以看出,由于摘薹,油菜損失的N養分量平均為17.7 kg/hm2,占整個生育期油菜N吸收總量的10.5%。可能會對油菜的生長、物質形成、養分運輸及生育進程產生影響[10,11]。而適時追肥可以促進分枝的形成、角果數的增加,為后期的結實打下堅實的基礎。從本研究也可以看出,摘薹前后追氮處理可顯著提高單株角果數,與CK處理相比增加18.4%~31.9%。張加路[12]研究表明,蕾薹期追施氮肥,能起到壯薹、增枝、促花、添莢、飽子的效果。本研究結果表明,雖然摘薹前追氮處理和摘薹后追氮處理的油菜子產量沒有顯著差異,但摘薹后追氮處理的油菜總吸氮量和氮肥利用率均顯著高于摘薹前追氮處理,增幅分別為14%和4.5倍,表明摘薹后追的氮素更有利于油菜吸收利用。
采用田間試驗對“一菜兩用”油菜的養分管理措施進行初步研究,基本明確了摘薹后適時追施氮肥對油菜后期生殖生長的重要作用。而有關追肥時期(摘薹后多長時間追肥)、追肥用量尚不清楚;不同的追肥時期和用量之間也可能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因此,有關“一菜兩用”油菜摘薹期追肥乃至整個生育期的養分管理均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石有明,張丕輝,石華娟,等.甘藍型雙低油菜油蔬兩用栽培的產量、效益及菜薹營養研究初報[J].中國農學通報,2009,25(23):224-227.
[2] 陳社員,官春云,王國槐,等.不同栽培方式對菜油二用油菜新品種湘雜油780菜薹和菜籽產量的影響[J].作物研究,2008,22(3):166-168.
[3] 李海渤,鄭立軍,黃炳柱.不同株高條件下摘薹長度對一菜兩用油菜主要性狀的影響[J].江蘇農業科學,2010(4):86-88.
[4] 李孟良.不同摘薹高度對優質油菜產量和效益的影響[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08,22(2):4-6.
[5] 鮑士旦.土壤農化分析[M].第三版.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
[6] 侯迷紅,范 富,宋桂云,等.氮肥用量對甜蕎麥產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響[J].作物雜志,2013(1):102-105.
[7] 張滿利,陳 盈,侯守貴,等.氮肥運籌對水稻產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響[J].作物雜志,2010(6):46-50.
[8] 姜正軍,左叢山,萬元香,等.武漢市油菜栽培技術現狀與展望[J].長江蔬菜,2009(18):81-82.
[9] 涂 勇,伍昌勝.“十一五”湖北省油菜產業發展的思路與對策[J].作物雜志,2005(6):5-7.
[10] 趙佩歐,楊飛萍,楊 劍.“油薹兩用”對直播油菜生產的影響[J].園藝與種苗,2012(6):29-31.
[11] 李錫香,魯德武.播種期和摘薹處理對雜交紅菜薹種株生長和種子產量的影響[J].中國蔬菜,1995(3):27-29.
[12] 張加路.不同氮肥基追比例對油菜產量和品質的影響[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