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茂濤
【摘 要】動畫電影是一種比較傳統的電影類型。很多動畫電影在塑造角色的過程中都使用了二元對立的敘事手法,不同人物之間、人物自身以及人與環境之間都存在著二元對立。二元對立也是一種常見的分析文本的方法,可以用于對文本進行剖析,通過這種方法可以使人物之間的矛盾沖突更加明晰,影片的結構更加立體、敘事更加豐滿。本文將對近年來幾部熱映的動畫電影中的角色進行深入分析,以此關照影片的二元對立敘事。
【關鍵詞】影視動畫;二元對立;敘事模式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14-0096-02
動畫電影是一種比較傳統的電影類型。很多動畫電影在塑造角色的過程中都使用了二元對立的敘事手法,不同人物之間、人物自身以及人與環境之間都存在著二元對立。這些不同類型的“二元對立”所引發的矛盾沖突成為推進影片敘事展開的重要方式。事實上,二元對立最早由瑞士著名語言學家索緒爾提出,是結構主義語言學的代表性觀點。產生之初常常被應用于文學批評領域。索緒爾認為:世界上的萬事萬物處于不斷的運動變化之中,它們之間存在著相互依存、相互聯系的復雜關系,即使是表面上看似相互矛盾的事物亦是如此。由此引發了無處不在的二元對立。同時,二元對立又是一種極其常見的敘事方式,可以用于對文本剖析,通過這種方法可以使人物之間的矛盾沖突更加明晰,影片的結構更加立體、敘事更加豐滿。本文將對近年來幾部熱映的動畫電影中的角色進行深入分析,以此關照影片的二元對立敘事。
一、不同文化之間的二元對立
很多動畫電影中的矛盾沖突是非常明顯的,這種矛盾沖突常常表現為不同文化之間的沖突。城市與鄉村、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等等。在影片伊始這些矛盾沖突來勢洶洶,看似不可調和。而隨著劇情的不斷深入,矛盾沖突逐漸升級,二元對立關系也隨之發生轉換,伴隨著故事的結束水火不相容的二元對立也會隨之消解。
首先,在電影《帕丁頓熊》中存在著明顯的城市與鄉村、本土與外來文化之間的二元對立。帕丁頓熊來自遙遠的南美洲森林,他歷經艱難來到叔叔口中那個充滿溫情的大城市——倫敦。天真的帕丁頓以為他很容易就能在這個陌生的城市生存下去,但現實卻并不如他所愿。對倫敦城而言,帕丁頓熊是一個外來者,倫敦所代表的現代化的燈紅酒綠的城市文化與帕丁頓熊的價值觀存在著巨大的差異,當他夢想中那個充滿關愛、包容的倫敦形象破滅之后反而開始懷念在“老家”吃果醬面包的生活。作為一個外來者,一方面帕丁頓的內心異常脆弱,他孤獨又脆弱,當他認為布朗一家不再愿意收留他之后默默地離開。另一方面,他堅韌而又執著,為了能夠在露西嬸嬸生日送她一份禮物努力做著自己并不擅長的工作。為了能夠在夢想中的倫敦安身立命,帕丁頓謹慎小心,主動向所有過路的行人脫帽致意,祈求獲得這座陌生城市的關懷與接納。他最終與布朗一家的關系變得非常融洽,獲得了精神上的歸屬感。而存在于帕丁頓與倫敦城之間的兩種不同文化之間的二元對立也隨之消解。
其次,文化上的二元對立還表現在人們固有的文化偏見與新興的文化之間的對立沖突。人們的認知和現有的生活之間會存在一種平衡,這種平衡依賴習慣得以保持。人們總是不樂于打破這種平衡,因而拒絕改變。對生活來說如此,對一些習慣事物的認知亦是如此。影片《瘋狂動物城》構建了一個食肉動物與食草動物和諧相處的樂園。小兔子朱迪就生活在這個城市里,作為兔子家族中的一員,她本應該像父母和其他兄弟姐妹一樣過上“種胡蘿卜”的普通生活,然而朱迪從小就表現出與眾不同的氣質,她拒絕父母為她規劃設計好的人生,立志要成為警察。雖然動物城沒有明確的法律條文規定兔子不能做警察,但身體嬌小、性格溫和的兔子與固有印象中懲惡揚善、俠肝義膽的警察形象相去甚遠。在動物城,警察的工作一般都由那些體型龐大、兇猛殘暴的食肉動物擔任。而兔子朱迪卻夢想著成為警察,這在包括她父母在內的旁觀者看來簡直是天方夜譚。然而朱迪卻沒有輕易放棄夢想,通過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成功破獲了動物城里的驚天陰謀,揪出企圖控制動物城的幕后黑手成為當之無愧的英雄。正是因為在人們存在著某些固有的認知,對某些事物和某類人存在一定的認識偏差,才會導致事物的僵化。兔子難道就應該種胡蘿卜、賣胡蘿卜么?朱迪正是沒有被這種傳統的認知所局限,才能夠在周圍一片反對聲和質疑的眼光中堅定夢想,并最終實現它。
二、不同人物之間的二元對立
在動畫角色的性格塑造中往往使用二元對立的原則,往往會將影片中不同角色的性格加以對照,形成強烈反差,塑造成完全對立互補的性格,比如善良和陰險、勤奮與懶惰、美麗與丑惡,《白雪公主》中單純善良的白雪公主與惡毒兇狠的繼母、《公牛歷險記》中熱愛和平的費迪南德與兇猛好斗的瓦連特都體現出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之間的二元對立。
首先,電影《尋夢環游記》中的男主角米格爾對音樂異常熱愛,但在家人眼里,音樂卻是一種不祥的東西,整個家族都被音樂詛咒著,因而米格爾被禁止演奏音樂。而事實上家人之所以禁止米格爾演奏音樂卻是因為一個巨大的陰謀。米格爾的曾祖父埃克托是一個懷有音樂夢想的人,為了實現夢想他選擇暫時離開妻子和女兒,與朋友組建樂隊踏上向遠方追逐音樂夢想的道路。在經歷了一系列成功與失敗之后埃克托決定放棄夢想,回歸家庭,卻在臨走的時候被他的隊友德拉庫斯毒死。德拉庫斯不僅占有了埃克托的吉他,并且將??送械淖髌芬暈榧河?,最后憑借著??送械淖髌烦蔀槿巳司囱龅母柰酢0?送幸惨虼吮灰暈闆]有責任感的男人,被家人誤會著。在??送泻偷吕瓗焖股砩象w現著善與惡這對道德觀念的二元對立。一個是癡迷音樂、懷揣夢想的音樂才子,一個是名利熏心、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的邪惡之人,二人在人格本質上存在著鮮明的對比。影片的最后??送信c家人團聚,解開了與家人的誤會,而德拉庫斯的丑惡嘴臉暴露在大庭廣眾,身敗名裂,他們各自的經歷和結局表現出人類對善良美好的人性的認可與追求。正義與邪惡的二元對立敘事模式增強了人物之間的矛盾沖突,既驚險刺激又波瀾壯闊。
其次,以影片《搖滾藏獒》為例,這仍然是一部以追尋音樂夢想為主題的動畫電影。哥弟是一只熱愛音樂的“看門狗”,在無意間聽到搖滾貓王的音樂備受鼓舞,毅然決然地決定拋棄自己“看門狗”的身份,踏上追尋音樂的夢想。在與父親產生沖突之后離開家,獨自一人來到大城市,經歷種種磨難,最后完成音樂夢想。影片通過夢想與現實的二元對立,將哥弟追尋音樂夢想的過程建構為縹緲的夢想與殘酷的現實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沖突,突出了堅守夢想、堅定信念的重要性,通過扭轉、否定家人對“憑借藝術謀生”是行不通的這種刻板印象來凸顯夢想的重要性和合理性。
三、動畫角色塑造中二元對立形成原因
二元對立是動畫電影使用頻率最高、發展最為成熟的敘事方式,它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結構清晰明了、易于觀賞等等,這些優點以及動畫電影特殊的受眾人群是動畫角色塑造中二元對立形成的重要原因。
首先,動畫電影二元對立的敘事模式是由動畫電影獨特的審美特征決定的。與愛情電影、科幻電影等電影類型不同,趣味性、娛樂性較強是動畫電影主要的審美特征。這種獨特的類型電影就決定了影片不適用那種繁復的、復雜的、多主線的敘事模式。動畫電影都有著類似的敘事結構,不管動畫電影的過程是悲劇還是喜劇,但大多數以幸福美滿的大團圓式結局告終。壞人、非正義力量受到懲罰,善良的人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而收尾。這種簡單的敘事模式中就包含著鮮明的二元對立結構,即正義與非正義、善良與邪惡之間的二元對立。例如在根據莎士比亞《王子復仇記》改編的《獅子王》(1994)中,辛巴從小就在父親木法沙的疼愛下長大,在父親的教導下,辛巴本應成為一個未來國王。叔父刀疤為了篡奪王位和誘使木法沙前來營救辛巴,導致了木法沙的死亡。辛巴長久以來陷在自己害死父親的愧疚中無可自拔。最后在辛巴猶豫是否要回去復仇時,是星空中父親的幻像鼓舞了辛巴。辛巴與刀疤之間的二元對立,使觀眾不用費心地分析劇情,轉而專注于影片細膩的情感發展和幽默歡樂的片段中,放松地欣賞整個影片。
其次,動畫電影二元對立的敘事模式是由其特殊的受眾群體決定的。觀眾定位在電影的制作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影片的形式、風格和主要內容。動畫電影以青少年為主要受眾,礙于特殊的年齡、知識水平、身份范圍等等,動畫電影的敘事內容不宜過于復雜,人物性格也不宜過于多面化。二元對立的人物塑造簡潔清晰,易于觀眾理解,特別適應動畫電影主要受眾人群的欣賞趣味,容易被青少年為主的受眾所接受,產生情感的共鳴。如,國產動畫電影《豆福傳》中,就塑造了勢不兩立的“黃豆”和“黑豆”的豆子族群。豆腐鎮中的豆福一心修煉仙術,不顧他人的白眼和嘲笑,與豆福青梅竹馬的豆香也阻止未果。在豆福被關入精神病院之后,豆福認識了神神叨叨的神經豆,在神經豆的指點下穿墻而出,前去劉安的登仙之地。在豆福自以為升仙成功后,卻發現原來一切都與外星人黑豆族有關,豆香、劉安等都被黑豆們囚禁了起來。為了族人,豆福與黑豆們展開了決戰,并最終取得了勝利。豆香甚至為了豆福而犧牲了生命。在勝利之后,豆福在豆腐鎮上定居下來,將豆香化成的種子種在泥土里,以這樣的方式繼續陪伴心愛的豆香??梢钥闯?,豆福是黃豆的代表,而外星人黑豆則是他的對立面。這種勢如水火的二元對立,使影片的矛盾沖突更為激烈,青少年也更加喜歡有情有義有堅持的正派英雄豆福。
盡管大多數動畫電影使用二元對立的敘事模式來處理人物關系和電影主題,致使劇情過于簡單化,容易給觀眾帶來千篇一律的審美疲勞。但這種敘事模式的優勢也是顯而易見的,毫無疑問“二元對立”與動畫電影經過時間的磨合已經形成一種非常成熟的敘事模式,產生一種獨特的審美風格。
參考文獻:
[1]張連軍,郭惠玲.二元對立視角下人物角色的建構——以電視劇《傳奇大掌柜》為例[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6(07):55-57.
[2]孫立軍,馬華著.美國迪士尼動畫研究[M].北京:京華出版社,2008.
[3][美]克里斯托弗·沃格勒,大衛·麥肯納.編劇備忘錄:故事結構和角色的秘密[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