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李千慧
【摘 要】《傾城之戀》為著名作家張愛玲的代表作,也是一部經典文學作品,同時在中國近現代文學史上占據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傾城之戀》閱讀及賞析中,十分重要的一點就是把握作品中的色彩語言,從而更好認識及掌握作品特色,同時也能夠對作品進一步加深理解,得到更好的閱讀體驗。本文就《傾城之戀》中的色彩語言進行簡單分析。
【關鍵詞】《傾城之戀》;語言特色;色彩語言
中圖分類號:I05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05-0220-01
一、通過色彩語言烘托環境氣氛
《傾城之戀》中的色彩語言主要通過色彩詞大量應用得以體現,這主要是由于作者自幼便對色彩表現比較敏感,并且作者在所寫的文章中也提及這一點。在《傾城之戀》中具有濃厚色彩的詞語包含很多,作者在開篇時便對色彩語言大量運用,比如,“紅木大床”“黃色的燈光”等,通過對這些華麗濃艷的色彩進行描寫,不但可表現出較強烈純度及濃度,且表現出較強裝飾性,給讀者造成較大視覺沖擊力。通過色彩進行修飾的意象反映了女主人公周圍的環境,不但能夠從側面反映出白家以前的富貴,并且可充分體現病態大家庭的陳舊氣氛,使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所以,成長于這種環境下的女主人公,由于生活環境而產生束縛及局限,并且自身也會不可避免地沾染小家子氣。在小說開篇以濃厚色彩意象對白家進行描寫,這種描寫也為整篇小說奠定深沉感情基調,對故事情節發展具有一定暗示作用。[1-2]
二、通過景物色彩描寫表現人物心理活動
《傾城之戀》的作者張愛玲在選擇及運用語言時往往會配合絢麗色彩詞語,尤其在景物描寫方面,色彩詞語的運用更加明顯。這些色彩詞語的運用各有不同,使讀者在閱讀時能夠較好記住內容。比如,作者在描寫白流蘇眼中的香港時,便對色彩詞語進行大量運用,紅的、粉紅的、橘紅的及綠油油的,通過運用這些不協調的色彩,產生一種觸目驚心的視覺效果,將女主人公今后的生活境遇夸張表現出來。同時,通過對這些刺激性色彩的運用,也能夠較好襯托出女主人公今后的離奇遭遇。
另外,這種沖擊性的色彩也充分表現出白流蘇心中的忐忑與不安。作者通過雜亂色彩的運用,體現白流蘇內心的紛亂,同時白流蘇也預感到今后生活的不易,但她并沒有后悔。
通過色彩的運用,使女主人公矛盾的心理得以充分體現,也能夠使讀者對主人公的心理活動有更好理解,因而可得到理想的表達效果。[2]
三、通過色彩語言的運用抒發人物感情
在張愛玲的小說中,意象表現手法被充分利用,使小說具有詩歌韻味,并且張愛玲的小說中關于意象的運用,表現出十分明顯的特點,即在意象中對于色彩的運用。在張愛玲的很多作品中,在意象描寫方面表現出十分明顯的色彩,將人物情況及客觀物象有效結合,不但能夠使語言具有客觀性,并且還表現出主觀感受,也就能夠在視覺上對讀者產生沖擊,使讀者產生強烈的共鳴。
在《傾城之戀》這部小說中,比較典型的意象就是月亮,通過在不同情況下對月亮進行描寫,可體現出月亮所表現出的不同意蘊及內涵,也能表現出主人公不同的心理感受及情感。另外,《傾城之戀》中意象的運用就表面而言比較隨意,然而在深層次上可表現出主人公的內心情感,比如對于“野火花”這一意象,其更深層次內涵是表現作者的內心情欲。如白流蘇與范柳原舞會后在淺水灣散步,在這段描寫中,作者主要突出紅色,這種描寫普通人一般無法感受,只有處于熱戀中的人們才能夠感受其中所蘊含的情感。紅色象征白流蘇內心的熾熱感情,而“閃爍著紅色焰火的小花”反映了白流蘇潛意識中愛的欲望。所以,通過對這種意象色進行合理應用,使主人公內心情感得到充分反映,也就有助于讀者更好理解作品。[2-3]
四、結語
在《傾城之戀》這部張愛玲的經典作品中,色彩語言的運用屬于一大特色,也是體現作品及人物情感的重要手段。作者運用色彩語言,烘托環境及表達人物內心活動,同時能夠較好表現人物情感,因而在閱讀及賞析過程中應當對色彩語言進行更好把握,這對于我們理解作品內涵及思想十分有利。
參考文獻:
[1]羅小娟,許奕斌.張愛玲小說《傾城之戀》的多模態表達[J].韓山師范學院學報,2014,35(05):48-52.
[2]林亞芬.《傾城之戀》解構主義色彩中意義消解的研究[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9(01):82-85.
[3]侯靜雅.淺論小說《傾城之戀》的悲情色彩[J].文學界(理論版),2012,(11):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