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秦 蔣傳命 周雨
摘 要:目的:初步探討flotillin-1蛋白的表達和臨床意義,為深入研究其分子機制奠定基礎。方法: 首先通過定時定量PCR、分析flotillin-1蛋白表達量,然后分析在醫院調閱的120名非小細胞肺癌病人的各臨床指標與其癌組織中flotillin-1蛋白的表達之間的關系。結果:非小細胞肺癌病人的癌組織中有更高的flotillin-1蛋白表達,并且flotillin-1蛋白的表達與腫瘤尺寸、腫瘤分期和淋巴結轉移有顯著關聯(P<0.05),而與年齡、性別、吸煙史及組織學分型沒有顯著性關聯(P>0.05)。
關鍵詞:flotillin-1蛋白;臨床意義;非小細胞肺癌;
肺癌是世界上致死率最高的癌癥,每年全世界有約140000人被診斷為肺癌[1,2]。這其中85%都是屬于非小細胞肺癌(NSCLC)。超過50%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都有侵襲和遠處轉移現象。盡管現在三種最常見的方法:手術切除、化療和放療已經廣泛用于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但是5年生存率任然非常的低[3]。復雜的遺傳因素、后天因素、微環境因素在腫瘤的生存和侵襲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更好的對腫瘤發生過程中的分子機制的了解產生了新的治療方法和技術。
fotillin蛋白家族也被稱作Reggie蛋白家族是細胞膜脂閥結構的標記蛋白。flotillin蛋白家族包含兩個同源蛋白flotillin-1和flotillin-2[4,5]。flotillin-1在很多的上皮起源組織中都和腫瘤的發生有重要的關系。比如過去的研究中發現Flotillin-1蛋白在非小細胞肺癌中特異的過度表達[6],并且過表達Flotillin-1會激活Aurora-B激酶活性。Aurora-B激酶活性增強后進一步促進細胞微管和著絲粒的不正確聯結,導致基因組的不穩定。種種跡象都表明flotillin-1在非小細胞肺癌的發生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從flotillin-1在非小細胞肺癌中在表達出發,探討fotillin-1蛋白在非小細胞肺癌分子機制和臨床意義。
1 材料和方法
1.1 實時定量PCR
1.1.1引物
fotillin-1正向引物序列:CCCATCTCAGTCACTGGCATT
fotillin-1反向引物序列:CCGC CAACATCTCCTTGTTC
β-actin正向引物序列:TGGCACCCAGCACAATGAA
β-actin反向引物序列:CTAAGTCATAGTCCGCCTAGAAGCA
1.1.2 擴增方法
在醫院收集病人手術切除的組織物,用液氮冰凍保存。將一定量的癌組織和癌旁組織碾磨后按常規方法提取DNA,然后反轉錄。具體反轉錄的條件為:95℃解鏈10分鐘,然后95℃每次10秒,連續40個循環。59℃退火20秒,最后72℃延長10秒。
1.2病人和標本。
病人的檔案和石蠟包被的組織標本來自120個被診斷為非小細胞肺癌的病人。這些病人在2015-2016年間接受肺癌切除手術。臨床信息都在表1里。這些病人在接受手術之前從沒有接受過化療和放療。所有的信息來自于電話訪問和辦公室訪問。病人沒3個月接受一次胸片檢查,每6個月一次CT檢查。其它病人的記錄包括臨床資料、術前檢查結果、手術記錄、病理組織資料和TNM分期等。
2 結果
表1:非小細胞肺癌病人肺癌組織fotillin-1蛋白表達與臨床特點的關聯性分析。從表中可以看出flotillin-1蛋白的表達與腫瘤尺寸、腫瘤分期和淋巴結轉移有顯著關聯(P<0.05),而與年齡、性別、吸煙史及組織學分型沒有顯著性關聯(P>0.05)。
3 討論
本次研究發現flotillin-1蛋白在癌組織中有更高的表達量,。并且與癌旁組織的表達存在顯著差異。這在某種程度上說明flotillin-1蛋白可能與非小細胞肺癌的發生有著密切的聯系。而flotillin-1蛋白的表達水平與腫瘤尺寸、腫瘤分期和淋巴結轉移有顯著關聯進一步證明其重要作用。根據其它的報道證明:在結腸癌、乳腺癌中都發現了類似于非小細胞肺癌中的類似情況。這是很有意思的現象。
flotillin-1蛋白的研究還處于初步階段。其參與癌癥發生和發展的機制不甚清楚。這次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初步揭示flotillin-1蛋白機制和對非小細胞肺癌研究的價值。因為我們認為它很可能是一種新的非小細胞肺癌標志物并最終用于臨床的診斷和治療,所以接下來的工作將深入探討其所參加的信號通路以揭示其具體作用機制。
參考文獻:
[1]Jemal A, Bray F, Center MM, Ferlay J, Ward E, Forman D.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CA Cancer J Clin. 2011;61:69–90. doi:10.3322/caac.20107.
[2]Jemal A, Siegel R, Ward E, Murray T, Xu J, Smigal C,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2006. CA Cancer J Clin. 2006;56:106–30.
[3]Schiller JH, Harrington D, Belani CP, Langer C, Sandler A, Krook J, et al. Comparison of four chemotherapy regimens for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 Engl J Med. 2002;346:92–8. doi:10.1056/NEJMoa011954.
[4]Bickel PE, Scherer PE, Schnitzer JE, Oh P, Lisanti MP, Lodish HF. Flotillin and epidermal surface antigen define a new family of caveolae-associated integral membrane proteins. J Biol Chem. 1997;272:13793–802. doi:10.1074/jbc.272.21.13793.
[5]Babuke T, Tikkanen R. Dissecting the molecular function of reggie/flotillin proteins. Eur J Cell Biol. 2007;86:525–32.
[6]Santamaría A, Castellanos E, Gómez V, Benedit P, Renau-Piqueras J, Morote J, et al. PTOV1 enables the nuclear translocation and mitogenic activity of flotillin-1, a major protein of lipid rafts. Mol Cell Biol. 2005;25:1900–11. doi:10.1128/MCB.25.5.1900-1911.2005.
作者簡介:
楊秦(1981-),男,副教授,博士生,主要從事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教學和科研。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6年邵陽市科技局資助科研項目“Flotillin-1在非小細胞肺癌中的分子機制和臨床意義”,編號2016ZD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