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翠
摘 要:錢營孜礦井生產能力最高達到1.4萬噸/天,選煤廠原煤系統最初皮帶、刮板機設計運載能力為700t/h,現經提速改造,原煤系統運載能力增加到1000t/h,原煤運輸為單系統負荷,系統運載壓力大。通過改造在給煤機上增加一個動力系統,將機頭滾筒上安裝一套電機+減速機動力機構,增加了給煤機備用通道。備用通道的增加減小設備影響生產事故率,并且減輕了崗位工清理勞動強度,提高了車間標準化建設,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關鍵詞:運輸系統 動力機構 電機
一、確定項目
錢營孜選煤廠地面生產系統主要流程為:礦井原煤經100給煤機給入101皮帶,再通過102動力滑道篩篦出特大塊矸石,篩下物經201皮帶進入203毛煤分級篩進行50mm預先篩分,+50mm篩上物經過手選揀出雜物后,進入動篩跳汰機分選,選出塊精煤和塊矸石,-50mm的篩下物原煤,由214刮板機運送進入215/216博后篩,博后篩篩上物依次經219、260皮帶進入原煤緩沖倉用來洗選,篩下物依次經220、701帶式輸送機運輸、再經703/704皮帶機配倉進入產品倉。
隨著采煤技術的發展、設備的更新,煤礦的產量日益增大。目前我礦礦井生產能力最高達到1.4萬噸/天,最初原煤系統皮帶、刮板機設計運載能力為700t/h,現經提速改造,原煤系統運載能力增加到1000t/h,但我單位原煤運輸為單系統負荷,環節中有一個設備出現問題就會影響整個提升系統的生產,原煤系統運載壓力依然很大。
產品倉上刮板機改為皮帶機后,雖然杜絕了生產事故,但依靠犁式卸料器多點卸料的皮帶機撒煤嚴重,造成皮帶機司機勞動強度大,是改造后出現的又一生產問題。
針對以上生產問題,層層剖析,查找切入點,尋求解決原煤運輸系統生產能力單一的辦法,決定在現有條件下對原煤提升系統增加部分旁支通道,增大系統運行安全系數。
二、分析診斷
100給煤機負責主井受煤倉全部原煤的輸送給煤工作,系統單一,當給煤機出現故障時必定影響整個礦井原煤提升工作。若能增加給煤機動力系統,保正給煤機運輸穩定性,則可杜絕影響礦井原煤運輸的潛在因素。
214刮板機為事故易發點,且為單系統運行。如果增加214刮板機備用通道,當214刮板機出現故障時,打開備用通道原煤可直接進入下道工序215博后篩而不影響生產,可以把生產事故率降為最低。
產品倉703、704皮帶機依靠犁式卸料器來控制4個產品倉選擇性進煤,犁式卸料器在卸料時皮帶機撒煤較多,崗位工清理時勞動強度大,如能找到更好的皮帶清掃方式,或建設備用通道將倉上皮帶機避開不開,則能從根本上解決以上生產問題。
三、制定計劃、實施整改
針對實際生產問題,我廠管技人員通過實地考察并研究分析,發現原煤提升系統的薄弱環節214刮板機和上倉703皮帶機,在不改變原機械構成的基礎上,只要稍微改變機身形式和增加漏斗,便可增加旁支備用通道;100給煤機可以增加一個動力系統,即在機頭滾筒上安裝一套電機+減速機動力機構,小投入,即可增加了給煤機備用通道。
進入203毛煤分級篩-50mm的篩下物原煤,由214刮板機運送進入215或216博后篩進行篩分,214刮板機起著選擇性給料的作用。203毛煤篩篩下漏斗中原煤落入214刮板機箱體上受煤板上(如圖一所示),再經刮板刮入刮板機箱體內進行選擇性給料,但實際生產運行中,事故率頻繁發生的214刮板機只要發生故障,原煤系統就會整個停產,是生產的一大瓶頸問題。經過分析后決定將214刮板機上受煤板改為電動抽拉式翻版,正常生產時翻板關閉當受煤板使用,當刮板機出現緊急故障時,受煤板拉開,203毛煤篩篩下下原煤直接經原受煤板孔洞、214西側下料孔洞下落至215博后篩上,進行下一步分選作業。整個改造過程只需加一個電動抽板,就輕松地為原煤提升系統增加了一個備用通道。
產品倉上新安裝皮帶機依靠犁式卸料器多點卸料,撒煤嚴重。經過現場考察分析,發現701原煤皮帶機機頭漏斗在2號中煤倉正上方,701皮帶機負責運載直接裝車出售原煤和洗選中煤、浮選精煤等產物,而洗選進行時701皮帶機載物大都進2號倉,也就說大部分情況下701載物都進2號倉。于是我們決定于701機頭增加一個分煤漏斗直接連至2號倉(如圖二所示),新漏斗與原漏斗連接處加一液壓翻板靈活控制出料方向,大部分情況下,701載物通過新漏斗直接落入2號精煤倉,省去了703皮帶的運轉,當遇到礦井原煤直接出售少數情況時,703皮帶再開啟將701載物運至1號倉和4號倉。本次改造只需加一個液壓翻板和一段尺寸為0.6×1.0×2.0m的漏斗,就能省去703整條皮帶的運行,減小設備影響生產事故率,減輕了崗位工勞動強度。
四、跟蹤反饋
100給煤機動力系統改造結束后,杜絕了給煤機發生事故影響原煤生產的現象發生。214刮板機抽板改造結束后,生產中214刮板機出現任何故障時,均可順利打開備用通道直接落至215博后篩進行分選,避免了因機械事故而影響原煤生產的現象發生。以上改造僅需增加一套動力機構一個電動抽板,而一次事故影響原煤生產二小時就會造成700t/h×700元/t×2h=980000元,可見小投入,收獲的經濟效益確實巨大的。
703皮帶機旁支通道建成后,80%的生產時間里省去了703皮帶機的運行,減少了設備維護投入,減小設備影響生產事故率,并且減輕了崗位工清理勞動強度,本來上倉需2名崗位工才能勉強清理完的撒煤量,現在1名崗位工便可輕松完成,提高了車間標準化建設,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鄒月清等:“1988年我國煤礦機械化生產情況綜述”,《煤礦機電》,1989,No.6。
[2]高明強:《煤礦機電》,1995,N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