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摘 要:不同類型斷塊油藏地質特征存在明顯差異。對比整裝油藏,小斷塊儲層有類型眾多、規模小且構造復雜等特點。在成因層序的對比中,基準面旋回的轉換點,即基準面由下降到上升或由上升到下降的轉變位置,可作為時間地層對比的優選位置。在實際開發工作中多采用面積注采井網方法,開啟油藏需要的天然能量充足,出現問題相對較少。而對于半封閉、封閉型復雜小斷塊油藏來說,由于含油面積小、形狀不規則、注采比低,容易形成死油區,這限制了水驅控制儲量及儲量動用程度,控制不當還會出現更加嚴重的問題。本文通過探討相關儲層控制因素,提出合理注采井網模式和開發對策,期以提供指導。
關鍵詞:復雜小斷塊;儲量;地質特征;采收率;合理開發
通過統計分析復雜斷塊地質開發特征資料,解剖典型的自然斷塊,影響因素的研究表明,復雜小斷塊儲量動用狀況一方面受儲層物性、原油性質等這些影響中高滲砂巖的共性因素影響,另一方面斷塊油藏特色的地質因素,如地層傾角,面積大小,幾何形態,水體大小等也是影響平面水驅動用狀況的重要的因素。通過研究復雜小斷塊儲層控制因素,確定合理注采井網模式和開發對策,指導了復雜小斷塊儲量合理開發與高效調整。
1小規模儲量認識
不同類型斷塊油藏地質特征存在明顯差異。Ⅰ類邊底水斷塊天然能量充足,內部斷層少,儲層物性相對較好;Ⅱ類簡單斷塊單個油藏含油面積大(大于0.5km2),構造較簡單,儲層發育較穩定,能夠形成完善的注采井網;Ⅲ類復雜斷塊單個油藏含油面積較?。?.1
2 精細地層對比
在成因層序的對比中,基準面旋回的轉換點,即基準面由下降到上升或由上升到下降的轉變位置,可作為時間地層對比的優選位置。低自然電位、高電阻、高密度、高聲速層,常呈尖峰狀是薄層鈣質泥頁巖或灰巖的反映;低自然電位、低電阻標志層代表比較純的海、湖相泥巖的產物,其地層位置處于向上變細的測井響應到向上變粗的測井響應的轉折點上,反映相對水平面上升達到最大水進期后轉為下降的趨勢。測井曲線具有區域上的可對比性。(1)在斷層對比時,要與沉積相緊密結合,常用兩種方法。①如果小斷層出現在標準層或標志層中間,可用“數韻律”和“厚度突變法”對比斷層,這種情況可落實大于3米的斷層② 如果小斷層出現在砂體中間,為了與相變區分,可通過研究砂體相變規律確認斷層,在單井上突然缺失則要開斷層。(2)應用傾角和成像測井描述低序級斷層傾角測井可以準確識別、落實小斷層。成像測井對小斷層可以準確定位、定向。1)斷點標定。在有井鉆遇斷點的情況下要以鉆井資料為基礎,井震結合,落實斷層。骨干剖面要進行多井標定,落實層位和斷點。在鉆井較密的工區,可以用擬合速度準確落實井遇斷層和井間斷層。2)相控判識。在無井鉆遇斷點的情況下,由于低序級斷層在地震上多解性強,要充分與地震相相結合,綜合判識斷層。①標準反射層一般是穩定泥頁巖、灰質巖的反射,它的錯動、扭動、產狀變化多是小斷層造成的。②對于穩定地層,反射層多個相位錯動、扭動、產狀變化往往是小斷層造成的。③對于不穩定地層(如河流相),不好區分小斷層同相軸的正常變化,只能解釋為可疑斷層,要經過后期鉆井、生產動態資料進行驗證。3)相干體和傾角方位角技術除以上方法外,還可通過相干體和傾角方位角技術識別、組合低序級斷層。
3小斷塊提高采收率技術研究
3.1采用復雜小斷塊油藏立體組合開發技術模式
對于縱向上的多個富集小碎塊,縱向上單個小斷塊單獨鉆井不經濟,可以打多靶點定向井,部署多靶點定向井把縱向不疊合的多個小斷塊“串糖葫蘆”,實現最大限度地儲量動用。對于平面上相鄰的富集塊,平面上相鄰斷塊小規模剩余油富集區,分別打水平井效益差,利用跨塊水平井。部署跨斷塊水平井實現相鄰斷塊剩余油“人工連片”、提高儲量控制與動用,效益開發。對于平面上兩個相鄰富集塊的注水,可以利用大角度斜井跨斷塊注水。如某斷塊,目的層為沙三中含油面積0.16km2,地質儲量21.1×104t,沙四含油面積0.06km2,地質儲量4.8×104t。設計大角度斜井投注,實現了兩個斷塊的注水開發,注水后油井日液由9.6t/d上升到16.8t/d,日油由6.5t/d上升到9.7t/d。
3.2完善井網提高儲量控制及水驅動用程度
主要通過加強復雜小斷塊精細研究,提高儲量控制及水驅動用程度,包括三個方面:精細構造研究,深化地質認識,落實構造高點和無井斷塊,提高儲量控制程度;精細潛力評價,由按斷塊區、砂層組評價細化到按自然斷塊、小層、單砂體分析潛力;精細井網完善,由按斷塊區、砂層組優化轉為按自然斷塊、小層、單砂體優化注采井網。其中精細構造研究和精細潛力評價是好的開發效果的基礎,精細井網完善是取得好的開發效果的保障。以某斷塊為例,該塊2015年進行了精細構造解釋,共刪除斷層13條,新增14條,有12條斷層位置發生變化,斷塊數增加9個,為完善注采關系和調整挖潛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在此基礎上對注采井網進行分塊完善,取得良好的開發效果,注采對應率由75.7%提高到88.3%,采收率由30.7%提高到37.4%。
3.3吞吐(CO2、N2、水)可行性研究
CO2吞吐可行性研究,CO2吞吐是一種單井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法,能在較短時間內提高單井產量,具有投資少、見效快、資金回收快等特點。(1)它與輕質流體溶混的壓力低,在一定壓力下,其密度將是有利條件,與N2相比,CO2更易于在原油中溶解。(2)CO2的注入可以降低油水界面張力,減少驅替阻力(3)CO2溶解到原油可以降低原油粘度(4)CO2溶解到原油可以使原油體積膨脹(5)壓力下降造成溶解氣驅(6)CO2氣驅可以改善原油與水的流度比(7)CO2的注入可以帶來酸化解堵作用,提高注入能力。
4結束語
(1)本文發現相對于相鄰的富集塊,平面上的相鄰斷塊小規模儲層,由于打水平井效益差,可以利用跨塊水平井,有斷裂復雜、非均質強等特點。本文結合精細研究,本文做出了相關調整,并建立完善了與潛力相適應的注采井網,不斷提高注水儲量比例、提高水驅控制程度和水驅動用程度。
(2)本文還得出結論:除了受儲層及流體性質影響,小斷塊油藏開發效果好壞還與開發過程中調整精細化程度有干系,前者因素無法改變,所以解決問題的重點還是應該集中在開發調整方式及好的開發手段的應用方面。
參考文獻:
[1] 黃旭, 屈艷玲, 王海波,等. 復雜斷塊油藏潛力研究與挖潛[J]. 內蒙古石油化工, 2014(10):103-105.
[2] 鄭滬盛, 汪錦, 劉浩. 崔6斷塊綜合挖潛技術研究[J]. 工業, 2015(5):208-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