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康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適度擴大總需求,加強預期引導,深化創新驅動,全面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作為煤礦企業,既要依托國家、行業一系列政策積極開展供給側改革的重大實踐,更重要的是立足實情,全面深化內部改革,增強核心競爭力,在行業調整期中站穩腳跟,蝶變重生。
神寧集團緊跟時代旋律,提出建設面向市場、面向未來、面向世界新神寧的發展戰略,為契合國家供給側改革找準了道路,為深化企業改革指明了方向,為企業增效率、增效益、提收入提供了契機。靈新煤礦積極跟隨行業發展大勢,全面深化內部改革,積極投入到建設“三個面向”新神寧的重大實踐之中。
一、面向市場,以強烈的品牌意識參與競爭
品牌戰略是企業實現快速發展的必要條件,在品牌戰略上勝出的企業最終在銷售層級才有持續增量的可能,在市場層級才有品牌資產累計的可能,在企業層級才有資本形成的可能。煤礦管理者思想意識要從賣產品提升到賣品牌的層面上來,用品牌擴大市場份額,用品牌爭得市場話語權,用品牌提升企業美譽度。靈新煤礦始終注重維護“香咋子”品牌的品質,牢固樹立“產品質量是企業生存之本的理念”,多措并舉抓煤質增效益,合理配采。制定各頭面提質提塊措施,對重點區域、重點環節實行專人盯班,進一步規范煤炭質量管理,有效提高塊煤率和商品末煤發熱量,降低商品末煤灰分和水分,實現提質增收的目的。要求采煤隊在采煤過程中做好移架、割煤配合工作,避免架間、架前漏矸現象,堅決杜絕割頂、破底現象;工作面噴霧降塵做到開機開水、停機停水,遇頂板淋水較大時采取遮蓋措施,防止水分升高。綜掘隊在施工半煤巖巷道掘進工作面時必須分裝分運,全巖巷必須實施單獨提升,消滅質量事故的發生,實現提質增收。在塊煤生產管理上,應用塊煤滾筒,將所有轉載點、搭接點的溜槽壁都鋪設廢舊皮帶,設置緩沖擋板,落煤點皮帶下安裝了緩沖床,且保證緩沖床與膠帶間隙適度,井下煤倉放煤時留有一定高度的存煤,保證上口至煤面高度差不超過3米,提高塊煤率,把好煤賣個好價錢。
二、面向未來,以創建全國一流煤礦的定力厚積薄發
推動供給側改革,沒有哪一家企業能在不痛不癢中完成,更沒有誰能順風順水完成一系列內部改革重任。煤礦要轉型升級,應該走出一條高標準定位、高效率生產、高效益經營的科學發展之路。靈新煤礦把“建設全國一流煤礦”作為發展愿景,直面當前的困難,以“安全、降耗、環保、精干”“八字方針”為主線,極力消滅安全事故導致人身傷害、成本過高導致效益縮水、違規排放導致污染環境、超員超編導致慵懶散弱等“企業病”,在改革的大潮中去除病灶、升級管理、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按照統籌推進、重點突破的要求加快改革步伐,就要特別注重重大改革的頂層設計,充分調動科隊推動改革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全面推行責任成本管理,完善成本考核與員工收入掛鉤考核方法,實現成本管控與責任落實同促共進。推行材料包干管理,對相關責任單位、責任崗位、責任人實施材料定額管理,月度節獎超罰;對全礦水電管理實施項目包干,分解量化用水用電指標到科隊、到崗位,連帶考核;扎實推進技術創新降本增效,對現用工藝、方案進行優化、對不完善的設備部件進行改造,既要降低人力、物力、財力,又要提高經濟效益。將市場化經營管理引入企業,構建礦、區隊、班組三級內部市場核算體系,做到一級市場“月清月結”、二級市場“日清日結”、三級市場“班清班結”。進一步優化薪酬分配制度,拉開收入檔次,保證一線員工收入持續增長,促進人員良性流動。
努力推動綠色發展取得新突破,下決心走出一條企業發展與環境改善的雙贏之路。舉全礦之力解決供暖供熱排放不達標、礦井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去向“硬任務”。進一步做好規章制度、組織管理、應急資源三個保障體系建設工作,不斷完善環境風險數據庫,深入開展環境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支持購進節能環保先進技術裝備,積極選用先進的計量裝置,應用高效能電動機、移動式水體凈化裝置,加快傳統裝備綠色改造。開展全員節能、節水行動,著重做好復墾綠化、煤塵防治、煤矸石處置等工作,做到開采與保護同步進行。
按照集團公司有關指導意見,適時推行機關、生產輔助機構改革和管理崗位公開競聘;將地面單位勞務工逐步退回勞務公司,鼓勵機關管理人員與礦簽訂留職轉崗、個人承包、集體承包協議,承接操作崗工作;對機關、生產輔助單位核定出來的富余人員,實行額外工程承包辦法,實現“自給自足”。抓住家屬區搬遷、“三供一業”移交地方重大政策利好時機,加快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徹底解決歷史遺留問題,讓煤礦經營瘦身健體,輕裝前進。
三、面向世界,以培育創新精神、打造智慧礦山的遠見爭先進位
未來企業的競爭是創新力的競爭、是科學技術的競爭。著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充分釋放全員創新潛力,打造智慧礦山,最終實現減人、提效、增收,提高煤礦競爭力的良好預期。多年來,靈新煤礦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注重搭建良好的科技創新平臺,建立健全科技創新體系,有力保證了礦井安全高效生產。依靠的是:
先進裝備的大投入。不斷加大新裝備、新技術的應用力度,是提高礦井安全系數、生產效率的重中之重,甚至是核心要素。堅持每年進行安全裝備更新改造,淘汰國家明令禁止的落后設備,積極裝備安全性高、可靠性強的先進設備。應用了礦壓在線監測、液壓轉盤道、人字形預制梁懸掛電動單梁橋式起重機、電動司控道岔、帶式輸送機功率超限自動報警裝置、自動調節式清掃器、順槽膠帶機變頻調速等,投用了機載式錨索緊張器、液壓掘進鉆車、側卸式裝巖機等新設備,成功應用瑞米材料充填、液氮防滅火、柔模支護沿空留巷等新技術,提高了礦井機械化水平。
信息化礦井的大建設。升級多媒體調度通訊平臺,實現通訊、計算機、電視網三網合一,調度功能一鍵到位;全面投用了安全監測監控系統、人員定位系統、壓風自救系統、供水施救系統等安全系統;改造了自燃火災束管監測系統、總線式監測監控系統、風門語音報警裝置等,投用了氨氮在線監測系統,更新了用水用電計量裝置,為礦井長治久安提供了強有力的硬件支持。
生產難題的大攻關。繼續深化“一巷一策、一巷多策,分段設計”的理念。對所掘巷道進行全面梳理,認真研究、分析頂底板巖性、含水情況及圍巖應力狀況,采取有針對性的設計方案。與煤科院、北科大、西科大等院校合作,攻克了采動條件下煤巷圍巖控制、采空區“三帶”劃分和CO來源分析研究、西天河下采煤等多項課題。充分發揮“一個工作室、一個基地、四個青年科技課堂”優勢廣泛開展技術立項攻關,培養出了大批技術骨干和技能人才,在全礦形成了哪里有故障哪里就有攻關小組的快查快處技術力量。
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項目的大推廣。充分調動和發揮廣大員工群眾自主創新能力,開展好“修舊利廢”、“小改小革”等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創效活動,大力弘揚創新文化,發揚“工匠精神”,營造敢為人先、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重獎技術革新的優秀發明創造,調動全員創新創造的積極性,匯聚成推動靈新發展的科技推動力。
習近平考察集團公司煤化工、煤制油項目時講到:“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這句振聾發聵的話語,既是響亮的號召,也是時代的宣言。全面深化煤礦內部改革,積極投入建設“三個面向”新神寧重大實踐,必然要“干”字當頭,必須要有堅定了理想信念、破冰的勇氣膽識、切實的舉措支撐、持久的落實毅力,方能逆勢突圍、激流勇進,在“非常”時期,取得“斐然”成績,實現飛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