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海飛
摘 要:本文對陜西省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現狀、特點以及存在的風險進行詳細分析,從辯證思維的角度對陜西省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風險管理進行創新,將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風險管理置于社會、經濟發展的視角進行分析研究,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陜西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風險管理
在陜西省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的同時,政府融資平臺的風險也日益突出。由于公用基礎設施天然的公共屬性或半公共屬性,造成建成后收益不足,與當初投入的巨額資金不匹配。加之在投融資的運作中忽視風險管理問題,某些項目投資盲目擴大規模,忽視風險管理,使得陜西省政府融資平臺風險管控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
1.陜西省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現狀及特點
總體來看,當前陜西省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運行主要呈現如下特征:
(1)商業銀行成為融資平臺貸款的主角。2009年以前,國家開發銀行為我省地方融資平臺貸款的主角,但自2009年始,商業銀行開始成為融資平臺貸款的主角,目前融資平臺貸款中已經由國開行一行獨大變為四大行、國開行以及地方金融機構三足鼎立的局面。
(2)地方金融機構成為縣(市)級融資平臺的貸款主體。 由于四大行、國開行以及股份制銀行對縣(市)級融資平臺的審核標準較嚴,因此,縣(市)級融資平臺的貸款來源主要依賴農村合作機構、城商行。
(3)多數貸款償還本息需要政府信用支持。根據初步的調查研究,目前陜西省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從貸款用途看,貸款余額占全部投融資平臺貸款80%以上;從政府層級來看,縣級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數量占60%。從還款來源看,只有30%左右的項目能夠依靠自身現金流償還貸款本息。大約70%的貸款需要土地開發權、地方政府財政安排等作為第二還款來源支持。
2.陜西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存在的問題和風險
(1)陜西省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存在的問題,包括:過度倚重賣地收入,償債能力堪憂;融資平臺缺乏約束機制,投資運作不規范等等。加上政府財政信息不公開、不透明,商業銀行無法獲得真實準確的背景資料,使得銀行無法對融資平臺及幕后操縱者進行有效約束。
(2)總結陜西省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存在的風險,主要包括:政府信用風險,由政府建立的融資平臺主要的經濟活動是以政府或相關部門為負責人、以政府信用為基礎進行融資貸款,隨之而來的也就是由政府財政承擔的還債責任;資金信貸風險,銀行在與這些平臺合作過程中,即便面對的是財務不透明、信息不對稱的融資平臺公司,但因為其是政府背景貸款也會提高對此類融資平臺償債能力的信任度,導致出現了重復抵押、虛擬抵押等問題,使銀行資金面臨較大的風險;社會穩定風險,大量的貸款資金涌入政府融資平臺,擠出了經營性企業的貸款資金需求,在經濟不穩定時期,宏觀經濟一旦反復必然沖擊政府財政,進而嚴重影響居民消費水平和就業率,無節制擴張的政府融資平臺隱藏著巨大的社會穩定風險。
3.辯證分析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發展及風險
融資平臺是地方政府為了城市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通過劃撥土地等資產組建一個或多個資產和現金流可以達到融資標準的不同類型的公司。雖然各級政府融資渠道各不相同,但最終都將融入的資金投入市政建設、公用事業等項目之中。因此作為金融機構一方面要堅決執行中央決策,加強對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的清理,另一方面還要站在政治的高度、地方經濟發展的全局高度去正確的認識和對待,切不可采取“一刀切”的措施,因為清理而影響和制約的地方經濟發展的向好趨勢。
任何融資行為都會存在風險,關鍵在于如何加強管理、保持合理規模、構建風險防范和化解機制。
(1)要準確區分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與商業銀行構成的信用關系真正的借貸主體。對以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為承貸主體,將來貸款償還完全由融資平臺主體來執行的融資行為無論從形式還是內容都是合法的,要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加強貸后檢查,確保信貸資金安全;對以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融資,但貸款最終是由地方政府償還或由地方政府擔保償還的貸款,這種貸款雖然形式要件合法,但內容卻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要求,要堅決予以清理。
(2)要區分不同層次和地區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對于政府財力較強、融資平臺公司管理規范、當地金融生態環境好等原因,政府的還款能力和還款意愿都很強,銀行的風險也相對較小,對具有穩定充足的現金流和第一還款來源、經濟可持續、抵(質)押品完備且手續齊全的貸款,應按商業化原則繼續予以信貸支持,而對于一些經濟不發達,地方政府財力薄弱、貸款抵質押物缺乏,管理不規范或政府財政信息不透明的融資平臺,銀行的風險管理面臨挑戰,要下決心采取多種措施盡早回收。
(3)要區別不同性質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從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的性質區分,對于經營性收入可以自負盈虧,其項目建成收益可償還銀行貸款本息的政府投資公司或開發公司,可以按商業化運行直接轉向市場化的融資,而不必要考慮地方政府的財力;對于純屬用于融資并無具體業務的平臺,應當納入重點監控風險的行列,要從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地方財政收支狀況、償債能力等來分析判斷貸款償還能力;對于有部分收益的組建公司又要分析投資經營的收益情況,而不是單純從商業化角度評估建設項目本身,分情況區別對待,可以運作的項目就交由市場主體運作,必須由政府運作的項目允許地方融資平臺發揮作用。
4.解決陜西省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風險的對策
筆者認為,解決陜西省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風險的對策主要包括:保證信貸資金的合規使用,同時調整優化貸款結構;在客戶選擇上,要在全面調查政府融資平臺架構及銀行融資總額、審慎評估地方財政現狀和發展潛力的基礎上,應優先選擇對當地經濟發展影響重大、運營良好、具備自主經營權、財務支配權的客戶,限制進入僅為融資主體,實無項目經營權、收入支配權的客戶;在項目選擇上,可介入自身收益足以覆蓋貸款本息、資本金比例高、具備區域壟斷效應的項目,禁止進入項目資本金不到位、未明確具體項目的打捆貸款,及項目缺乏盈利能力而政府財政已嚴重透支的項目。
在目前陜西省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已經形成了一定的金融風險的情況下,必須抓緊清理核實并妥善處理融資平臺公司債務。地方各級政府應對融資平臺公司債務進行一次全面清理,并按照分類管理、區別對待的原則,妥善處理債務償還和在建項目后續融資問題。同時堅決制止地方政府違規擔保承諾行為。地方政府在出資范圍內對融資平臺公司承擔有限責任,實現融資平臺公司債務風險內部化。對清理規范后仍然違反相關法律規定的要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并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5.結語
當前地方政府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債務問題已經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特別是其中隱含的風險問題不容忽視?;诖?,我們需要從各地實際出發,分析其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風險現狀、梳理風險類別、提出風險管理措施,力圖給當地政府未來對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提供有所裨益的建議。
參考文獻:
[1]李俊宏, 廣東D市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風險控制研究[D]. 鎮江:江蘇大學, 2012.
[2]楊飛虎, 我國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問題及其治理研究[M]. 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 2016.
[3]周青, 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風險管理與度量研究[D]. 重慶:重慶大學,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