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喜梅
摘 要:楊樹是用材林、防護林和四旁綠化的主要樹種。楊樹常見病害主要有潰瘍病、葉斑病和爛皮病。這三種病害對楊樹的生長有著很嚴重的危害,會對其生長造成不小的威脅。本文簡要分析楊樹常見病害的發生原因,進一步闡明其防治方法。
關鍵詞:楊樹 病害 原因 防治方法
1.引言
楊樹在我國分布廣泛、種類繁多,生長快,繁殖易,大面積栽植于用材林、防護林、水土保持林、農田林網和四旁綠化,與生態環境和人民經濟生活密切相關。楊樹在生長過程中直接受到各類病原物的侵害;各種立地條件和環境因素的影響誘發疾病;在栽培過程中品種選擇不當,或擴大了適宜栽培的地理范圍,或栽培技術措施不力,使得楊樹不能健壯生長,不能抵御各種病原物的侵襲,引起嚴重危害,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本文簡要分析楊樹常見病害的發生原因,進一步闡明其防治方法。
2.楊樹常見病害的發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2.1楊樹葉斑病
發生原因:楊樹葉斑病是一類由病原菌引起的葉部斑枯病,包括灰斑病、黑斑病、斑枯病和楊葉枯病,嚴重時引起葉片枯死,造成樹體生長緩慢。黑斑病是由楊盤二孢引起,在楊樹葉片上形成不規則黑褐色病斑,黑斑病的發生與降雨量成正相關,降水多則發病嚴重。斑枯病由殼針孢引起,發病初期在葉片上形成較多圓形的小斑點,后變為淺褐色,同一個葉片上可形成幾十個病斑,病斑連片后,葉片枯黃死亡。楊樹灰斑病由球腔菌引起,在葉片表面形成水漬狀病斑,嚴重導致嫩梢干枯死亡。楊樹葉枯病是由鏈格孢菌引起,也在表面發生,多形成于下孢子對的對面,病斑中間產生黑色霉狀物。上述楊樹葉部病害主要發生在苗期和幼樹期間。
防治方法:一是抗病樹種和速生樹種的選育是減少病害發生的有效手段,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發展,基因工程使具有抗病抗蟲特性的楊樹新品種遺傳選育周期大大縮短。結合適地適樹的原則,營造混交林,減少病害發生;二是科學分配楊樹人工林的密度,降低林內濕度,選擇排水良好的地塊,同時及時清理病落葉,減少病原菌的生物量累積,為楊樹生長創造最佳生長環境;三是及時做好病害發生的預測預報,在發病初期,噴灑戊唑醇、甲基托布津、異菌脲等內吸性殺菌劑進行防治;四是苗圃管理,楊樹苗密度不宜過大,當葉片密度過大時,人工間苗,以利于通風降溫降濕;五是生物防治技術應用。近年來隨著生態安全理念的提出,環境和諧性的藥劑和防治技術日益受到重視,生物防治在楊樹病害控制中也有新的成果涌現,如利用毒蘑菇毒素、木霉菌及其抑菌發酵產物、枯草芽孢桿菌生防菌劑及其代謝產物在控制楊樹葉部病害中均取得不錯的進展。
2.2楊樹爛皮病
發生原因:楊樹爛皮病是楊樹重要枝干病害,屬于寄主主導性病害,干旱缺水、日灼低溫以及其他造成楊樹生長勢變弱的環境條件,均可導致楊樹爛皮病的發生,發病初期病部表現為水漬狀病斑,皮層組織腐爛變軟,中后期病部失水下陷,形成褐色病斑,嚴重時病斑可以對楊樹干部形成環割,樹體死亡。引起楊樹爛皮病的病原菌為子囊菌亞門的污黑腐皮殼菌。研究表明楊樹爛皮病的發生與影響樹木樹勢及抗病性的自然因素以及人為因素關系密切,主要包括:楊樹的抗病性,不同楊樹品系的抗病性不同,同時爛皮病的發生與氣候的異常變化密切相關,低溫干旱等環境因素均是引發楊樹爛皮病發生的重要環境因素,人工林營造時密度過大,造成樹木個體之間對生長空間和養分的競爭加劇,使樹勢衰弱,引發爛皮病,總而言之,一切影響樹體生長勢的內外因素均是誘發爛皮病發生的因子。
防治方法:一是選擇抗凍、抗蟲、抗日灼的樹種和品種,保護根系;二是栽植后加強撫育管理,防治蛀干害蟲,合理整枝。城鄉綠化及公路林,初冬應涂白以防凍及日灼;三是此病主要危害長勢弱的樹,在治療干腐病時,建議樹木復壯與治病同時進行,復壯可選用復混肥料或氨基酸水溶肥。殺菌時建議先刮掉腐爛部位,再用國光松爾+糊涂攪拌勻后涂刷在新鮮傷口上,有殺菌促傷口愈合之效。
2.3楊樹潰瘍病的防治方法
發生原因:引起楊樹潰瘍病的病原有8種,現已知在生產上主要造成危害的有:楊樹水泡型潰瘍病、楊樹大斑型潰瘍病和楊樹爛皮型潰瘍病三種(以上三種都是由真菌引起)。另有一種楊樹細菌型潰瘍病是我國近年新發現的,在我國東北有發生,危害非常嚴重,應引起高度重視。近年來也發現了一些未知病源菌引起楊樹枝桿潰瘍的病害。
防治方法:楊樹潰瘍病是寄主主導型病害,就是病害發生與否主要看寄主的生理健康狀況。因此對該病的防治應以營林措施為基礎,化學防治為主導,提高楊樹的綜合抗逆性,增強抗病能力;始終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一是加強撫育管理:楊樹是喜大水大肥的樹種,造林后至少應每年春澆一次透水,施一次肥。對分化的林分要合理疏伐,合理修枝,及時修除病枝;二是化學防治:發病高峰期前,用1%潰腐靈稀釋50-80倍液,涂抹病斑或用注射器直接注射病斑處;或用潰瘍靈50-100倍液、多氧霉素100-2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50%多菌靈100倍液、50%退菌特100倍液、20%農抗120水劑10倍液、2.12%的843康復劑100倍液、菌毒清80倍液,噴灑主干和大枝,阻止病菌侵入。秋末在樹干下部涂上白涂劑,生石灰、食鹽、水的配制比例為1:0.3:10。
3.結語
綜上所述,在防治楊樹病害的時候,以提供樹木生長勢的措施為主,包括:選用抗病樹種,楊樹對病害的抗性與其他抗逆性密切相關,因此抗病的楊樹樹種同時也應具有抗寒、抗旱、抗蟲的特性。同時做到適地適樹,選擇適合造林地區氣候環境和土壤條件的優良楊樹品種造林,最大限度提高其生長勢;造林后加強人工林管理,及時撫育,改善林地及周圍衛生條件,促使楊樹人工林在我國林業中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廣周.楊樹幾種常見病蟲害的防治策略[J].農家參謀,2012(11):16-17.
[2]王俊.淺談楊樹病害防治技術[J].現代園藝,2012(14):140-141.
[3]李剛.楊樹林木枝干病害防治技術[J].農技服務,2016(8):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