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方軍
摘 要:"收聽率"對于媒體人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詞,它的高低好壞可能會直接影響到一個媒體或者一個媒體工作者的好壞。近年來怎樣提高收聽率已經成了各大新聞媒體領導層研究的主要課題。而作為播音員主持人能否直接改變一個節目的收聽率呢?其實收聽率數據和播音員主持人的直接關系并不大,但如果播音員主持人通過改變節目的質量,節目的內容進而就可以影響到收聽率了。這樣看來播音員的語言表達對收聽率還是有很大的影響的。那播音員主持人通過什么樣的語言表達來改變收聽率呢?怎樣改變呢?要提高收聽率,提升節目的影響,首先要改變播音員的語言表達習慣,那就是在不違反黨性原則的基礎上要有個性化的突破。但改變表達習慣并不是說要改變對播音員主持人最基本的要求。說好普通話是最基本的要求。
關鍵詞:收聽率,播音員主持人 語言表達,黨性原則
收聽率是反映一個頻率實力的標志,收聽率受什么影響,收聽率又會影響什么呢?尤其是對播音員主持人來說,收聽率數據對播音員主持人的要求有沒有改變?播音員主持人對收聽率會不會有影響呢?
一、什么是廣播節目的收聽率
收聽率是指某一個時間(時刻)在某一地區范圍內收聽廣播的人數與該地區可能收聽廣播的人數的比率。
收聽率實際上是反映在一個地區的總人數(剔除不可能收聽廣播的人數)中,收聽某個電臺或某個節目的聽眾所占的比例,據此來反映某個電臺或某個節目在某一時刻的聽眾總量。
收聽率具有時間性,每一個收聽率數據所反映的是某個時刻的狀態。收聽率有動態性,收聽率是連續的、變化著的,收聽廣播的人數隨時可能增加或減少,收聽率也一樣隨著收聽人數的變化而變化。收聽率有空間性:收聽率是有空間限制的,不同的空間范圍可能收聽和實際收聽廣播的人數都有差別,收聽率所代表的意義完全不一樣。
收聽率既然那么重要,那么到底什么因素會影響廣播電臺的收聽率呢?
首先是頻率定位,不同的專業臺對受眾的影響不同,所以收聽率也不同。各個專業臺在受眾心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就目前全國廣播電臺現狀來看,交通和音樂普遍收聽率較高,有一個好的播出平臺,節目的收聽率也會不同。其次受播出時段的影響,節目的播出時段不同同樣會影響收聽率,一般來講,早晚上下班時間播出的節目收聽率較高,還有就是晚間臨睡前,在臨睡前聽聽廣播也是很多人的習慣。再次就是節目品質:節目的內容和質量,質量越高自然收聽率就越高,節目的內容是否是當前大家關心的熱點話題?熱點節目的收聽率必然隨著熱點的展開而水漲船高;一個節目的質量的高低最終都要通過播音員主持人加以表達,播音員主持人通過對節目質量的影響,從而影響到節目的整體播出水平,進而影響到收聽率。
二、對廣播節目主持人語言表達的基本要求
(一)牢記職責使命
2016年2月1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主持召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是:高舉旗幟、引領導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團結人民、鼓舞士氣,成風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謬誤、明辨是非,聯接中外、溝通世界。要承擔起這個職責和使命,必須把政治方向擺在第一位,牢牢堅持黨性原則,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牢牢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牢牢堅持正面宣傳為主。
播音員主持人作為黨和國家的喉舌,在播音的創作中首先一定要保持正確的播音創作道路。什么是正確的播音創作道路呢?所以要求播音員主持人要在廣義上,培養自己正確的創作道路。
(二)內容準確
近年來各家電臺為了給自己爭取盡可能多的聽眾,都在研究如何"討巧"地吸引更多的聽眾,方法各有不同。有的突出自己的服務特色,比如通過“兩微一端”加強與聽眾的互動,開展更多的線下活動等,作為廣播節目的播音員主持人,也是通過各種方法,嘗試各種不同的主持方式來吸引聽眾的收聽,提高節目收聽率。而對于主持人來說,無論用什么樣的播音方式,無論采用什么樣的方式方法,總是要遵守一些基本的要求。“由于廣播電子傳媒在信息傳播過程中,具有廣泛性,公開性的特點,使得播音創作具有很強的社會性”[2][3]既然播音員主持人對社會具有導向性,那就必須要求,無論播音員主持人如何創作稿件,用何種表達方式,首先一點是要保證內容的真實準確。
(三)表達簡潔流暢
新聞工作要求播音員主持人能“準確及時地,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播音工作。這一點是所有主持人應該努力做到的,而且也是聽眾的要求。如果錄音時事倍功半,直播時錯漏、結巴連篇,把就會嚴重的影響到傳播效率和收聽效果。
三、節目收聽率的提高與主持人的語言表達
廣播電臺每天播出的節目豐富多彩,播音員主持人將稿件上無聲的文字轉化為有聲的,有感情的,清晰,正確,生動,形象的有聲語言傳播出來。作為最后的把關人,播音員主持人要對事實的準確,政策分寸的把握,輿論導向的鮮明,文化品位的堅守,都負有一定的責任,對主持人的要求很高。
(一)還是要不斷提高基本功
首先就是政治素養。廣播電臺是黨和政府的宣傳機構,是黨和政府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無論是新聞類主持人或者是娛樂類主持人都首先要明確這一點。我們是黨的宣傳員、黨的喉舌,我們的言談舉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黨的政策和方針。政治素質是前提,是根基,是一切工作的保證,也是做一名有魅力的節目主持人首先應該具備的素質。
其次是專業素質。節目主持人,除了要有很高的政治素質之外,還應該具有扎實的專業素質。語言規范標準。節目主持人必須講普通話,語言準確、發音清晰是最基本的要求。應該掌握科學的發聲方法,使聲音圓潤飽滿集中,音質優美、悅耳動聽。詞句適切精要。主持人遣詞用句在適切的前提下應當做到精益求精,要言不繁。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語言的魅力。
加強語言表達能力,應包括語言基本功(發聲,內外部技巧)的訓練,對語言的組織結構能力,即興表達能力和副語言表現力的培養的鍛煉。語言基本功的訓練,是語言表達能力培養的最基本的要求,無論什么時候都不能放松。基本功的訓練,既要把握基本的共同的訓練規律,又要根據個人實施不同的訓練方法。當然,真正語言功力的錘煉還要在一線的實際工作中。很多播音員主持人在播音的工作崗位上干了很多年,對崗位和工作越來越熟悉之后,就會對播音工作慢慢的懈怠下來。不按時到崗,不認真備稿,直播狀態不佳,這些現象在一線的工作中經常出現。播音工作是神圣的,任何的不認真都有可能導致播出事故的發生,所以不論播音員的資格有多老,資質有多深,都要嚴格按照工作流程,苦煉內功,認真對待。
再次就是文化素質。主持人應在學有所長的基礎上,具備多維的知識構架,擁有豐富的人生閱歷,這樣才有可能在節目中游刃有余,侃侃而談,所謂“雜家”要表達的意思就是主持人應涉獵廣泛,觸類旁通,應是復合型人才。主持人如果沒有深厚的文化知識作為基礎,只有嫻熟的表達技巧,那他可能只是個“花架子”。主持人只有全面提高文化素質,才能在主持節目時做到胸有成竹,心中有話,一語中的,入木三分。
(二)感受能力的培養,適合的表達
播音員主持人要有感而發,不同的感受,那也就會有不同的創作方式。“獨特的感受,是在遵循播音創作感受一般規律的同時,由于播音創作者不同的性格特征,生活經歷,文化知識,思想修養等決定了不同播音創作的審美追求,以及所造成的播音創作者所獨有的體驗。它包括播音創作者獨特的審美認識和發現。這種獨特的體驗是獨特的表現的內在依據。”
(三)生活的積累
當主持人要做個雜家。什么都要懂一點,什么都要會一點。豐富的生活實踐,是播音創作取得成功的基石。對于播音員主持人來說,每天要播送大量的稿子,主持各類的節目,結識不同的人,分析不同的事。只有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才能應付得當。怎樣才能快速的積累知識,提升自己的層面呢?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具體來說,每天不僅要了解新聞,還要結合深度的評論和分析。通過一件事鏈接了解一系列的事情。要多讀書,比如人物傳記,歷史,地理。還要與時俱進,了解最新的法律法規,了解最新的科學技術。生活實踐的積累要深入,要認真,多方面的觀察和思考,這樣才能使實踐的質量提高。同時,還要注意把生活實踐同業務實踐緊密地掛起鉤來,這樣才能使得生活實踐與業務實踐相互促進,使其真正用于播音創作,提高收聽。
四、值得注意的問題
收聽率并不是萬能的,要全面地認識收聽率,而不能片面的追求收聽率。尤其在收聽率之上的前提下不能違反原則性的東西。
(一)語言規范性原則不能變
普通話是現在漢語的標準語,更是播音員主持人在傳播過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語言,說好普通話是對一個播音員主持人的基本要求。作為大眾媒體,播音員主持人的語言面貌必須規范。
(二)黨性原則不能變,宣傳精神不能違背
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堅持黨性原則,最根本的是堅持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領導。黨和政府主辦的媒體是黨和政府的宣傳陣地,必須姓黨。黨的新聞輿論媒體的所有工作,都要體現黨的意志、反映黨的主張,維護黨中央權威、維護黨的團結,做到愛黨、護黨、為黨;都要增強看齊意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都要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把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變成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及時把人民群眾創造的經驗和面臨的實際情況反映出來,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
廣播節目播音員主持人語言對收聽率的影響首先是通過影響節目進而影響收聽率的。不過過分的在意收聽率也是不正確的。收聽率指標不是唯一的,更不是萬能的節目評價標準。收聽率只能反映受眾接受的規模,并不能揭示現象背后的原因,只能表明受眾的行為,并不能反映受眾的態度。另外,影響收聽率的因素不是單一的,節目長短、播出頻率、節目類別、播出時段、發射功率、目標受眾的覆蓋面、認知度等因素都可能影響節目的收聽率。所以播音員主持人要根據節目的特點,結合自身的特點,不能不重視,也不能當做唯一的參考指標。播音員主持人要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如何提高自身素質、提高自身的語言功力上,節目精彩,語言表達得當是提高節目收聽率的關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