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柳玲
摘 要:本文通過對石油替代能源概念的理清和石油替代能源發展現狀分析,進一步提出石油替代能源發展戰略對策以及實施過程中的風險防范要素。
關鍵詞:替代能源;發展對策;防范風險
我國大力發展石油替代能源產業可謂應需而生、順勢而為。面對不斷變化的能源形勢和發展需求,世界各國都在積極發展水能、風能、太陽能等石油替代能源產業。我國實施替代能源發展戰略,既是國家安全的迫切需要,也是環境約束的必然選擇。
一、石油替代能源的內涵
2016年國土資源公報數據反映,截至2015年底,我國能源礦產查明資源儲量保持穩定增長,頁巖氣呈現突破性增長。其中,煤炭查明資源儲量達1.5萬億噸,新增約400億噸;石油查明資源儲量為35億噸,新增約9億噸;天然氣查明資源儲量5.2萬億立方米,新增7265億立方米,頁巖氣查明資源儲量1301.8億立方米。
從以上數據我們可以看出,考慮到經濟因素和能源安全問題,隨著能源需求量的不斷增加,能源供需矛盾將日益嚴峻,迫切需要尋找替代能源滿足日益增長的能源消費需求。
替代能源的概念是指能夠替代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等石化燃料的能源,一方面包括了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海洋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另一方面也包括了核能等不可再生能源。替代能源和新能源在概念上有某種程度的重合。
石油等化石能源及替代能源特點對比如下:
二、石油替代能源發展現狀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人類社會逐步意識到石油替代能源對于能源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諸多國家開始著眼于技術、經濟和政治層面,全面采取積極措施發展石油替代能源產業。囿于體制機制、技術水平和政策法規等各種因素,我國水電、氣電、核電的發展長期處于相對滯后狀態。
近年來,石油替代能源已在歐美等國家發揮了重要作用。據統計,全球石油替代能源發電新增裝機量在2015年首次超過常規能源,說明全球電力系統建設正發生著結構性的轉變。尤其在美、德等國家,可再生能源已逐步成為主流能源,并成為其能源結構轉型、低碳綠色發展的重要助力。
國家能源局最新統計數據反映,2017年上半年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突破6億千瓦。其中,水電裝機達3億千瓦、風電與光伏發電裝機分別達1億千瓦。上半年,各類石油替代能源發電新增裝機3700萬千瓦,占比百分之七十左右。以上數據進一步說明我國能源結構轉變的速度在不斷加快,石油替代能源已經進入了大規模產業化發展的新階段。可見,目前我國水電、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已穩居全球第一,超越美、德等傳統替代能源生產和消費大國。
三、石油替代能源發展的對策
當前,我國石油替代能源發展總體思路是:以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以可再生資源替代化石能源,大力開發利用水電、風電、核電等新能源,結合不同替代能源的特點與優劣勢,因地制宜進行多元化發展,實現經濟高效、最大限度的能源替代。
一是積極實施“煤制油”戰略。在我國能源消費新格局中,富煤少油的能源實際情況決定了“煤制油”這一發展途徑具有比較成本優勢。“煤制油”是一種以化學加工手段將煤炭轉化為清潔液體燃料的潔凈煤技術。目前我國從技術和資源層面上都具備實施“煤制油”戰略的條件和能力。
二是大力發展水電產業。我國水能資源豐富,技術上也具備成熟的大型水電設計、施工和管理運行能力。應在保護生態的前提下有序開發水電資源,提高水電開發率,因地制宜積極開發中小水電,借助經濟手段和市場機制引導中小水電的合理有序開發,優化西部水電開發格局。
三是積極推進核電建設。核能屬于經濟、低碳、高效的能源,是當前最為可能進行大規模發展的替代能源。據測算,每建成100萬千瓦的核電,對標煤的替代效應相當于200萬千瓦水電,或相當于350萬千瓦風電,抑或是470萬千瓦光伏發電。一座百萬千瓦電功率的核電廠每年比燃煤電廠少排放二氧化碳達600多萬噸。目前還是應該納入國家統一規劃框架下,在較短的時間內、在安全選址的前提下積極推進核電建設。
四是鼓勵發展風電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發展。風能是真正意義上的清潔、環保能源。近年來我國風電技術水平趨于成熟,在過去20年里風電成本下降了百分之八十,由此發展風電具備大規模商業化運作的技術。此外我國光伏發電發展迅速,技術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加上生產規模的擴大,光伏組件價格下降百分之六十以上,極大提高了光伏發電的可行性和經濟性。
四、石油替代能源安全風險防范
(一)市場風險。
石油替代能源產業作為高新技術產業正處于嶄新、探索階段,缺乏成熟的行業經驗,也遇到“棄風”、“棄光”、“棄水”等產業瓶頸,需要政府從研發、示范到產業化不同階段在政策上給予支持,進一步解決配套設施和政策法規,為新興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保駕護航,使石油替代能源產業得以持續健康發展,從根本上解決石油替代能源新領域的生存和發展問題。
(二)技術風險
當前我國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領域發展迅猛,關鍵領域仍一定程度上受到技術水平的限制,部分核心技術仍掌握在歐美等國家中,鉗制了石油替代能源的大規模產業化發展,以致于替代量、替代程度有限。因此應加強自主創新,加大在技術創新方面的研發力度,突破技術瓶頸,推廣應用新的技術路線、生產工藝,特別是要力爭在“煤制油”、電機制造技術、多晶硅和單晶硅提純技術等方面取得突破。
(三)環保風險
在發展石油替代能源產業的同時應當注意解決好環境保護問題,避免造成“二次污染”。譬如“煤制油”技術實施過程中勢必會產生廢氣、廢水和廢渣,造成較為嚴重的環境問題,這一風險需要在實施項目過程中著重考慮。此外,開發水電、風電等項目也存在著破壞原有生態環境的風險,核電建設更是需要在項目前期做好全面的評估和防范以避免核泄漏等嚴重事故。
【參考文獻】
[1]鄒蘊涵.我國替代能源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J].中國能源,2016:09
[2]曹新.中國能源發展戰略與石油安全對策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0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