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宛瑩 衛志鵬
摘 要:隨著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與社會發展水平的提高,行業收入差距越來越大。本文對行業收入與受教育匹配性的文獻進行了總結概括,并分析了不足。發現現有文獻存在測算指標使用混亂,數據基礎薄弱等問題。
關鍵詞:行業收入差距;受教育程度;文獻綜述
1 引 言
近些年來,社會在飛速發展,人民的生活狀況不斷改善,各行各業的工資水平也在不斷地提高。但是,不同行業之間的收入差距在逐漸拉大。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差距可以優化資源的配置,但是也在無形中擴大了行業間的收入差距,容易發生社會矛盾。另一方面,我國始終關注著教育的發展。隨著一系列改革政策的實施,國內許多學者就教育與收入的相關性做了研究,大部分研究結果顯示,勞動者受教育程度與行業人均收入呈正向相關性,并且這種關系很穩定。
2003年,我國金融業的平均工資高達20780元,而農、林、牧、漁業四個行業的平均工資在19個行業中最低為6884元,前者是后者的3.02倍。2012年,農、林、牧、漁業平均工資僅為28356元,金融業平均工資高達108273元,是農、林、牧、漁業平均工資的3.82倍。由此可見,各行業間是存在收入差距,收入最高的行業的平均工資與收入最低的行業的平均工資差距較大。因此,盡快遏制行業之間收入過大差距,通過一系列措施以縮小差距已顯得尤為重要。
2 文獻綜述
關于受教育程度與行業收入差距匹配性,國內眾多學者進行了研究。本文將分別從收入差距階段的特征及趨勢、行業收入差距度量、行業收入差距的影響因素以及受教育程度對收入差距的影響這四個方面進行文獻綜述。
第一,關于收入差距的階段特征及趨勢,諶漢章(2014)利用1998-2012年中國的省際面板數據,運用多元回歸模型,結論表明從短期來看,我國的城鄉收入差距呈下降趨勢。楊曉鋒(2014)進一步闡釋了中國各地區人力資本結構、收入差距與經濟增長后勁的演化機理,指出三者在由低級向高級的發展過程中,演變路徑均呈現“倒U型”曲線的特征。黃艷敏、趙娟霞、張巖貴(2015)指出人口城鎮化通過后發劣勢、后發優勢與城市固有的財富分布非均等性交互作用,加劇了城鎮社會貧富分化。徐超(2015)利用1995-2012 年的省級面板數據進行回歸,結果表明,隨著地方民生支出的不斷增加,民生支出先是擴大了居民的收入差距,達到一定規模后才開始縮小收入差距。
第二,從行業收入差距的度量這個角度進行總結,目前,國內外度量行業間收入差距的方法有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在定性分析法方面,史先誠(2007)指出農、林、牧、副、漁等傳統行業的收入水平普遍低于國內平均水平,這類行業的收入水平上升較為平緩;金融保險、信息計算機軟件、科研技術服務行業、具有公共性質或國有壟斷性質的行業擁有相對較高的工資。強林飛、吳芬、吳詣民(2011)利用最大、最小值、均值、標準差、極值比、變異系數、泰爾指數等統計指標對1978-2002年間中國15個行業和2003-2010年間19個行業收入狀況進行了深入細致地分析,發現雖然各個行業的收入水平均有所上升,但是各行業收入變動方向和增長趨勢并非一致,并且呈現出階段性特點。李實、羅楚亮(2007)的研究得出數據,從2000年至2005年,我國基尼系數由0.125上升到0.181,泰爾指數由0.026上升到0.059。
第三,對行業收入差距的影響因素的相關文獻進行總結。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1)傳統的經濟理論認為,造成各行業間員工收入水平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不同行業間勞動生產率的差異。杜健、張大亮等(2006)通過回歸分析,認為行業的名義收入與行業內從業人員的受教育水平顯著相關。(2)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根據專業化分工中所處的環節不同,勞動者收入水平也不同。靳衛東(2007)認為人力資本水平的提高和技術貿易的發展都會促進人力資本密集型技術的進步,進而增加對高等人力資本水平勞動力的需求,從而擴大了行業間的工資差距。(3)在對收入差距形成的影響因素討論中,壟斷行業的高工資問題一直是討論的焦點。岳希明(2010)得出壟斷行業和競爭行業之間的收入差距50%以上是不合理的,并且主要是由于行政壟斷造成的。(4)一些學者認為市場機制作用會導致行業收入分配的差異性。金玉國、張偉、康君(2003)利用定量分析法從動態和靜態兩方面檢驗行業的市場化程度差異對行業工資差異的影響,得出市場化程度提高會導致行業職工工資降低的結論。
第四,有關受教育程度對不同行業的收入差距的影響的研究。綜合來看,人力資本因素對行業間收入差距的影響主要包括教育、年齡、性別等方面。陳釗等(2010)認為年齡對收入差距的影響逐漸減弱。李彩燕、王忠(2011)認為經過勞動力市場改革后,年齡的作用并不那么重要,認為教育對收入差距的貢獻率為13%左右,這對于收入差距形成的貢獻很大。
以上的學者的研究給后面的學者提供了很好的借鑒作用,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我國行業收入差距測算指標使用混亂,數據基礎薄弱;對影響因素的分析過于片面,大多數集中在壟斷因素的分析,對其他影響因素分析較少,尤其是教育因素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史先誠. 行業間工資差異和壟斷租金分享[J].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07(2).
[2] 強林飛,吳芬,吳詣民.中國行業收入差距的實證研究[J].統計與信息論壇,2015(11):44-49.
[3] 李實,羅楚亮.中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重新估計[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2).
[4] 杜健,張大亮,顧華.中國行業收入分配實證分析[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6(12):73-78.
作者簡介:
岳宛瑩(1993-),女,山西運城人,山西財經大學統計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國民經濟核算與宏觀經濟統計分析.
衛志鵬(1992-),男,山西呂梁人,山西財經大學統計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國民經濟核算與宏觀經濟統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