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偉娟
圖書館人性化服務是一種以人為本、為讀者提供優質高效服務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縣級圖書館處在基層工作一線,直接面對的是來自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讀者,服務對象范圍廣泛,需求層次復雜。當前,縣級圖書館的服務理念、服務手段、服務質量都有了很大提高,但與人性化服務的要求仍有較大差距,必須堅持“讀者第一、服務至上”,構建人性化服務管理體系,最大限度地為讀者提供多樣的人性化閱讀服務,使讀者在獲得知識信息、提高自身文化素養的同時,感受到充分的人文關懷和精神享受,實現服務功能和教育功能的拓展和延伸。
1、加強基礎硬件和配套設施建設
圖書館的閱讀環境是推行人性化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一個舒適、典雅、整潔、健康的閱讀覽環境至關重要。對縣級圖書館來說,要按照《公共圖書館建設標準》等相關規范要求,查找自身在硬件設施建設上的不足,加強館藏布局、網絡和服務設備、書刊展架、閱覽桌椅等方面建設,完善服務所需的配套設備,力求滿足讀者借閱需求。室內環境應保證通風流暢、采光自然,色彩搭配合理,層次安排有序。空間布局上,設置諸如休閑區、閱讀區等特色空間,提供飲水、紙巾、紙筆等學習生活用品,讓圖書館成為讀者愿意來、喜歡來的學習場所。結合來館讀者流量,探索與實體書店合作,將其發展成“分館”,增加閱讀席位,實現借地增容。
2、加強館藏和信息共享建設
圖書館開展服務的基礎是館藏文獻,這也是讀者來圖書館的主要目的。而縣級圖書館藏書量少,更應當加強館藏建設,增加文獻資源的供給量??h級圖書館收集書刊,要針對本地區讀者特點及實際需要,特別是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嚴把質量關口,確定書刊比例,采購擴大有利于地區文化建設需要的圖書資料,保證到館書刊的思想性、教育性、知識性和科學性。借助圖書館聯盟文獻共享服務平臺,憑借網絡技術與聯盟館實現數字資源互補和共享,讓讀者可以查閱任何聯盟館的數據信息,彌補館藏不足的實際。
3、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
圖書館為讀者提供人性化服務,不僅需要采編專業人才, 更需要信息技術人才,這樣才能保證服務質量,提高服務效果。根據圖書館館員隊伍現狀, 通過在崗培訓、學歷提升等途徑,加強專業技能培訓,增強服務能力水平。組織參觀省市級圖書館,學習先進工作經驗,取長補短,開闊眼界。同時,重點培養館員的人文素養和意識,樹立“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良好導向,尊重和激勵館員,充分調動和發揮館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推動管理與服務“雙促進”,實現管理創新和服務創新“同發展”。
3、大力推廣優質特色閱讀服務
縣級圖書館的服務對象是以當地的農民群眾和機關事業單位公職人員為主,讀者的文化程度、知識結構、興趣愛好、文化背景等存在較大差異,應根據服務對象的不同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閱讀服務指導。(1)創新不同讀者群體服務模式。對單位公職人員讀者,根據其工作特點和關注視角,推薦暢銷、經濟管理、等方面書籍,利用館藏資源舉辦“圖書漂流”活動,建立微信共享交流平臺,及時發布館藏資源和書籍信息,滿足他們的借閱需求。對青少年讀者幫助推薦哲理故事類書籍,讓他們感受生活的真善美;推薦科學類書籍,讓他們體驗科學的趣味性,培養科學精神;推薦報紙閱讀,讓他們關心時事、愛黨愛國;推薦瀏覽文化資源共享信息,豐富知識面,讓圖書館真正成為青少年成人成才的第三課堂,促進身心健康發展和興趣愛好培養。對老年讀者(特別是退休老人),根據老年人興趣推薦他們閱讀書法、繪畫、健身和傳記類書籍,豐富他們的晚年生活,同時建立老年讀者快捷借還通道,方便他們借書還書。對農民工讀者,多為他們提供法律政策咨詢、就業信息和就業指導等急需資源,組織開辦文化培訓班,開展技術類書籍閱讀,使他們嘗到有文化的甜頭,吸引他們主動提升自身文化。(2)開展送科技、送文化下鄉活動。結合農時和生產特點,為蘋果烤煙種植、家畜養殖提供農戶農業政策和實用技術,進行有效農業生產指導和幫助。發揮縣圖書館對鄉鎮、村圖書室的輻射帶動作用,建好用好“農家書屋”,促進縣域圖書文獻信息共享。聯合相關部門定期舉辦農技培訓班,為當地農村脫貧致富、科技興農和振興地方經濟服務。(3)舉辦知識講座活動。通過邀請專家學者舉辦知識講座、召開學術會議等形式提高縣域學術水平,與文聯、楹聯協會等合作舉辦豐富群眾業余生活的文化活動,營造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良好風尚。
總之,推行縣級圖書館人性化服務,是新形勢下社會轉型的必然要求,是圖書館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迫切需要。只有加強縣級圖書館人性化服務,最大限度地為讀者提供優質服務和幫助,與讀者建立起親切、平等、服務的關系,使讀者享受到優質、高效、便捷的文獻信息服務,才能使縣級圖書館事業保持旺盛生機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