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延超
摘要:超短波以其優越的傳輸性能,在民用通信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更是軍事通信的主要模式手段之一。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推動著通信領域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致使超短波通信的發展日新月異。超短波通信新型組網技術能夠解決軍事中的很多問題,鑒于此,本文對其進行了相關研究。
關鍵詞:超短波通信;新型組網技術
前言
從20世紀80年代初, 短波、超短波通信進入了復興和發展的新時期。許多國家加速了對短波、超短波通信技術的研究與開發,推出了許多性能優良的設備和系統。短波、超短波通信再次占領一定的地位, 隨著技術的進步, 對于通信的一些缺點, 不少已找到克服和改進的辦法。短波、超短波通信的可靠性、穩定性、通信質量和通信速率都已提高了一個新水平。
1.超短波通信組網的特點和難點
超短波通信是一種受地形影響小、無需中繼、抗毀性強的中遠距離通信手段,在軍事和民用通信方面都得到了廣泛應用,隨著高速數字信號處理技術、軟件無線電等技術的發展,現代短波組網通信發展迅速。現代通信電子戰不是設備與設備之間的對抗,而是網絡與網絡,體系與體系之間的對抗。點對點通信是難以在現代電磁威脅環境中生存的,從應急通信、協同通信的需要出發,特定區域橫向信息流迅速增加,必須考慮短波通信的網絡建設。加強網絡建設也是提高短波系統通信能力的有效途徑,短波組網還是克服短波信道衰落、提高抗干擾能力的有效手段,當某條電路受到干擾時,可以改變路由使對抗方難以偵查,從而使其干擾失效。
2.超短波通信新型組網方式
超短波網的各種組網方式也在不斷融合,快速發展中。具體包括以下幾種:
(1)固定頻率通信網
只在固定頻率上進行組網通信的簡單通信網。通過事先約定、長期預報最佳或可用頻率的方法建立的固定頻率通信網,適應性、靈活性差,基本上是傳統意義上、單一中心節點的廣播型通信網。受時變信道影響,可通率低。
(2)頻率自適應通信網
頻率自適應技術是進行可通頻率的探測和選擇、確保點對點、或點對網通信頻率可用。頻率自適應通信網具有成熟的通信鏈路標準協議、組網和系統設備,可以通過網內自適應電臺,在預先設置頻率點組中,進行線路質量分析,選擇最好的頻率,自動選擇呼叫及預置信道掃描,從而建立起短波通信。這種組網方式可以保證信道的質量,受到人們的廣泛喜愛,在世界各國都有所應用。2G—ALE是一個異步系統,一個呼叫站并不知道這時它要呼叫的站是在掃描什么頻率范圍,而3G—ALE頻率自適應通信網具有成熟的通信鏈路、組網和系統設備。可以通過網內自適應電臺,在預先設置頻率點中,進行線路質量分析,選擇最好的頻率,自動選擇呼叫及進行預置信道掃描,從而建立起短波通信。
(3)短波跳頻通信網
短波跳頻通信網是短波通信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使通信信號的頻率在一定帶寬內快速隨機跳變,使敵方偵察和干擾跟不上這種變化,無法施放干擾而達到抗干擾的目的。高速短波跳頻數據系統有非常強的抗干擾能力,而且跳頻頻率駐留時間短,可以克服短波嚴重的多徑效應和嚴重衰落的影響,使數據傳輸速率得到較大的提高。跳頻電臺的組網方法,根據跳頻圖案分為正交和非正交兩種。如果多個網所用的跳頻圖案在時域上不重疊(形成正交),則組成的網絡稱為正交跳頻網。如果多個網所用的跳頻圖案在時域上發生重疊,則稱為非正交跳頻網。此外根據跳頻網的同步方式,跳頻電臺的組網又分同步網和異步網。正交跳頻一般采用同步組網。所有的網都使用同一張頻率表,但每個網的頻率順序不同;各網在統一的時鐘下實施同步跳頻,其它支網在統一的時鐘下進行跳頻,雖然各網頻率集相同,但順序不同。這樣在任一瞬間,均不會發生頻率碰撞。正交跳頻的優點:建鏈快,頻率利用率高。非正交跳頻網常采用異步組網方式。異步組網時,系統中沒有統一的時鐘,通過精心選擇跳頻圖案和采用異步組網方式,各網選擇不同的頻率表,使之互不重疊。不同的網絡采用不同的跳速或不同的頻段。設置不同的密鑰號或不同的時鐘進行組網。異步組網的特點:組網簡便,不需要全網的定時同步,抗干擾能力強、保密性能好。跳頻電臺組網必須嚴格區分主臺與屬臺。主屬臺的劃分體現在發起呼叫的權限上,主臺可以修改屬臺的時鐘,但屬臺不可以修改主臺的時鐘,為保證一個跳頻網內只有一個時間標準,網內只有一個主臺。
(4)基于區域中心站和移動中心站的短波IP通信網
基于區域中心站和移動中心站的短波IP通信網是按特定網絡協議組建的,網絡協議層基于特定網絡協議、IP接人協議設計。網絡設計動態的區域中心站或移動中心站,采用一定的尋址、選頻技術,設計同步、接入、安全、路由準則而建立的區域短波通信網。通過設立短波中心站、基站及網管平臺,完成網絡管理、路由控制。設置網關實現接人其他異構網的短波通信網。由于短波信道的窄帶、低速特性,因而在蜂窩移動通信、有線網、其他頻段上的無線網的網絡結構及技術不能簡單照搬到短波網絡。所以需要通過構建結構清晰、界限分明的短波IP路由器模型以及與IP協議的接口,設計IP數據報傳輸的短波IP網絡建立短波IP通信網。
3.超短波組網的拓撲設計
對短波通信來說, 由于為無線傳送, 不需要實際的物理連接,同時其信道容量小, 一般不采用總線形拓撲結構。從短波通信的軍事用途角度來看, 環形拓撲結構的抗毀性較差, 容易被破壞導致通信中斷。
3.1星形網絡結構
星形網傳送平均延時小, 結構簡單, 建網容易,傳統的定頻無線電臺的組網, 通常按指揮關系組成集中式的星形網。在一個頻率上, 采用“按鍵講話”的單工方式, 也就是各個設備經常處在“接收”狀態,而用本機的轉換開關來啟動發射機。網內每部電臺都能與其它任何一部電臺直接通信, 也可以經過一個適當配置的轉信臺轉接。由于星形網絡可靠性差, 中心節點易成為系統的“瓶頸”,且一旦發生故障會導致整個網絡癱瘓, 因此采用星形拓撲結構時, 不能將其作為唯一的結構。
3.2樹形網絡結構
樹形網絡結構符合軍隊建制, 可以通過增加鏈路的數量來提高其抗毀性, 是短波通信在軍事上應用的一種常用拓撲結構。在這種拓撲結構中, 每個結點與其子結點有連接, 其所有子結點之間采用全連通形拓撲結構, 并根據需要與同級其它子結點進行有限連接, 從而提高整個通信網絡的抗毀性能。軍事上一般不允許一個作戰單元同時聽命于兩個指揮部, 故每個子結點只擁有一個父結點。
3.3網形網絡結構
短波通信干線網中的各節點, 都是各種作戰、管理信息的匯集、發出、中轉、儲存中樞, 信息流向多、流量大, 是戰時作戰指揮的中心,。短波通信干線網若其節點不是很多時應采用全互聯形網形結構。對于網形結構, 一般采用某種特殊方法進行設計, 尋找經濟性和可靠性之間的最佳, 這是通常采用的拓撲結構之一。研究表明,區組設計型( DBBD) 網絡拓撲結構是比較符合網絡設計要求的網絡拓撲結構。
4.小結
隨著通信技術迅猛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對短波通信技術的研究。短波組網通信技術是已得到應用并在不斷發展。我們要根據短波電離層的傳播特點,結合現代的網絡通信技術、軟件無線電和認知無線電技術,加強對組網協議、快速探測和建鏈、尋址與時統方式、時隙劃分、組網信道類別的研究,采取正確的組網技術,從而確保組網技術在短波通信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石泉,靳蕃,趙文方.短波組網拓撲結構研究[J].通信技術,2000(3):9~11.
[2]胡宗玉,陳雪婷,方喜飛.短波通信組網存在的問題和發展趨勢[J].中國國防工業出版社,2014(12):1321-1323.
[3]劉佳美,陳家瑛.區組設計在短波組網中的應用[J].通信技術,2015(11):569-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