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凱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標志著國有企業的改革和發展正進入攻堅階段,同時也預示著我國國民經濟建設在新世紀將會有更大、更輝煌的發展,那么中小企業目前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應該怎樣發展,是一項重要的需要解決的難題,因此,必須深入的貫徹落實中小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和措施,高度重視中小企業的改革和發展占略,本文闡述了關于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進行討論。
關鍵詞:中小企業發展現狀問題
中小企業以經營方式靈活、組織成本低廉等優勢,遍布各部門、各行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在世界各國的經濟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國一向重視中小企業的發展,采取多種措施為中小企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由于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大型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突出,政府及社會各界對中小企業的發展重視不夠。對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問題進行系統研究,是我國在新世紀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的一件大事,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文認為相對大型企業而言,中小企業改革成本低、運行操作簡便、引發的社會震動小,相對較易進入新體制,已成為企業體制改革的“試驗區”,改革重點和難點的突破口。因此,企業的改革深化離不開中小企業作為“開路先鋒”。
一、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現狀
現在我國中小企業普遍面臨著一些挑戰,首先一個挑戰就是從上世紀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我國發展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原來的一些競爭優勢漸漸失去,中國制造業遇到了發展瓶頸。在國際上有一個產業梯次緩急理論。另外一個挑戰是經過這么20多年時間,中國中小企業的高管年齡普遍增長,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現象。那么接下來面對的挑戰,就是時代的變化,企業的工人在變化。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發展規模小。
不管是生產規模,還是人員、資產擁有量以及影響力都要小于大企業。這使得大部分的中小企業難以提供高薪、高福利來吸引人才。而且,一般來講中小企業的穩
定性比大企業差,不管內部還是外部環境的變化,對中小企業的影響比對大企業的影響大的多,所以對于人才而言,在中小企業發展的風險要高于在大企業。
2.行業分布廣,但地域性強。
中小企業分布在各行各業中,從手工作坊式的加工業到技術產業,包括一些不適合大規模資金運作的領域。所以中小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更具多樣性和復雜性。中小企業往往活動范圍不廣,地域性強,尤其是人員的構成更具有明顯的地域性,有時容易形成排外的企業氛圍,不利于企業引進新的人才。
3.技術創新能力不高。
中小型企業一般不具備自主開發能力,通常以成熟技術為主;大部分技術成果屬于再次開發,自主開發的核心技術少。客觀上是因為利用國外成熟技術的新產品容易得到市場認可,而自主創新技術受市場開發能力的限制,進入市場的難度要大得多。
4.研究開發經費投入不足。
中小型高技術企業研究開發能力低,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投入水平低。我國一批技術含量較高的創業企業,大都以科研院所和大學的長期研究成果為基礎開發產品的,一旦投入生產后,研究開發方面的投入很少。
5.中小企業融資難。
長期以來,融資難一直是困擾中小企業發展的難題。銀行為保證資金安全,更愿意將有限資金貸給大企業。面對銀行的高門檻,大部分中小企業顯得力不從心,為解資金緊張之急,往往使用的方式是民間借貸,而民間借貸的利率一般高于10%。
6.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健全。
中小企業因規模小,實力弱,難以在本企業范圍內建立人員培訓、信息收集、產品研究之類的機構。因此,需要政府和社會為其構建一個比較完善的社會化服務體系。經驗表明,中小企業發展不但要政府在金融、財政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也需要社會中介組織從教育培訓、管理咨詢、市場營銷、技術開發和法律支援等方面提供中介支持。目前,衡陽社會化服務體系還不健全,社會中介機構主要是由政府
7.企業文化缺失。
大多數中小企業不注重企業文化的建設,員工缺乏共同的價值觀念,對企業的認同感不強,這也是中小企業難以留住人才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對策
1.要加大財政支持力度。
設立中小企業促進專項基金,鼓勵由各級政府財政預算安排,設立專項用于支持各地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發展的政府性基金,支持中小企業專業化發展、與大企業協作配套、技術創新、新產品開發及促進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等;積極推進費改稅,在清理不合理收費項目的基礎上變費為稅,使中小企業的負擔穩定在合理的水平上。
2.要加快推進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創優中小企業發展環境。
建立和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是實現政府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意圖的重要途徑和方式。
3.加強引導扶持,加快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要大力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要在產業布局上制定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長遠規劃,積極探索制定發展中小企業的政策法規,營造有利于中小企業公平競爭的制度環境。加強對中小企業技術改造和產業升級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技術和資金的支持幫扶,進一步提升行政服務效能,改善對中小企業的服務。
4.完善貸款擔保體系,積極拓展中小企業融資渠道。
由于中小企業可作為貸款抵押的資產少,缺乏長效機制來解決貸款擔保問題。建議設立專門的貸款擔保基金作為中小企業從商業銀行獲得貸款的擔保方,建立多種資金來源、多種組織形式參與、多層次結構的擔保體系。積極拓展從商業銀行貸款以外的融資渠道,如建立直接融資市場,推動中小企業產權流動,加快盤活存量資產和閑置資產;支持中小企業直接從資本市場籌措發展資金,支持具備條件的中小企業發行債券;幫助一批高新技術中小企業在創業板上市,建立優強中小企業上市融資的育成機制。
5.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政府有關部門要加大對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打擊力度,規范市場秩序,積極利用自身優勢為中小型企業創造更多發展與合作機會。盡量將大企業的配套產業鏈放到本地中小型企業上。另外,政府還要利用自身所獲取的信息,幫助中小型企業尋找新的市場切入點。要從根本上為中小型企業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促進產業配套體系的形成,培育新的增長點。
6.要切實加強對中小企業工作的組織領導,統籌解決中小企業發展中的問題和困難。建議盡快成立省政府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建立有效工作機制,切實落實扶持政策措施,努力為中小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政務環境。
7.中小企業自身要注重企業文化的建設。企業必須認識到企業文化對效益和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只有注重企業文化建設,使企業文化充分發揮其導向作用、規范作用、激勵作用、協調作用、凝聚作用和輻射作用,才能提升企業內涵,增強企業優勢,從而獲得更多的效益和更好的發展。
三、總結
中小企業發展是國家經濟的柱石,由于近年來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也面臨著融資難、社會服務體系不健全、信息缺乏、企業管理水平低、市場競爭能力弱、整體素質有待提高等一些不容忽視和回避且亟待解決的老問題,同時又面臨不斷產生的新問題的壓力。因此要正確認識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現狀和所面臨的問題,在著力進行國有大企業改革,搞活國有大企業的同時,還要重視中小企業的發展,積極地培育它們、扶持它們,使中小企業和國有大企業協調發展,充分發揮中小企業的輔助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劉勇,李善同. 國外中小企業融資方式及其啟示[N]. 中國經濟時報,2001-06-11.
[2] 楊樹林,黃海滄.對融資制度和企業選擇融資行為的思考[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西部論壇),2006(1) .
[3] 柏晶偉. 加快中小企業改革創新[N].中國經濟日報,2005-02-08
[4]《中小企業標準暫行規定》(國經貿中小企〔2003〕1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