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
摘要:企業吸引人才的最重要條件之一就是提供了足夠合適的發展空間,即所謂"選擇了一個企業,就是選擇一種生活"。職業生涯規劃指的是一個人對其一生中所承擔職務的相繼歷程的預期和計劃,這個計劃包括一個人的學習與成長目標,及對一項職業和組織的生產性貢獻和成就期望。本文針對企業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給出了相關的職業指導對策。
關鍵詞:企業 職業生涯規劃 職業指導
一、 企業員工職業生涯規劃的職業指導的必要性
"個人生涯計劃與海爾事業規劃的統一"是海爾在塑造共同"遠景"時提出的觀點。張瑞敏認為,海爾要實現企業總體目標,首先要實現個人生涯計劃與海爾事業規劃的統一。要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不斷提高產品的質量,首先要解決共同價值與個體價值的關系問題。企業的基礎是個人,沒有個人能力的發揮,沒有了解個人能力是怎樣發揮作用的,企業就不能成為一個有機體,也就不可能形成企業活力。事實上,企業的所有問題都在于人,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愿。設立企業的共同遠景就要關注個人、個人的意愿、心智和思考方式。如果員工本身沒有被充分激勵,沒有向實現個人價值的目標挑戰,就不會有企業的成長。所謂共同遠景,就是要充分兼顧員工個人的利益、個人的人生目標、個人的愛好和志向,充分調動每個員工的積極性,激勵他們為企業的共同事業貢獻力量。
三、企業員工職業生涯規劃的職業指導的原則
1、必須實事求是。準確的自我認識和自我評價是制定個人職業計劃的前提。2、職業規劃方案必需切實可行。個人的職業目標一定要同自己的能力,個人特質及工作適應性相符合,一個學歷不高又無專業特長的員工,卻一心想進入管理層,在現代企業中顯然不切實際。其次,個人職業目標和職業道路確定,要考慮到客觀環境條件。例如,在一個論資排輩的企業里,剛畢業的大學生就不宜把擔當重要管理工作確定為自己的短期職業目標。3、個人職業計劃目標要與企業目標協調一致。員工是借助于企業而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的,其職業計劃必須要在為企業目標奮斗的過程中實現。離開企業的目標,便沒有個人的職業發展,甚至難以在企業中立足。所以,員工在制定自己的計劃時,要與企業目標協調一致。
四、企業員工職業生涯規劃的職業指導的特點
1、可行性:規劃要有事實依據,并非是美好幻想或不著邊的夢想,否則將會延誤生涯發展機遇。2、適時性:規劃是預測未來的行動,確定將來的目標,因此各項主要活動,何時實施、何時完成,都應有時間和時序上的詳細安排,以作為檢查行動的依據。3、適應性:職業生涯目標,牽涉到多種可變因素,因此規劃應有彈性,應留有余地,以增加其適應性。4、持續性:人生每個發展階段應能持續連貫銜接。
五、企業員工職業生涯規劃的職業指導內容
5.1職業通道管理
根據公司業務、人員的實際情況,建立若干員工職業發展通道(即職系),可以包括管理、技術或營銷等等。使具有不同能力素質、不同職業興趣的員工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上升路徑,避免所有人都擁擠在管理跑道上。公司應明確不同職系的晉升評估、管理辦法以及職系中不同級別與收入的對應關系,給予員工不斷上升的機會。
5.2員工職業生涯設計
是針對每個員工而言。公司可以設立職業發展輔導人制度,上層的直接主管或資深員工可以成為員工的職業輔導人。職業輔導人在新員工進入公司試用期結束后,應與該員工談話,有條件的可以使用測評工具對員工進行個人特長、技能評估和職業傾向調查。幫助新員工根據自己的情況,如職業興趣、資質、技能、個人背景等明確職業發展意向、設立未來職業目標、制訂發展計劃表。
5.3能力開發
公司應結合員工職業發展目標為員工提供能力開發的條件。能力開發的措施可以包括培訓、工作實踐和業務指導制度等。公司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提供包括在職、脫產的各種形式有針對性的培訓并鼓勵員工自我培訓。
5.4檢查評估
公司應定期組織對職業生涯管理制度的執行況進行檢查,同時對員工進行能力、績效的評估,確定能力開發成果,分析員工是否達到或超出目前所在崗位資格要求,距離下一步職業目標的差距,為下一步的發展提供依據。5、反饋修正:是指階段性的檢查評估結束后,向員工反饋評估結果,根據評估結果,幫助員工分析前進途中的問題和差距,并提出改進措施或者建議調整未來發展目標和方向。
員工職業生涯規劃是近十幾年從發達國家興起的一種新興人力資源管理技術,該技術的使用,很快被國內職場所接受,并得到各級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重視,逐步形成了一門新的學科。市場經濟的發展,知識和技能的傳播速度加快,人們在激烈競爭中,為了求得穩定和更好的發展,也開始重視為自己設計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有調查顯示,“薪水”是大多數人更換工作的首要因素,占被調查者的39%,第二個原因即是“職業道路的拓展性”以27%成為人們選擇工作單位和評估所在企業的第二大標準。雖然員工是職業生涯規劃的主體,但作為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同樣也擔負著為員工規劃職業生涯的管理責任,從理念、制度、方法等層面對員工加以引導、保證和支持;各級管理者也負有溝通、輔導和幫助員工做好職業規劃的責任。
參考文獻:
1 劉杰;;引導員工實現職業生涯平安[J];中國石化;2010年10期
2 張梅;;為員工鋪設成長通道[J];企業管理;2006年08期
3 張曉;職業生涯如何規劃——訪明理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高級培訓師戴潔[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04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