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翊芳
摘要:環境工程專業,用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方式,設計出一些預防污染、控制環境和治理污染各種環境污染問題的方案和措施,改善環境,提升環境質量。在環境工程的學科培養中,要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創新。環境工程專業需要學生能根據環境學、工程學和其他學科基本理論,研究出環境保護和環境治理的方案,自主解決環境問題。
關鍵詞:環境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系統;實踐創新能力培養;
一、當前環境工程專業的實踐教學存在的弊端
環境工程是一個和許多學科都有關聯的學科,是一門和生活實際緊密聯系的學科,環境工程專業的學生不僅僅要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知識,還必須得掌握工程設計的概念和環境工程專業的設計方法,增強自己的實踐動手能力。就目前狀況來看,環境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這方面做得不好,有待提高。純粹的課堂教學使學生難以理解,無法真正掌握課堂所學的內容。只有實踐教學與課堂上理論教學相結合,才能讓學生掌握工程工藝的流程,真正了解它的工藝流程的細節。解決這種情況可通過實際例子教學或進行現場參觀實現。由于實習單位不穩定,實習環節與課堂教學脫節,不利于基礎學習,也不利于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實踐教學需要面向大多學生,所以應該另辟蹊徑。
為解決以上難題,大多數學校通過實驗教學來彌補現階段教學的不足。但是由于環境專業的實驗課程不夠完善,實驗課程較基礎理論知識來講比較少,學生實驗機會較少,所以學生的動手能力比較弱,對后期實踐能力的培養有著很大的障礙。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這就需要學校與更多的環保單位建立聯系,這些單位主要有污水處理廠家、環境保護公司、環境監控測量站、環保局等。給更多的學生爭取實習的機會。當然,這不是解決問題的最終辦法,這些單位提供的實習機會有限,加上在這些單位實習給學生單位等造成的不便,不利于教學,達到理論與實踐相同步相結合的效果,所以實踐教學需要另謀出路。
二、實踐教學系統的探討
當前,培養出能夠獨立完成實際工作的環境工程人才非常重要,世界各國都對環境工程的教育體系進行了研究,希望能提升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實踐教學是環境工程專業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可以通過實踐教學將所學的基礎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正確運用到生產實際當中去,從而提升學生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成為社會所需要的環保型技術人才。由于現階段實踐教學體系不完善,實踐教學體制改革已迫在眉睫。
目前,能夠比較容易實現的教學系統都通過專業的課程實驗、現場進行實習、運用案例教學、進行課程設計、畢業進行實習、畢業課程設計來完成。這些教學系統都已經比較完善。但是,新時期的環境工程專業又對學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培養出綜合型環境工程人才是現階段的又一個前進障礙。
環境工程不單單是一個學科的問題,由于環境工程要面對的是環境問題,而環境問題是多種因素造成的結果,所以要解決好環境問題,勢必要涉及到很多領域,所以說,環境工程是多個學科的綜合體。我們要在環境工程專業上多投入,需要我們加強很多學科的研究,包括實用化學、生物工程專業、化學工程等,這些學科都要融入到環境工程中來,讓我們的基礎理論學科更加豐富,實驗課程更加完善,能夠在實際中通過各個學科的知識找到最佳的處理方案。能夠運用學科知識,創新的完成學科問題的解決,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今后的實際問題中,能夠創新的提出自己的觀點,運用學科知識自己設計出自己的工程方案,創新思辨,完成對實際問題的解決。
三、進行仿真實驗
不僅僅針對環境工程專業,許多專業都在實際中無法進行實際操作或者由于實際條件的限制無法進行試驗安排,這個問題是個很難解決的,建立仿真實驗室,通過虛擬試驗、虛擬實際情況來進行實踐能力的培養是個很不錯的選擇。
通過買入、免費下載、自主開發等方式可以完成虛擬課件的制作,建立起自己的仿真實驗室,最終達到在計算機上進行試驗,完成環境工程專業的工程設計,實現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師教學,從而解決實際操作中學生實踐能力差的問題。
仿真實驗室可以完成一些在實際情況中無法完成的操作,由于將實驗室搬到了計算機上,一方面可以實現基礎知識教學與實踐教學同步進行,從而使教學質量大大提高,學生也能更加清晰直觀的學習到實際操作中所要知道的細節,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能夠加以改進。另一方面,仿真實驗室不需要投入大量的物質成本,能夠更容易實現,學生在仿真實驗時,能夠清楚地認識環境工程的整個工藝流程,不受實際操作的的影響,并且進行仿真實驗可以避免很多外界因素的影響,使實驗結果更加的準確。進行仿真實驗無疑是解決環境工程專業實踐操作少,實踐機會有限,實踐能力差的最佳途徑。進行仿真實驗,可以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可以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并且在試驗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結論:
培養出環境工程專業的技術型人才是現階段解決環境工程專業的首要任務。在環境工程專業的教學中,應該對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更加重視,在現階段教學的基礎上,應該加快環境工程專業的改革,加速形成完善的實踐教學體制,完善的教學系統,讓學生能夠把實踐能力培養起來,完成基礎理論知識與學生動手能力同步培養,最終培養出國家及社會所需要的環境工程技術型人才,從根本上解決環境工程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差的問題,使學生、學校、企業單位都能通過實踐操作系統有更大的收益。
參考文獻:
[1]朱軍,毛曉鏵,殷念生.應用型人才實習基地建設的探索和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28(8):176-178.
[2]陳躍進,柏連陽,金晨鐘,等.地方本科院校生物技術專業校內課外實踐教學研究[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11(2):119-121.
[3]劉雨芳,孫遠東,肖璐.生物科學專業創新性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3(1):100-102.
[4]褚曉銳,錢波.基于工科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的開放實驗教學平臺的構建[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28(10):15-18.
[5]閻曉菲,對山·白肯,劉文,等.生物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探索與實踐[J].新疆職業大學學報,2009,17(5):68-70.
[6]閔華.高職生物技術與應用專業實訓基地建設的研究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09(11):178-179.
[7]周會萍,職麗娟.生物技術專業產學研合作教育[J].新鄉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8(4):373-375.
[8]王洪振,于長春,郝錫聯,等.生物技術專業本科實踐教學的改革與實踐[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1):113-115.
[9]劉桂林,柴素芬,周立彬,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生物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惠州學院學報,2008,28(4):98-101.
[10]蔡敏,靳國旺,歐陽素貞.生物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探索與實踐[J].現代農業科技,2011(2):56-58.
[11]丁春邦,楊婉身,馬恒東.生物科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高等農業教育,2007,21(11):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