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兵
摘 要:作者于2008以來在西豐縣野生動物資源保護管理站工作,當年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授予西豐縣中國鹿鄉稱號,并經常陪同西豐縣鹿業發展局領導、同志到梅花鹿鹿場調研,對西豐縣梅花鹿人工繁育情況進行調查已經十年,當前全縣梅花鹿數量3萬多只,年產成品茸30余噸。梅花鹿鹿茸具有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是梅花鹿個體的精華,提高人工繁育梅花鹿產量歸根結底是提高梅花鹿鹿茸產量。本文歸納總結了西豐縣梅花鹿鹿茸提高產量的方法。
關鍵詞:西豐縣;梅花鹿人工繁育;提升鹿茸產量;方法之我見
一、人工繁育現狀
梅花鹿是國家一級保護陸生野生動物,反芻動物,屬于偶蹄目,有腳亞目,鹿科,鹿屬。據初步統計,梅花鹿主要分布在西豐縣,存欄量三萬只,占全省人工繁育總數量的80%,占全國20%;全縣人工繁育規模超過千只的有二家,五百只的有二家,大多數人工繁育數量在五十只左右。人工繁育單位以生產鹿茸為主,全縣年產鹿茸大約30余噸,主要銷售給當地加工企業。梅花鹿鹿茸具有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是梅花鹿個體的精華,提高人工繁育梅花鹿產量歸根結底是提高梅花鹿鹿茸產量,梅花鹿鹿茸二杠價格近十年從每公斤3500元上升到8500元,從經濟生產鹿茸是養鹿業創收的重要措施之一。
二、本人歸納總結了提高鹿茸產量的方法:
1、馴養優良品種或品系鹿
近十幾年,西豐梅花鹿(李景隆,王柏林等,1996,其培育品種‘八五立項于遼寧省科委)在相同飼養管理條件下,購買飼養西豐梅花鹿鹿種,比未經培育的鹿種可提高鹿茸產量30%-60%。尤其購買其中的特級、超特級種公鹿的后代,且神經類型為安靜型、茸型呈眉枝小和根細上沖的乃至肥大的多頭茸、遺傳呈現顯性的,增產效果尤為顯著。
2、重視母體效應,養好繁殖母鹿
應保證母鹿各生產期的營養需要,使母鹿生出健康、大的仔鹿,泌乳量增多,以保證哺乳仔鹿的快速生長發育。對哺乳中后期即7月中旬以后至8月下旬以前的繁殖母鹿,給予“短期優飼”,使其早抓膘、早發情配種,翌年早產仔、產好仔。具體配種期,日喂量1公斤,玉米60%,豆粕 30%, 麥麩10% ,鹽20克,石粉10克 ;具體妊娠期,日喂量0.8公斤,玉米60%,豆粕 30%, 麥麩10% ,鹽20克,石粉20克;具體哺乳期,日喂量1.2公斤,玉米55%,豆 粕35%, 麥麩10% ,鹽20克,石粉25克。
3、對幼鹿“直線培育”和“馴化飼養”
對哺乳仔鹿、離乳仔鹿和育成鹿這3個時期的公鹿,進行系統的科學培育。在哺乳期要早補飼優質的粗精飼料。對離乳仔鹿要及時馴化調教,增大其運動量。對離乳后4~10個月的幼鹿,給予足夠的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飼料,以及足夠的光照和運動。最好能投給適量煮熟的大豆或豆漿,以及青刈大豆秧。保證育成鹿日糧的高能量、高蛋白指標,才會使其日增重得以提高,這樣可提前2-3個月冒桃,即于當年的10月中旬至12月份冒桃。
4、對幼齡公鹿適時準確采用“破桃墩基礎”技術
“破桃墩基礎”技術是指在幼齡公鹿長出毛桃后,桃頂至額間的直線距離——“桃高”,梅花鹿達5—6厘米、鋸下2~3厘米(梅花鹿),使其生長出成型的初角再生茸,并促使角基增粗的技術。鋸時鋸口要平并確保鋸下茸的髓質部分(桃徑的一半)。冒桃早的和冒桃晚的都可采用此技術,但逢三九寒冬時節可不破桃。對梅花鹿破桃后應收取二杠型初角再生茸。有些破桃早的可收取2-3次茸,并為頭、二鋸時增產奠定基礎。
5、合理適時對成年公鹿組群、調群
按成年公鹿的種類、年齡、生產性能、體況強弱、殘病等進行合理、適時分群、組群和調群,群宜小不宜大,以便給予不同營養水平的日糧。這樣也使各鋸齡公鹿收茸易集中,撥鹿時互不干擾,可保證其正常采食、反芻和休息,以利于鹿茸生長。種公鹿群,數量不低于成年公鹿群5%,在1~3鋸公鹿中選擇優良個體組成后備公鹿群,經過培育和篩選,作為補充種公鹿群。生產公鹿群,應占全群數量65%為宜,其中1~3鋸占30%,4~7鋸占55%,8鋸以上占15%;淘汰群,將產能低下老弱病殘及惡痞的個體選出組成淘汰群,依據個體情況逐年淘汰,淘汰率10~15%為宜。
6、抓住關鍵飼養環節
夏末至寒冬給足飲水、粗飼料,增喂20%的熱能飼料,要喂夜草,將鹿喂起肚來;冬末至夏初的生茸前期和生茸期,要加喂夜料,喂給多品種全價飼料。飼料品種和配方應穩定不變。加料時要一點點加,防止加料過急而造成“頂料” 。
7、固定飼養人員
保持公鹿群與其飼養人員和技術人員相對穩定,可確保常規技術和新技術的順利實施。工作期間穿專用工作服,每年進行一次體檢人畜共患病者不得從事該項工作。
8、合理收茸
對壯齡公鹿和種公鹿應收取肥大的三杈茸(梅花鹿);上沖、多頭肥大的畸型茸可晚收;高寒山區和靠近口岸地方的鹿場應收帶血花二杠茸,以便以后收二杠型再生茸;對茸左右生長不齊差3天以上的,要鋸取單支茸。頭茬茸留茬不要過高(特大茸除外)。收再生茸的留茬一定要高于頭茬茸的留茬,初角茸的留茬要低于成年鹿頭茬茸的留茬,但不要留個“高橛子”。要優選既能止血但黏度又適宜的止血藥。上止血藥時應均勻,不可壓得過實。要及時解開止血帶和除掉止血包扎物,以利生長成型的再生茸。
9、減少或避免疾(疫)病
應減少或避免佝僂病、跛蹄、風濕癥、殘肢、撞傷、膿腫、胃腸炎及壞死桿菌、結核、李氏或巴氏桿菌、寄生蟲、氟中毒和添加劑中毒等病。
10、加強對生茸期公鹿的管理看管生茸鹿,及時除掉壓茸的角盤。及時發現扒架、扒咬鹿茸的惡癖鹿,并撥出單獨管理。圈舍內的門、柱、板障等應無尖物棱角;無讓鹿夠得著的電源開關或電線,無鐵絲頭、鐵釘、塑料布和麻袋片等,以避免造成劃破茸、纏茸,連電打死鹿或電線勒死鹿、鹿異噬等。生茸期應禁止生人、小動物、畜禽等進公鹿舍,避免引起炸群傷茸,致使茸早鋸減產。在生茸期天氣炎熱時,要給公鹿圈舍定時噴水降溫,可降低舍溫1℃~3℃,提高空氣相對濕度16%左右。
11、合理建場
場址的選擇、鹿舍的建筑規格、設備設施安裝等都應符
合標準。應在環境優良,地勢干燥,采光良好,水源充足無污染,交通方便,距居民區1000米以上,避開被牛羊傳染病污染過的地方,和畜牧場舊場址上建場,分為經營管理區(上風口)與生產區(包括庫房、加工區)、養殖區分開,鹿場符合衛生要求和飼養工藝要求,具備防蠅防鼠設施 ,設有消毒間、獸醫室,隔離舍(養殖區的下風向處)。
12、鹿群年齡結構要合理
增加上鋸公鹿生產利用年限和合理調整老齡公鹿群占上鋸公鹿群的比例。
西豐縣佳豐鹿業有限公司,堅持上述增茸措施,平均達到8斤鮮茸,躋身存欄量500頭大鹿場行列,我們相信嚴格按照科學方法增加梅花鹿鹿茸產量,西豐梅花鹿品種一定會取得更大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劉彥,鄭策,張旭等我國鹿茸養殖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J].中國畜牧雜志,2011,(12):18-21
[2]鄭興濤,周淑蓉,鄭冬梅主編茸鹿飼養業新技術[M] .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