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巍
摘 要:工程造林對我國林業的發展有著很重要的作用,任何工程項目,管理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工程造林管理工作就是將技術人員、造林的物質準備、投入的資金,科學、合理地統一進行管理、發放、分配,各個環節的任務都是非常煩瑣復雜的。我國工程造林管理工作起步較晚,還沒有建立起完善的管理體系,因此,要強化工程造林管理工作,不斷完善管理制度,多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和方法,找尋符合自身的、正確的工程造林管理方法,促進我國林業發展。
關鍵詞:林業工程;造林管理
1、做好造林前的準備工作
1.1選擇樹種:良好的品種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基礎。因此,選擇好樹種是非常的重要。要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一般以本地的鄉土樹種為主,選擇適合本地栽植,但是為了優化樹林的結構層次,可以外調適合本地各種條件的苗木無論是選擇什么樹種,都應該選擇根系發達,沒有病蟲害的苗木、生長健壯,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保證造林的成功率。
1.2整地:要做好造林前的準備工作,例如整地等等,在整地之前要做好詳細的規劃設計,設計方案進行整地。造林地的清理,是造林整地翻墾土壤的重要工序,把造林地上的灌木、雜草以及采伐跡地上的枝丫、梢頭、倒木、秸稈、伐根等清除掉。分為全面清理、塊狀清理和帶狀清理三種方式。可以在春季整雨季整地之后進行造林,但最重要的環節是可以在造林的前一年雨季進行土地平整。或用火燒方法清除、也可以采用噴灑化學除草劑,殺死灌木和草類植物。只要整地方法得當,整地季節適宜,通過整地可以使干旱、半干早地區造林地墑情改善,使有多余水分的低濕地水分排出。有利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質量。
1.3造林時間確定:應該將間安排在下午,主要原因是為了防止陽光暴曬對苗木造成損傷。經過一夜的時間,苗木可以進一步提高成活率。同時,要注意不要選擇在無雨或期進行造林。造林的最好時機應該是栽后下雨的連陰天。
2、技術要求
嚴格按規程作業、按設計施工,科學化組織,規程化作業,工程化管理。要根據氣候變化,提前做好春造各項準備工作,做到調查設計、任務計劃、苗木地塊、物資材料、勞力組織、責任單位、成本費用“七落實”。
2.1設計密度:人工造林設計密度為1650株/公頃;補植補造、改造培育設計密度為1200株/公頃,撫育補植600株/公頃。
2.2苗木管理:一是嚴格管理上山苗,杜絕苗木丟失、減少苗木損失,苗木調運要指派專人負責,運輸過程中嚴防苗木丟失,上山苗木當天用不完的必須運回林場保存,不得在山上存苗,如發生苗木丟失罰林場每株2元。苗木調運人員要有責任心,認真核對所調苗木是否符合數量質量要求。二是苗木運輸要求早晚運輸,裝運苗木的車輛要用苫布蓋嚴,防止風干;人力運苗時要認真包裹苗木,做到不散包、不失水。三是苗木假植要選擇水邊、低洼、陰濕、避風處作為假植場,先除去假植場地草皮等雜物,挖深(20-30)厘米土溝,把小捆苗木按30°角單行擺放,然后在下行處挖土培至第一行苗木地跡以上(2-3)厘米處踏實,依次進行。假植完成后,四周要培土、踏實,用草袋子覆蓋,最后澆足水,假植苗木要有專人管護。
2.3植苗要求:一是植苗前要對栽植點進行清林作業,栽植點與大樹及天然幼苗、幼樹距離不小于1.5米,嚴禁大樹底下栽小樹、樹挨樹。栽植點穴狀清林,直徑不小于2米,注意保護天然幼樹。二是植苗時必須使用專用植苗鎬,裸根苗要使用苗木罐,罐內保持10厘米左右高的水,取水不方便的造林地要帶水,始終保持苗木根系濕潤,植苗用完一罐取一罐、用一株取一株,嚴禁無罐、罐內無水、苗木風干、手持多株苗等作業。三是苗木栽植時,要先將穴內雜物摟出穴外,穴面不小于60厘米,刨穴直徑不小于50厘米、深度不小于25厘米,穴內充分碎土,抖開根系,將苗植入穴中,扶正,并回土至根系1/2處時輕提苗、踏實,再回土、扶正、踏實,最后進行鎬撫作業。四是質量要求:苗木植于穴中心,苗桿傾斜不超過10°,輕提苗根部不動,根系傾斜不超過30°,踏實后的穴面要在苗木地際莖以上1-2厘米處,并平行于地表面,鎬撫時苗根部不能培土,在15°以上坡地植苗栽植點要靠近穴面上方,要保持穴面上低下高的簸箕形。
2.4合理分配苗木:對造林苗木分配做到心中有數,苗木分配要按設計做到定類型、定小班、定樹種、定數量,每個造林小班所用苗木數量要核死,杜絕苗木使用混亂無序不按設計栽植現象發生。
3、做好造林質量管理
3.1加強造林現場管理,提高植苗質量。在造林開始后要配備一定數量有責任心、懂業務的現場員跟班作業,每500畝(如集中連片可1000畝)配一名現場員,加強造林現場管理,及時發現和解決出現的各類問題,杜絕大面積返工現象發生以提高造林質量。
3.2加大新植幼林地的管護工作。要與管護經營相結合加強放牧管理,堅決杜絕只造不撫、只造不管、砍樹栽樹、牲畜毀林、不成活、不成林的現象發生。
4、森林撫育工作。抓“三化”把“十關”。“三化”即:科學化組織、規程化作業、工程化管理;“十關”:設計關、作業關、資源關、資金關、審批關、質量關、進度關、勞力關、驗收關和后期管理關。一是嚴把森林撫育作業質量關,要按照造林植苗標準作業,要按樹種生物學特性合理搭配紅松、水曲柳栽植地點,做到適地適樹。二是做好森林撫育經營樣板基地和示范林場、示范小班建設,森林撫育經營示范基地按林班溝系、多類型、多方式、交通方便的原則確定。三是要抓好撫育補植幼林撫育工作,按設計要求,采用穴狀撫育,穴面直徑2米,撫育時要保護好天然幼苗、幼樹。四是嚴格森林撫育驗收管理,森林撫育檢查驗收要遵照“事前指導、事中檢查、事后驗收”的工作原則和“誰驗收,誰簽字、誰負責”的工作制度,把森林撫育監管提升到講政治、重大局的高度,使森林撫育工作不出任何紕漏。
5、以產業轉型為契機,著力調整育苗結構,筑牢林區造林、綠化用苗保障體系。苗圃育苗工作要緊緊抓住產業轉型的契機,結合林區綠色林場建設,在抓好常規育苗的同時大力發展綠化、經濟林用苗木及花卉特色苗木產業。要專門規劃出特色苗培育區,發展以鄉土樹種為主體的野生彩葉樹、彩干樹,宿存果葉樹種培育訓化工作。
在做好苗圃日常管理同時,應適時開始新播、換床等各項作業準備工作,一旦條件適宜,各苗圃應及時組織人力開始新播及換床作業,不誤林時。
6、抓好森林病防工作。病防站作好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監測工作,為森林健康提供安全保障。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造林建設發展越來越好,利用科學合理的林業造林工程管理方法,不僅能提高造林工程管理的工作效率,還能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要想做好林業工程造林管理,要加強日常管理,定期總結經驗,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常抓不懈,以先進帶動后勁,將好的管理辦法、先進事跡等進行總結宣傳,用以激勵先進,鞭策后進,保證造林質量。
參考文獻:
[1] 《黑龍江省森工國有林區森林培育實施細則》
[2] 《黑龍江省林區更新造林技術規程》
[3] 葉水春,淺談林業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及意義[J],現代園藝,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