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志
摘 要:在我國三大產業之中農業始終占據首要地位,在國民經濟生產總值中也占據相當大的份額。在實際進行農業生產的過程中節省資源是促進農業發展的重要手段,同時對農業經濟效益的提升有積極意義。在進行水利灌溉中對水資源進行節省就是必要途徑之一。我國農業發展已經有較為悠久的歷史,但在水資源利用方面仍然不能取得理想中的效果,這需要我們進行不斷的努力與探究。
關鍵詞:農村;水利灌溉;節約用水措施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在我國占據相當重要的地位,在提升農業生產效益方面水利灌溉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國農業發展矛盾主要集中在耕地分布與水資源供給布局方面,這也說明現階段我國農業發展面對的主要問題就是如何實現節約用水。農業發展對我國農村建設的順利開展有積極意義,水利灌溉也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因此必須在采取合理有效水利灌溉方法的基礎上促使我國農業持續發展目標得以順利實現。
一、節水灌溉的重要性
現階段我國農業生產模式在總體上還呈現出一種較為粗陋的現象,首先是農業水利灌溉在規劃布局方面并不能保障其合理性,在實際對灌溉用水量進行計算時也不能保障其精確性,因此具備隨意性較大的特征。在灌溉水平低下以及灌溉設備陳舊的影響下灌溉作業會對水體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農業生產以及居民身體健康都會在這一過程中受到影響。
在農村結合實際推行節水灌溉是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須在促使農民提高節水重要性的基礎上形成良好的用水秩序,進而促使用水效率在原有的基礎上實現較大幅度提升的目標。我國部分地區水源較為稀少,降水量也嚴重不足,這是水資源匱乏的直觀變現,會對農業水利灌溉的順利進行造成阻礙。
部分地區還存在明顯的資金投入不足現象,進而在實際推行節水灌溉措施時面臨一定的難度,由于資金投入不足也會沒有足夠的資金進行節水技術引入以及節水設備購買等一系列工作。缺乏節水意識現象普遍存在于我國農民群眾中,在實際進行水利灌溉時因毫無機制造成大量的水資源浪費,上述問題與現象都會對我國農業發展造成消極影響,必須在結合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借助科學的技術對其進行不斷的完善與優化。
二、節水灌溉的具體方法
1.制定節水資金制度
通過對現階段農業實際狀況進行分析后可發現,國家補助以及集體投資是現代農業節水投資的主要來源。節水投資需要耗費大量的資金,相對來說國家補助存在一定的不足,農民在實際投資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困難,最終導致節水資金嚴重缺乏的現象出現。
在我國的一些貧困地區,農村缺乏足夠的節水資金,各種節水措施不能夠正常實行,節水技術不能夠得到引入,節水設備也沒有資金進行購買,拖累了節水灌溉的實行。對此,政府必須提高對農業節水工程的重視,加強節水建設的力度,針對地區的實際狀況制定節水的資金制度,除了要提供必要的節水補助,還要拓展節水資金的融資渠道,對農村的節水工作進行扶持。
2.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我國國土的大部分面積處于熱帶與亞熱帶地區,受到季風氣候的影響嚴重,降水極為規律,一般集中在每年的夏季與秋季。如果能夠實現科學合理地儲水蓄水,這2個季節的降雨量就能夠滿足我國農業的灌溉需要。
為了進行科學地儲水蓄水,我國要加強現代化水利設施的建設,通過水庫、水壩來進行蓄水。我國的南方地區多雷雨,這也是農民進行儲水的一種途徑。除了進行儲水和蓄水,農民還必須要在生產過程中進行水資源的合理分配,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避免出現灌溉用水缺乏,不得不到很遠的地方進行水資源補充的現象。
3.改進節水灌溉技術
隨著社會科學水平的不斷發展,節約用水的技術也在不斷發生更新和變革。我國要加緊研究節水灌溉的新技術,生產一些效率更好的灌溉設備,投入到實際的農業生產當中。在進行節水灌溉技術的選擇時,不要盲目引入,一定要結合農田所在地的地質條件和氣候特征,還要考慮到農作物對于水資源的需求量,對水資源的使用進行合理規劃與科學布局,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
4.倡導生態農業
實行節水灌溉,要順應生態農業的先進理念,避免灌溉技術粗糙造成的水污染。通過污水治理,能夠將污水進行凈化,便于二次利用,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對于污水的治理,可以通過自然治理與人工治理2方面來進行。
自然治理就是利用自然環境的天然凈化能力來處理污水,主要依靠各類水中的微生物來對污水中的有害成分進行分解;人工治理則是通過各種物理、化學手段來沉淀、降解污水中的有害成分。
5.合理規劃農作物的種植
我國是一個土地面積非常遼闊的國家,可以根據農作物的品種、氣候條件,進行合理的種植,我國一般在夏季雨水比較充足,在這個季節可以進行儲水,而冬季比較干燥,利用儲存下來的水量在冬季干燥的時候進行灌溉,從而合理的利用水資源,不同的農作物需要的水量都是不一樣的,對農作物進行了解,從而進行水量合理的分配。
6.完善節水的資金管理制度
在農村地區灌溉工程的資金一般都是由農民自己集資,或者是由國家給出少量的補助,這樣就造成了資金缺乏的問題,而水利灌溉工程所需要的資金又比較多,在建設節水灌溉的工程上比較難以實施,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設的過程中,建立一套完整的節水制度,政府應該進行政策上的扶持和資金上的投入,把水利工程建設到耕地當中,更好的保護水資源。
水是生命的源泉,它滋養著農作物的生長,我們可以把水資源進行更好的利用,而水利工程既節約了用水,又對農作物的生長具有很大的作用。
7.制定土地節水發展技術
在我國各地的氣候不同,土壤也不同,因此,我們應該制定土地節水的發展技術。
(1)首先,要根據該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合自己地區農業的節水技術,現在很多地區土壤中含堿量比較高,不適合種植農作物,影響到農作物的產量,利用水資源去澆灌這樣的土壤,可以沖去土壤中的堿,進而降低堿在土壤中的含量。
(2)另外,在農村水利灌溉中,可以根據不同品種的農作物進行改良,不要盲目的實行單一方面的節水,要進行多方面的節水。可以推廣節水種植技術,每一種農作物需要水量都是不同的,可以根據不同的農作物進行分類的灌溉,也可以推廣抗旱的品種進行種植.
因為各個地區的地理位置不同,水量的多少也不一樣,可以在水資源缺乏的地方種植一些抗旱的農作物,不要盲目的進行種植,需要確保農作物在適合的氣候和適合的土壤中種植,這樣才能夠確保最大的經濟效益。
結語:為了緩解我國水資源匱乏的現狀,提高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必須要對農業水利灌溉中實行各種節約用水的方法。我國要針對農業的發展現狀,改進傳統的水利灌溉技術,提高水資源利用率,適應生態農業的生產模式。政府要制定合適的節水資金制度,為節水灌溉的實行提供必要的資金條件,促進農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宋樹新.農村水利灌溉中如何有效達到節約用水[J].中國水運月刊,2013,13(6):215-216.
[2]楊敏利.農村水利灌溉中節約用水的實現研究[J].內蒙古水利,2013(3):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