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
摘 要:延安整風運動是黨的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整風運動,在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是黨的建設史上的偉大創舉。而今,中國共產黨已經走過了96個春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堅定不移的從嚴治黨,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
關鍵詞:延安整風;全面從嚴治黨;黨的建設
延安整風運動和全面從嚴治黨是我黨在加強黨的建設史上的兩次成功的實踐活動,體現了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黨都十分重視自身的思想建設和作風建設。
一、“凡事預則立,不予則廢”,從延安整風到全面從嚴治黨,都必須要有計劃,有步驟,才能有條不紊地開展下去。
延安整風運動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941年5月-1942年2月)準備階段,即高級干部整風學習階段。第二階段(1942.2-1943.10)為我黨整風階段。第三階段(1943.10-1945.4)總結歷史經驗階段。1945年4月,六界七中全會討論并通過了《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標志著延安整風運動的勝利結束。
全面從嚴治黨一直在路上,我們進入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的偉大征程。中國共產黨在取得偉大成就的同時,也面臨著重大的風險和考驗,全面從嚴治黨,我們也在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中。2012年12月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的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強調先從領導干部做起,要求別人做到的事情自己先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事情自己堅決不做。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做出的“三嚴三實,兩學一做”有關黨建工作的重要部署,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從上級領導部門到基層層面,不僅注重發揮黨員領導干部的示范表率作用,還推進了全面治黨拓展到每一個支部、落實到每一名黨員。“兩學一做”在對象范圍上對“三嚴三實”進行了延伸和互補,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既突出了“關鍵少數”,又抓住了“最大多數”,讓黨內任何人都沒有特殊和例外,實現了從黨員領導干部到普通黨員的全覆蓋。
從延安整風到全面從嚴治黨,都針對不同時期的不同問題,有的放矢,不斷加強黨的建設,把思想建設放在首位,時刻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不忘初心,堅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二、延安整風和全面從嚴治黨,都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要求不斷“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政治品格。
延安整風采取“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和“團結—批評—團結”的方針,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要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就必須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所以毛澤東同志指出“有無認真的自我批評,也是我們和其它政黨相互區別的顯著標志之一。”[1]而作為新時代的共產黨人精神標識、價值追求、行為規范的“三嚴三實”,就是必須要體現無產階級政黨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政治品格為基本法寶的作風。丟到批評與自我批評,不敢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我們的精神就會出現懈怠,我的價值就會失去平衡,我們的行為就會有偏失。為此,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全黨繼續繼承優良傳統,“以整風精神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清洗思想和行為上的灰塵,保持共產黨人政治本色。”可見在不同時期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就是要求廣大黨員領導干部繼承黨的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優良作風,把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政治品格和批評與自我批評這個“防身治病的武器”使用到修身、為政,成事諸方面,使自己在領導作風上成為符合新時代從嚴治黨要求的合格者或優秀的領導者。
三、治黨方法與時俱進
延安整風運動時,中國共產黨人的主要學習方式是聽報告,開座談會,討論,學習文件等形式。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全面從嚴治黨繼承和發揚了延安整風的精神,同時立足當時時代發展的新特點,創新了治黨方法和路徑。合理利用網絡空間,使廣大黨員干部和基層群眾組織廣泛參與活動,最大程度地調動黨員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積極倡導、引導廣大黨員同志利用網媒,新軟件等不同的形式進行學習和答題活動,使我們的思想深深的打上共產主義的烙印,時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實事求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永保共產黨的人的政治本色。新時代的全面從嚴治黨,始終堅持“開門搞活動”,群眾也可以通過網絡評論時事,反映民生,建言獻策,讓網絡成為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力量。“互聯網+人民監督”、制度治黨已經成為新形勢下治黨的顯著特點。
全面從嚴治黨是對延安整風運動的繼承和發展,我們要秉承“善于聆聽時代聲音,勇于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思想,不斷加強黨的建設,使中國共產黨永葆生機,不斷發揮其強大的生命力,指引我們繼續前行。
參考文獻:
[1]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