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軍
摘 要: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領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廣播電視事業產業發展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為應對信息網絡化及新媒體、自媒體蓬勃發展帶來的巨大沖擊,各級廣播電視臺逐步走上開放辦臺、市場化運營的發展模式。但是廣播電視作為黨和政府喉舌的政治屬性并沒有隨之削弱,依然擔負著“高舉旗幟、引領導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團結人民、鼓舞士氣,成風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謬誤、明辨是非,聯接中外、溝通世界”的政治職責和使命。宣傳工作安全、播出工作安全、安全保衛工作安全依然是廣播電視事業產業發展的三大基石。省級廣播電視臺是國家廣播電視系統治安安全二級風險單位、省級治安反恐工作重要目標單位。作為擔負省級廣播電視臺安全保衛工作者,結合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各項安全防范工作的開展,對治安安全工作現狀進行了分析,對存在的困難困境進行了梳理,并就如何做好新形勢下省級廣播電視臺治安安全工作進行了一定的研究,提出了對策與建議。
一、省級廣播電視臺治安管理工作面臨的形勢
1.國際國內安全形勢嚴峻復雜。國際暴恐襲擊案事件頻發,2017年,全球計發生恐怖襲擊案事件1600余起,暴恐襲擊目標和手段發生變化,有以往主要針對政府強力機構,轉向平民和社會公共場所,實施手段多采取槍擊、刀砍、汽車碾壓,防不勝防,造成的社會民眾恐懼心理激增。2017年,涉恐案事件依然高發,我國社會面臨這暴恐襲擊現實危害的風險不容低估,反恐維穩形勢依然嚴峻復雜。
2.社會治安問題突出,影響公眾安全感。我國社會治安形勢持續穩定,是世界上命案發案率最低的國家之一。2016年度嚴重暴力犯罪案件比2012年下降43%,信訪總量下降22%,人民群眾安全感不斷增強,對社會治安滿意度從2012年的87.55%上升到2016年91.99%。但是我國仍處于刑事犯罪的高發期,違法犯罪活動日趨暴力化、組織化、職業化,嚴重暴力犯罪案件突出,高技術犯罪、網絡犯罪增多。傳統的治安“頑癥”依然多發,一些地方黃賭毒問題嚴重,直接帶來各種治安問題。個人極端暴力案件增多,作案手段殘忍,犯罪后果嚴重,極易引發公眾恐慌。
3.社會矛盾積聚,加大社會安全風險。隨著改革的深化,我國社會加速轉型,積聚了勞資沖突不斷、生產責任事故高發、社會道德失范、信任危機加深等風險因素,出現了不同社會發展階段風險交織疊加的特征。極易引發規模大、難處理的重大群體性事件,直接影響社會和諧安定,給治安工作造成新的壓力。
二、省級廣播電視臺治安管理工作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一)治安管理工作現狀
1.治安管理工作日趨復雜繁重。對所在臺近年來日常治安管理工作進行了統計。2014年以來,每年查驗登記外來辦事人員都超過80000人次,查驗外來車輛超過30000臺次,接待處置上訪人員超過3000人次,大型節目(活動)安全保障超過500場次,查驗安檢觀眾超過70000余人次。近兩年來,隨著開放辦臺、市場化運營的逐步展開,節目(活動)組織主體、制作模式,參與觀眾來源及數量控制都發生了巨大變化。這些變化,給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許多新的課題,治安管理工作日趨復雜繁重。
2.管理對象出現新變化。近兩年來,隨著開放辦臺、市場化運營的逐步展開,節目(活動)組織主體、制作模式、觀眾來源及數量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外來節目制作人員大幅增多,這些人員流動性大,安全背景難以準確及時掌握,同時這些人員對廣播電視治安管理工作知之了了,節目生產安全第一的思想認識匱乏。這些新變化新情況,給治安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許多新的課題,治安管理工作日趨繁重復雜。
3.上訪人員數量居高不下。廣播電視依然是社會矛盾訴諸媒體重要渠道,2014年以來,所在臺統計,每年接待處置各類來臺謀求媒體幫助的上訪人員都超過1000人次。采取圍堵辦公區大門、拉訴求橫幅訴狀及采取自殘、惡意闖入等非常規手段的上訪事件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省級廣播電視臺正常的辦公秩序,同時如果處置不當,也極易在社會層面造成惡劣影響。這些上訪事件給省級臺的治安安全管理工作造成巨大的壓力。
(二)治安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
1.安全保衛干部隊伍整體業務素質不強。現在全國30余個省級廣播電視臺基本都成立了專門的安全保衛工作機構,但安全保衛干部基本由其他崗位轉崗人員(大多為行政后勤崗位)及部隊轉業(退伍)軍人組成,專業院校畢業或受過安全保衛專業系統教育培訓的人員缺乏,造成安全保衛干部隊伍整體業務素質不高,工作大多憑經驗開展,缺少系統的理論支持,工作視野及謀劃處置能力不足。
2.安全防范工作力量薄弱。按照國務院、中央軍委令,武警部隊不再擔負省級廣播電視臺的安全守衛任務。省級廣播電視臺以往主要由武警部隊擔負重要部位守衛的安全管理模式不復存在。現除了北京、新疆等少數省級廣播電視臺留有武警部隊駐守,其余省級廣播電視臺安全防范勤務工作基本由社會保安公司承擔。而現階段,我國社會保安服務企業在運行機制、隊伍管理、從業人員素質等方面,都不能適應廣播電視行業,特別是有重要社會影響的省級廣播電視臺安全防范工作需要。
3.安全防范技防、物防設施建設不足。《反恐怖主義法》的頒布實施,給省級廣播電視臺的安全防范技防、物防設施配置建設提出了新的標準和要求。而現省級廣播電視臺的技防、物防設施大多已建成投入運行多年,在監控攝像頭監控范圍無縫對接、監控信息存儲時長、主要出入口設置防沖撞設施等不少方面都不能滿足《反恐怖主義法》規范要求。而這些設備設施的添置及升級改造,不論從資金的投入和施工的組織上都存在一定的難題。并且大多省級廣播電視臺所屬的發射臺站因建設年代久遠、所處地理環境特殊、隸屬關系劃轉等客觀原因,在安防技防及物防設施建設方面欠賬很多,完善建設,需要大筆的資金投入。
4,行業法規亟待修訂完善。一是《企業事業內部治安保衛條例》2004年12月頒布施行后,省級廣播電視臺作為省級重點單位,以往由所在省市級公安機關專門機構負責重點要害部位審核審批監管、發布安全防范預警、監督檢查和組織保衛干部進行工作交流和培訓的工作機制逐步弱化。隨著近年來國內外反恐工作形勢日趨嚴峻,反恐工作任務日趨繁重,省級廣播電視臺的安全保衛工作急需公安機關的深度介入,以增強省級廣播電視臺反恐怖應急處置等治安管理工作能力。二是現行《廣播電影電視系統重點單位重要部位的風險等級和安全防護級別》(GA586-2005)規范,在省級廣播電視臺的風險等級和防護級別確定方面,已經不適應近年來我國廣播電視事業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廣播、電視、傳輸發射的合并重組及基礎建設的快速擴張和周邊安全環境的變化需要,需結合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變化及國家層面《反恐怖主義法》等法律法規的要求,盡快修訂,以使各級廣播電視機構在重點部位確定,技防、物防設施建設及設置上有明確的標準。
三、提高治安安全工作的建議與對策
1.積極推進有關法律規范的修訂。當前,國家層面正組織修訂《企業事業內部治安保衛條例》《廣播電影電視系統重點單位重要部位的風險等級和安全防護級別》等法律法規。抓住時機,依托上級行業主管機關,客觀反應省級廣播電視臺當前治安工作面對的困難困境,積極建言獻策,爭取在新修訂的有關法律法規中,明確公安機關深度介入省級廣播電視臺等重點單位要害部位審核、確定、監管職責及強化重點單位安全保衛干部建設管理,提高從業資格(明確應有一定比例受過專業教育人員)標準、落實專業培訓教育等條款,并確定切實可行的技防、安防、人防設置規范,使省級廣播電視臺治安反恐工作做到有章可循。
2.爭取地方政府支持,提高保安服務企業服務能力。一是爭取財稅政策支持。建議廣電行業主管機進一步爭取有關政府部門支持,對服務于省級廣播電視臺這樣重點要害單位的社會保安服務公司,在財稅等方面給予更大扶持,以增強保安服務公司營收能力,進而提升企業發展水平。二是爭取保安服務從業人員享受就業資金補助。商情有關政府部門將服務于省級廣播電視臺這樣的的重點要害單位的保安服務從業人員,納入補助范圍,在職業技能培訓、社會保險繳納方面予以補助,以提高從業人員生活保障,增強從業人員獲得感和穩定性,進而提高從業人員職業素養。三是加強保安服務企業監管。依據《保安服務管理條例》,落實并加強各級公安機關加強省級廣播電視臺等重點要害單位保安服務企業的服務監管及從業人員的審核認證工作,促進保安服務企業管理服務水平的提高和保安從業人員的安全業務處置能力的提高。
3.立足現狀,扎實做好單位內部治安安全工作。一是切實落實法律法規明確的單位主要領導負總則、分管領導具體負責、其他領導“一崗雙責”的要求,層層落實治安反恐等安全工作責任制,以上率下提高安全工作的“一失萬無”紅線意識,健全治安安全工作網格化管理模式,夯實治安安全工作“我要安全”的群眾基礎。二是加強安全保衛干部隊伍建設,在安全保衛干部隊伍配備方面,選調有良好職業素養和高度工作責任心的同志擔負這項工作,并且在業務培訓,工作交流,政治薪酬待遇等方面予以傾斜支持,以提升安全保衛隊伍整體素質。三是依據現行法律法規規范要求,結合事業產業發展出現的新情況,不斷完善各項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前瞻性的謀劃安全防范技防、物防設施建設,不斷夯實治安安全工作人防、物防、技防、制度防體系。四是不斷完善治安安全快速響應機制。加強與屬地公安機關與兄弟單位工作聯系,及時掌握治安安全工作信息,做好安全風險預警,并制定科學可行的治安安全突發事件處置預案,經常性地組織演練。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要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弘揚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作為省級廣播電視臺安全保衛管理部門,深感肩負的責任重大。行百里者半九十,我們各項事業的發展離不開安全這項基礎性工作。新的時代,面臨安全領域新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我們只有進一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總體國家安全觀重要論述精神,不斷強化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始終保持對自身安全工作的紅線意識,將我們的工作做的更實更細,在工作實踐中不斷提高安全工作科學謀劃及處置能力,我們才不枉這個偉大的時代,才能確保我們的廣播電視行業事業產業安全有序的跟上新時代的發展,確保這個偉大的時代賦予廣播電視行業的政治和社會使命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