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湖輝
摘 要: 文章以一個多年從事高職電視機原理與維修教學的教師的視角,闡述教學經驗和幾點對電視機原理與維修教學的思考,與有志于電視機原理與維修教學的教師共同探索,以求共同提高教學水平,把電視機原理與維修這門課程教好,培養出適應社會需要的電子設備生產和維修保養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為社會經濟發展作貢獻。
關鍵詞: 電視機;知識;技能;改革
0、引言
電視機是一種最普遍,也是人們最熟悉的家用電器,從早期的陰極射線式CRT黑白電視機、彩色電視機、平面直角電視機、背投式電視機,到等離子PDP電視機,液晶LCD電視機,再到有機發光二極管的OLED電視機,無不與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息息相關。同時,隨著電子元器件制造技術貼片化和高度集成化的發展,以及數字電子技術、計算機控制技術的發展,使得電視機越來越向平板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發展。這也使得電視機的維修技術產生了極大的變化,從早期的器件級、芯片級維修到目前的板塊式維修。這就促使電視機原理與維修技術的教學也必須跟著轉變。
1、課程體系設置是先決條件
“電視機原理與維修”既可作為“電子信息” 專業學生綜合學習復雜電子電路分析的載體,也可作為學生鞏固專業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載體。而為了讓學生更有效地學習和掌握核心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課程體系設置就顯得極其重要。
課程體系是圍繞教學目標而設置的,因此,課程體系設置是否合理,直接關系著學生是否能夠有效地學習和教學目標的實現與否。針對高職院校培養的是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特點以及”電視機原理與維修”是一門實踐性、實用性較強的課程等特點,針對該課程,我院電子信息專業除了設置必須的基礎課外,還設置了相關的專業課,如電工基礎、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高頻電子線路、電子工藝實訓課程、電子測量技術和單片機應用技術以及一些相關的實訓,如電工工藝實訓、電子工藝實訓、電子測量技術實訓等前期課程,同時還設置了如電視機組裝與維修實訓等后續課程。當然,課程設置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需根據技術進步和實際評估的教學效果而進行適當和必要的調整,力求使學生獲得最好的學習效果,掌握專業核心知識和核心技能。
當然,課程體系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也應隨著新材料、新器件和新技術在電視機中的應用而適時調整,唯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合格的適應技術發展的專業畢業生。
2、理論學習是基礎
電視機是一種集各種電子技術應用于一體的家用電器,它包含了從低頻到高頻、模擬到數字、整流到逆變、低壓到高壓、紅外無線發射與接收等多種電子技術;包含了分立元件、集成電路;包含了雙列直插式器件、SMT貼片器件;而且還包含了各種可編程控制的電子元器件。因此,“電視機原理與維修”課程是學習分析復雜電子電路的良好載體,學好該課程,可以加強對前期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可以鞏固前期所學的各種電子技術知識,也可以理解電子技術的實際綜合應用。
而前期的理論學習是比較枯燥和乏味的,這就要求任課老師在前期的教學過程中,不要把理論知識學習與實踐技能訓練割裂開來,而應把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有機地揉合在一起,并設置一些實際的、真實的學習情境進行教學,同時,有效地引導學生自覺、主動地應用所學知識對實際電視機故障進行分析并排除。例如:在本人的教學過程中,先請每個學生說出自己家里的電視機曾經出現過的故障,并用所學知識進行故障分析,老師再進行點評。由此,可以把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有機地相結合,避免枯燥的純粹理論教學,也可以讓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多彩。
當然,在進行理論教學時,應循序漸進,先從CRT電視機基本電路入手,讓學生先掌握基本的電視機原理,再進行目前主流的LCD電視教學,然后再介紹數字電視的基本知識,最后再讓學生學習PDP電視、OLED電視原理,以及智能電視及電視機的發展方向和趨勢。
3、實踐訓練是手段
“電視機原理與維修”課程不只是學習電視理論、電視維修技能和鞏固所學各種電子技術,也是學習電子產品維修技術的良好載體。因為對于各種電子設備,其故障分析過程、維修技術和技巧大同小異。因此,通過對電視機故障分析和故障排除的訓練,不僅可以鞏固前期課程所學的理論知識,鍛煉學生對電子設備的維修技能,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本人的實踐教學過程中,除了用學生家里的電視機故障作例子來引導學生進行故障分析外,主要還是通過實訓室的電視機來設置故障,然后讓學生獨立進行故障分析和排除故障,當學生碰到疑難時,老師就和學生一起討論,并在討論的過程中,給予適當提示和引導,幫助學生主動思考和分析,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以便使學生在排除故障的同時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同時產生學習興趣和成就感,這既讓學生鞏固了所學知識,也訓練了學生電子設備的維修技能和知識應用能力。
經過故障分析和排除訓練后,又安排了電視機組裝與維修實訓,讓學生自己動手,安裝、焊接、調試、測試并排除在組裝過程中出現的故障,以此來鞏固學生的實踐技能和理論知識,并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教學改革是關鍵
從CRT黑白電視機開始,到各種各樣的CRT彩色電視機、PDP電視機,到目前主流的LCD電視機,以及OLED電視機,電子技術的發展均不同程度地體現在電視機的發展上面。其器件從直插式到SMT,集成電路從小規模到特超大規模,顯示屏從CRT到OLED,無不反映著電子技術的發展成果。也因此,電視機教學也必須隨著技術的進步而進步,這就要求電視機教學需進行不斷的改革,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對于CRT黑白電視機和彩色電視機,本人主要介紹用分立元件和集成電路組成的電路原理,其維修技術是元件級的,必需準確到哪個分立元件或集成電路;而對于目前主流的LCD電視和OLED電視,其組成器件主要是SMT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因此,教學手段和方法就要隨之而改變,其電路工作原理就要圍繞著集成電路來介紹,而且其維修技術也和CRT電視機不太一樣,主要是板塊式的維修技術,更快捷、方便,但成本也較高,而且對于故障的分析和判斷就顯得更為重要。因此,本人在進行LCD電視實踐教學時,主要加強訓練學生根據故障現象分析并確定主要測試點的過程和方法,同時確定測試方法和測試手段,并根據故障現象和測試數據進行故障分析和故障判斷的過程訓練。
5、綜合素質培養是目的
“電視機原理與維修”課程的學習,不只是為了學習電視機理論和電視機的維修技術而已。而是為了鍛煉和提高學生元器件測試能力、電路分析能力、常用測量儀器使用能力、電子設備整機分析能力以及故障分析、檢測和排除能力,同時也是對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等綜合素質的培養。
學生通過這門課程的系統學習和訓練后,基本掌握了一門實用技術,提高了綜合素質,增強了對自身能力的信心,同時也為就業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6、結語
雖說基礎、經典的電子技術知識變化不大,但電子技術發展及其應用卻日新月異地發展和進步,特別是隨著半導體制造技術和智能化控制技術的發展,電子設備除了往輕、薄方向發展,也往智能化、個性化方向快速地發展。因此,“電視機原理與維修”課程的教學也要與時俱進地改進,才能更好地作為電子信息專業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良好載體。
參考文獻
[1]何祖錫:《彩色電視機原理與維修》.[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01.
[2]韓廣興:《液晶和等離子體電視機原理與維修》.[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 2007.04.
[3]張博虎:《液晶電視原理與維修技術》.[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