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普春昆

陽春三月,春光明媚。中華全國總工會執委、云南省政協常委、原云南省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王惠萍受云南省總工會黨組的委托,帶著云南省總工會慰問組,前往山東青島、安徽阜陽看望慰問中鐵八局集團昆明鐵路建設有限公司在外工作的一線職工。慰問組深入到兩地職工生產一線,仔細了解職工們的生活和工作情況,把云南省總工會的溫暖和關懷送到了一線職工的心中,一路上暖暖的云南工會情,潤濕了遠在異鄉一線職工的雙眼。“出來這么多年,這是云南工會娘家人第一次來看望我們,我們備受感動也備受鼓舞,我們一定不辜負家鄉工會組織對我們的期望,努力做到:干一個工程,豎一塊豐碑。”職工代表在發言中說。
從3月29日至4月2日,王惠萍帶領慰問組,先后到中鐵八局昆明公司承建的青島地鐵1號線、8號線、阜陽解放北路等現場看望慰問一線職工及農民工,關切詢問他們在工地的工作生活情況,為他們送去被子、大米等慰問品,實地查看了現場工人施工作業過程及項目黨建及生產經營、“三工”建設、項目文化及幸福之家建設工作。對中鐵八局昆明公司在山東省總工會、青島市總工會及安徽省總工會、阜陽市總工會及相關部門指導關懷下,積極開展工會組織建設、維護職工權益、大力改善一線施工人員生產生活條件,充分發揮工會組織促生產、保安全、強質量作用的成果和外地入駐地企業秉承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助推當地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實現共享企業發展成果,充分展現人文關愛的成果給予高度評價。
座談會上,青島市總工會副主席蔡琦和阜陽市工會副主席房繼紅對昆明公司的施工安全質量、企業文化、團隊建設等方面給予了高度評價。稱昆明公司的隊伍是一支走得出、站得穩、過得硬的鐵軍,是一支敢拼敢打敢干的隊伍,為當地的城市建設立下了汗馬功勞,成績顯著。王惠萍肯定了昆明公司的安全質量管理綜合實力,并提出了具體要求:一是要按照黨的十九大對工會工作的最新指示要求持之以恒開展工會工作,充分體現人文關懷,為員工辦實事、謀好事、解難事,讓員工真正享受實惠;二是要牢固樹立“安全第一”意識,高度重視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管理,強化安全責任,努力打造優質工程,確保把工程建設成為優質工程、精品工程、放心工程;三是要做好聯創聯建、企地共建,確保施工區域內的和諧穩定,把對職工的關心關愛做得更深更細;四是要加強職業病的自我防護意識,用“真心、真情、真愛”時刻關注員工的生活,充分發揮工會作用,切實維護職工權益。
“走得出、守得住、打得好”,這是中鐵八局昆明鐵路建設有限公司出省參與建設的理念。公司工會主席程巧利告訴我,這些年,昆明公司在省外無論參與任何地方的建設,都秉承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干一個工程,豎一塊豐碑”的精神,我們所到之處,建設方都對昆明公司交口稱贊。
昆明公司黨委書記莊嚴給我們介紹說:“昆明鐵路建設有限公司是我省本土成長起來的央企,是響應云南省建筑行業‘走出去’戰略的號召,積極爭取省外拓展市場。多次獲得了云南省建筑行業‘走出去’戰略的專項獎”。
昆明鐵路建設有限公司自成立以來已走過了65年的歷史,公司經歷過艱難困苦,徘徊不前,探索發展,開拓市場打造品牌等路途,沒有一帆風順,是用一步一個腳印的努力奮斗才走到了今天。公司被云南省政府表彰為“重點骨干企業”、“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云南省100強企業,昆明市“質量興市”示范單位,昆明市建設行業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十佳單位”。2017年榮獲“第五屆全國文明單位”并第三次躋身中國中鐵股份公司綜合施工企業20強。
自打走出去后,公司施工區域分布在了貴州、廣東、遼寧、山東等10個省區和老撾一個國外地區。如山東青島和安徽阜陽已經實現了10年以上省外區域良性開發和持續經營,實現了我省建筑企業“走出去戰略”良好持續的發展。
在山東青島,該公司先后承建了青島地鐵相關項目,總合同金額合計18.18億元。為確保項目順利推進,公司先后投入各類技術管理人員230人,施工一線作業人員2100人。
在青島工地上,在當地政府、工會等部門的支持下,項目部積極開展了創建“工人先鋒號”建功青島活動,結合“島城先鋒”各項勞動競賽開展工作,對工程建設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項目部在青島先后獲得了全國“工人先鋒號”、全國“模范職工小家”、全國“AAA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2014年度青島市安全生產優秀班組及安全生產十佳班組、2016年年度青島市建設工程質量“青島杯”等局級以上集體榮譽112項,個人榮譽51項。
當我們走進每一個建設的工地,都會看到我們的職工辛勤勞動,忘我工作的身影。我們最喜歡聽到的是他們驕傲地告訴我們:“這是我們修的地鐵!”“這是我們修的高速路!”“這是我們修的大橋”,作為云南人,我們也感到驕傲。當我們在阜陽站在潁上路泉河橋上,看著那寬闊平整的橋面橫跨在大河上,整個設計與泉河及兩岸風景協調統一,成為了阜陽市一道景觀。我們站在大橋上留影,也學著年輕的職工喊出“我們修的大橋”。
1985年出生的鐘發梁,是公司在阜陽市解放北路項目部的常務副經理,今年被安徽省總工會授予了“五一勞動獎章”。
2017年,阜陽市解放北路泉河橋項目部,在人員配備不足、技術力量薄弱、征遷工作進展緩慢等不利條件影響下,他帶領平均年齡27歲的團隊,不等不靠,見縫插針,積極協調各方關系,克服重重困難,迅速打開作業面,以建促拆。2018年1月主橋順利合攏,耗時14個月,比合同工期提前6個月。2017年該項目部完成施工產值8000余萬元,超額完成年度產值目標,未發生任何安全質量事故,多次獲得建設單位通報表彰,獲得參建各方一致好評。
昆明公司副總經理、青島地鐵項目部經理胡云飛,目前分管山東片區各項目的建設生產和經營。剛畢業的他就主動申請去最艱苦的施工一線磨練,年僅26歲的他就肩負著大型國有建設工程項目負責人的使命和壓力。
都說工程人難找對象,他和妻子也是在條件異常艱苦的工程所在山區認識的,6年之后,得益于妻子的理解和支持,他們在農村老家舉行了簡單的婚禮儀式,因放不下施工一線的建設任務,婚后的第三天他就返回工地,繼續開啟腳不沾地的奔跑模式。他和妻子總是聚少離多,一年回家的日子加起來上不了兩位數。2012年女兒出生之時,他也未能回家親手抱抱期盼已久的“小棉襖”。 2018年,他回家過年,大年初四母親突發疾病,剛把母親送至醫院治療,隨后就接到施工現場打來的電話,他只好愧疚地飛向了工地。
在青島市場這幾年期間,記不清他多少次強行帶病到現場指揮,他總是第一個沖在離險情距離最近的地方,帶領同事們積極應對,消除了隱患,杜絕了由險情發展為安全事故的發生,避免了可能給國家和人民群眾帶來生命和財產損失的不良影響。
像這樣的故事我們聽了太多,就是因為有了這樣一些舍小家而顧大家的工程人,將企業的命運和自己時刻緊緊相連他們遠離父母家人,在異鄉長年累月堅守在一線崗位上,完成了一個又一個項目,打造了一個又一個品牌,他們用汗水和智慧鑄就了“奉獻建筑精品,造福全社會”的企業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