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日經亞洲評論》6月9日文章,原題:愛美發的中國女性給假發企業帶來難題 隨著經濟崛起,中國女性有更多錢用于美容護理,包括染發和燙發。這些做法會損害她們的頭發,也會傷及一個特定的市場:用人類毛發制作假發的市場。
廣義地講,假發是用合成頭發或真發生產的。許多戴假發的人鐘情于后者,即使合成頭發更光亮,也更容易做發型。日本假發生產所用的真發有90%來自一個地方——中國。在中國一些內陸地區,女性常把自己的頭發剪掉拿來賣錢。日本福岡的假發零售商宮崎彌生表示,中國內陸地區染發、燙發的女性逐年增多。這樣一來,市場上適合做假發的高品質真人頭發數量就變少了。用于做優質假發的頭發必須是沒有染過、沒有受到過傷害的。公司不得不提高定制假發的售價。日本中部一家美發店Kabri把純天然假發的稅前售價從8萬日元提高到9.5萬日元。東京的一家零售商稱,“2014年以后,我們每六個月提價20%,原因是來自中國的人類真發價格飆漲”。
某假發生產企業高管稱,每年談判時,頭發貿易商都會要求提價。真發價格上漲不僅影響美容假發,也影響醫用假發。天然假發常受因治療癌癥或其他原因而掉發的患者追捧。▲
(作者落合周平,喬恒譯)
環球時報2018-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