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汁做壽
熱插拔(Hot Plug)是個人電腦在即插即用(Plug And Play)之后,進一步簡化設備連接能力的新功能。它是指在設備通電時即可插拔使用的方式,最早出現在服務器等需要長時間連續運行的商用設備上,隨著USB等接口在個人電腦上的應用而進入消費級市場。支持熱插拔的接口和設備可以極大地方便我們的使用,不過很多朋友肯定有這樣的經歷,當我們插入最典型的熱插拔設備——閃存盤時,電腦首先彈出的是一個警告窗口,告訴你“驅動器存在錯誤”,需要進行掃描修復。其實這還只是熱插拔理解錯誤造成的小問題,在其他設備和接口上,盲目和暴力熱插拔造成的后果還有可能嚴重得多。

用慣了USB等新興外設接口的小伙伴,可能會習慣性地認為所有現代外設都能熱插拔,其實完全不是這樣。例如在視頻接口中,HDMI和DisplayPort可以進行熱插拔,但VGA、DVI就不可以,如果小伙伴在電腦運行中直接更換VGA顯示器,就會發現電腦不會自動切換顯示器,最后還是不得不強制關機,重啟以識別新顯示器。類似的還有鍵鼠的PS/2接口、曾經的通用外設接口COM(串口)等,不過它們已經瀕臨消亡,很少見到了。


強行熱插拔不支持這一功能的接口,不僅會造成系統識別問題,嚴重的還可能因為電流沖擊而毀壞接口、外設甚至主板。筆者在顯示器處于開機狀態插拔VGA連線時,甚至曾明顯感受到接口傳來的電流。人都能明顯感覺到的電流,對電腦和設備的沖擊當然是很具有破壞性的。
一些小伙伴對熱插拔的理解就是可以直接插拔使用,于是永遠都是直接上手拔,其實這完全是誤解。熱插拔功能雖然主要基于硬件設計,但這些設備是否正在使用?對其他設備的使用是否有影響?這一點仍然需要在操作系統中確認,確認的方式就是在操作系統中選擇相應設備,使用“卸載”、“彈出”等功能,如果系統提示可以卸載或已經彈出,才能夠將其拔出。
以閃存盤為例,當其中一些文件正在被讀寫時,系統會阻止用戶使用彈出功能,這也是保證用戶閃存盤文件完整性的措施。如果關閉所有文件仍然無法彈出時,可以將系統中駐留的看圖軟件等關閉,因為它們可能正在后臺對閃存盤的文件進行預讀取等操作。

另外現在的數據線也都比較精密,因此在熱插拔時不要野蠻操作,而且和安裝其他電腦硬件一樣要注意靜電,在插拔設備前最好能先觸摸一下電腦機箱、暖氣管、水管等放掉身上的靜電。
所有的熱插拔針腳都會將金手指設計得長短不一,其中最長的針腳大都是供電線路,而短針腳有些是數據傳輸線路,有些則是斷路檢測針腳,又或者是對電流比較敏感的線路。這樣在拔出接口時,在接口斷電前就可以停止數據讀寫,或者自動檢測到拔出動作,并且在斷電前先斷開敏感線路,保護數據和設備的安全。
其實通過這一識別方式,我們還會發現機箱內也存在著一個可以熱插拔的常用接口——SATA。較新版本的Windows系統中,在控制面板→系統設備→硬盤上右擊選擇“卸載”,即可對SATA硬盤進行熱插拔。但需要注意的是,熱插拔硬盤必須使用電源提供的原生SATA供電接口,不能使用大4Pin供電接口進行轉接。對于其他熱插拔設備也是類似的道理,只要任何一端連接在非熱插拔接口上,就不能保證熱插拔動作的順利和安全。



通過斷路檢測針腳來確定拔出動作,并且對設備進行保護時,是需要主機端和設備端支持的。例如 HDMI就使用斷路檢測針腳,當拔出時,較短的檢測針腳會率先斷開,同時提供熱插拔信號,如果設備可以識別和進行相應準備,就能比較順利地拔出或連接線纜,但如果設備并不能辨識這一信號并進行相應的自動操作,就可能無法正常執行熱插拔操作,甚至造成一些危險。
其實還有一些時候,我們也可能會無意中對某些接口進行熱插拔操作,對很多不支持這一功能的接口造成毀滅性打擊,例如上文提到的關閉電腦但未關閉顯示器時插拔VGA連線。另外在更換電腦板卡時,還需要特別注意“掛起到內存”STR(Suspend To RAM)功能,它是在進入類似休眠的狀態后將數據存入內存中,以便喚醒時可以快速開機的功能。在這一狀態下內存等很多板卡是持續通電的,但風扇通常已經停轉,運行特征很不明顯,如果此時直接插拔內存或板卡,就可能會對這些配件造成嚴重損傷。所以在進行更換配件的操作時,最好能確定完全切斷設備、電腦的電源。
總之,熱插拔雖然極大地方便了我們使用電腦,但卻并不表示可以隨便插拔,希望小伙伴們在使用電腦的時候既能享受到方便,又能最大限度保護我們的愛機。另外,也希望未來更強大的熱插拔能力能夠從商用領域逐漸引入個人電腦中,畢竟從電源到硬盤,乃至整個計算節點的熱插拔、熱備份等功能,可以極大地提升電腦的應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