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龍
中醫有七方,即大方、小方、緩方、急方、奇方,偶方、復方。七方始見于《黃帝內經》。對七方的內容,民間有不同的解釋。當前一般認為:
大方 指藥味多或藥味少而藥量大,以治療邪氣強盛,或治下焦重病,需頓服的方劑,如大承氣湯治陽明腑實證,屬于大方。
小方 指藥味少或藥味多而藥量小,以治療邪氣輕淺,或治療上焦疾病的方劑,如蔥豉湯為辛溫解表輕劑,屬于小方。
緩方 指藥性緩和,長期服用,適用于慢性虛弱病證的方劑,如四君子湯治中氣虛弱,脾胃運化不健者,屬于緩方。
急方 指藥性猛峻而用于病勢危急,需迅速教治,急于取效的方劑,如回陽救逆的四逆湯,屬于急方。
奇方 指單味藥的方或合于單數藥物的方劑,如治療少陰病咽痛的甘草湯,屬于奇方。
偶方 指兩味藥的方劑或藥物合于雙數的方劑,如治療肝腎陰虛的二至丸,屬于偶方。
復方 指兩方或數方結合使用而治療復雜疾病的方劑,如治療氣血兩虛的八珍湯,屬于復方。
(摘自《中醫學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