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素
一般來說,高血壓患者需要長期服藥來控制血壓的穩定,從而避免血壓波動帶來的慢性和急性并發癥。但“是藥三分毒”,如何盡量不讓肝腎因長期服藥而受傷,是所有患者必須面對的問題。那么,服降壓藥如何護肝腎呢?
目前,降壓藥可以分為α受體阻滯劑、β受體阻滯劑、鈣離子拮抗劑、利尿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和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斷劑等,它們在發揮作用時可能對肝臟、腎臟產生不同的影響。
為此,醫生會根據患者病情選擇藥物,如原發性高血壓初期可選用小劑量利尿劑。
螺內酯、呋塞米等利尿劑大多經尿液排泄,對肝臟的影響較小,但長期使用可能引起腎臟對尿酸的重吸收增多,出現血尿酸升高的情況。某些患者可能出現關節疼痛等痛風癥狀,還可能引起痛風性腎病(簡稱“痛風腎”),表現為尿酸結石、水腫、夜尿。
長期用利尿劑還可能出現血脂增高的情況。高脂血癥是應用噻嗪類利尿劑治療引起的常見副作用,主要表現為血清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增高。
因此,在服用利尿劑期間應多喝水,保證藥物的正常代謝。
鈣離子拮抗劑和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對肝腎功能損害的報道最多,這可能與它們應用廣泛有關。患者服用硝苯地平、尼卡地平等鈣離子拮抗劑可能引起轉氨酶升高。
長期用依那普利和賴諾普利等ACEI類藥則可能引起黃疸,可表現為皮膚、眼球發黃,還可表現為乏力、肝區疼痛等癥狀。
建議患者定期檢查,最好遵醫囑每3~6個月做一次肝腎功能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在醫生指導下換藥。
某些保健品宣稱能降壓,其中可能添加了西藥成分的降壓藥,如果患者本就在服用降壓藥,可能會導致用藥過量,發生危險。
此外,β受體阻滯劑中,拉貝洛爾對肝臟有一定毒性,但一般認為危險性極低;酚妥拉明等α受體阻滯劑對肝臟的影響較少;纈沙坦等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斷劑,臨床使用時間較短,損傷肝腎的報道相對較少。
但對于肝腎影響較小的藥物不一定適合所有患者,還需要根據體質、病情、是否有其他并發癥等綜合選擇,一般也不建議大家頻繁換藥。
(摘自《醫藥與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