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瑚
子女成家或外出求學后,“空巢”的中老年夫妻一起旅游本是好事。可是,多年一家三口同行突變成“二人世界”,旅途中磕碰不斷,甚至走一路吵一路……
今年兒子結婚后,老秦的老伴兒提議去南方旅游。老伴兒說不想跟旅行社走,要像年輕人一樣自助游,給他一個完美的假期。
但是,老伴兒計劃的完美假期,在老秦的眼中不怎么完美:每天安排的行程太滿,可老伴兒說這是為了多欣賞一些美景;網上提前訂的酒店雖然環境幽雅,但是離市中心太遠,交通不便利……這一路上,老兩口可沒少打嘴仗,老秦對老伴兒到處不理解、不滿意,老伴兒覺得老秦不明白她的苦心,不珍惜她的勞動成果。
這樣的事,在“空巢”夫妻結伴出行旅途中并不少見。老兩口一來說話不講究方式,稍有不如意就吵嘴,成了習慣;二來以前多是帶著孩子一起出門,計劃、安排都從為孩子好的角度出發,容易達成一致。現在突然邁入“二人世界”,而每個人對于“完美假期”都有自己的想法,當觀點有差異時,爭執難免。
上次旅行沒少跟丈夫鬧別扭的宋老師,這次去蘇杭旅行時調整了思路。“我原來的想法是,我想讓他的旅行更舒心。但我恰恰沒搞清楚,人家不認為多看景點就叫好,好的標準不一樣,喜歡的、適合的才是好的。”宋老師說,“上次的旅行只能打85分。回到家我就總結,我的失誤在哪兒?怎樣才能提高到95分?一不留神,這次人家打了100分!”
宋老師訂酒店時專門找房間有浴缸、能泡澡的,老伴兒很喜歡,這就增加5分。其次,找離地鐵站近、出行方便的酒店,哪怕多花點兒錢,也要滿足老伴兒“省事”的要求,又加5分。再次,減少行程,上午半天逛累了,午飯后休息,晚飯前再到附近轉轉。男人旅行圖的是心情輕松,至于能去幾個景點無所謂,這樣的安排又加5分。
經過反思和總結,宋老師夫妻倆這次旅行非常愉快。朱老師說:“我能感覺到,我考慮他的感受,他也在很多事上遷就我。結果就是,這次旅行我倆不僅沒吵架,反而聊得特別盡興。回程他還專門感謝了我兩次。”
旅行中出現分歧,怎么辦?不妨出發前,就行程達成基本共識,然后留出一兩天的機動時間,以應對突然起意想去某地或遇景區關閉調整路線。
兩個人都作出妥協。一天設計得悠閑一點兒,照顧丈夫;一天設計得緊湊一點兒,滿足妻子。或者這次旅行開啟“休閑”模式,下次旅行進入“看景”狀態。旅行不是爭和搶,也不能一人完全遷就另一人,而是彼此得到滿足。
旅行中短暫分開也是解決方案。丈夫下午在賓館休息,妻子單獨出去轉轉,晚上再會合。沒必要完全捆綁,非得同吃同住同行。
人們心里往往存在這樣一種誤區,夫妻做任何事情都在一起、心心相印才是感情好。其實錯了,幸福是每個人都從中感覺舒服。
(摘自《特別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