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敏
天氣漸暖,戶外踏青、賞花、鍛煉的人們慢慢多了起來,許多人發現自己運動后膝關節會出現疼痛,便懷疑自己是得了風濕性關節炎。
其實,這并不一定是風濕性關節炎,在人體的所有關節中,膝蓋關節屬于要求較高的關節,經常承受來自人體的所有重量,甚至是負擔額外的重量。而且,由于活動范圍大,它們比髖關節和踝關節承受更大的沖擊和壓力,也因此成為最脆弱的部位。
事實上,膝關節受傷多是因為半月板之類不容易再生的組織受傷或損壞。那么,什么是半月板損傷?怎樣預防和治療呢?
半月板結構精巧靈活,可隨膝關節的運動而向前、向后或向內側、外側移動,具有緩沖和穩定膝關節的功能。但它由軟骨組織構成,而且接近中央的部分很薄,就是一對薄弱的“軟骨墊片”,卻要應付大部分體重的壓力,所以很容易損傷。
半月板損傷最容易發生在兩種人身上:一是喜歡運動的年輕人,二是膝關節退化的中老年人。
喜歡運動的年輕人 損傷類型通常為急性創傷性損傷。他們常因大力踢球踢空、蹲下行走、跑步中被絆倒,致使膝關節產生快速扭動,從而造成半月板急性創傷性損傷。患者常常會有明確外傷史,通常在劇烈活動中突然損傷(如打球、做重體力工作時),出現關節劇痛、不能伸直,并迅速出現關節腫脹,此時關節內可能因半月板撕裂出現積血。
膝關節退化的中老年人 損傷類型通常是慢性退變性撕裂,患者大多沒有明確的外傷病史。老年人群隨著年齡的增長,半月板內部結構變性退化,抗壓性及耐磨性都逐漸衰退,而退化變性的半月板無法承受膝關節日常的反復活動,從而產生半月板破裂。這種類型的破裂最常見于內側半月板后角的損傷。
1.膝關節疼痛,走路時更明顯,坐下或躺下休息時會明顯減輕。
2.膝關節活動時有彈響(關節活動時會聽到“咔嚓聲”),甚至出現關節交鎖(關節活動時突然聽到“咔嚓聲”后,關節便不能伸直,忍痛揮動幾下小腿,再次聽到“咔嚓聲”后,關節又可伸直)。患者關節交鎖可能偶爾發生,也可能頻繁發生。頻發交鎖會影響患者走路、站起、蹲下。
3.患者上、下樓梯時,會出現“打軟腿”癥狀,表現為患者膝關節突然無力感(膝關節關節不穩或有滑落感)?;颊呦リP節腫脹可能不明顯,膝關節常用屈伸等日常功能也可能不受影響。
4.損傷后期,患者可能出現股四頭肌萎縮、肌力減弱、腿變細等表現?;颊咝⊥壬熘被蛳露讜r可出現膝關節疼痛,在膝關節周圍按壓可按到明確的壓痛,位置較固定。
有人可能會問,為什么不是所有的中老年人都出現半月板損傷,而是一部分老年人會出現呢?這其中大概有這幾種原因:
天生是盤狀半月板 這屬于一種先天的半月板發育不正常狀態。半月板本應是半圓形,但是偏偏有一些人的半月板是圓形的,所以稱作“盤狀半月板”。這種人的半月板就非常容易提前出現問題。因盤狀半月板不能適應膝關節的運動,在運動中就很容易出現半月板損傷。
年輕時活動量較大 有些人在年輕時重體力勞動做得比較多,或者年輕時運動量比較大,這都會導致半月板比其他人要磨損得多一些。隨著年齡地增長,這類人的半月板就會提前出現損傷。
平時姿勢不良 有些半月板慢性損傷的人,可能會有跪著拖地、坐矮板凳的習慣。這些動作會讓半月板承受的壓力非常大,從而出現半月板的提前退化。
膝關節受過外傷 有些半月板出現慢性損傷的患者,之前會有膝關節的外傷史。比如很早之前的一次骨折或關節扭傷,都可能導致關節的力學平衡發生改變,從而導致半月板非正常地受力,從而出現提前破損。而劇烈活動所致的半月板損傷,是由于外力巨大造成的,有時還會伴有膝關節內其他韌帶結構的斷裂。當合并有這些韌帶傷時,患者膝關節疼痛會更劇烈,腫脹會更明顯,這時患者必須就醫治療。
輕微半月板損傷,患者癥狀不嚴重,膝關節疼痛較輕,腫脹不明顯,不影響膝關節功能,一般可自行愈合。
對于較嚴重的半月板損傷,患者癥狀明顯,膝關節疼痛嚴重,腫脹明顯,日?;顒邮芟?,有關節內出血可能。此時若聽之任之,不予理睬,患者急性期過后,膝關節疼痛腫脹會有所減輕,但會有關節疼痛,活動時有彈響,甚至出現關節交鎖的情況。長此以往,患者膝關節會提前退化,出現膝關節骨贅形成、關節畸形等骨關節炎表現,將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建議半月板損傷后及早治療。
目前半月板損傷的治療方案主要包括保守治療、關節鏡手術治療。
保守治療主要包括:①固定膝關節,膝關節用夾板或石膏托伸直位外固定3~4周,以促進半月板修復。②藥物治療,服消炎止痛的藥物,并外敷消炎止痛膏藥。③在關節腔注射玻璃酸鈉,增加關節液的黏滯性和彈性,有潤滑和吸收震蕩作用,從而保護病變半月板。④按康復訓練計劃行功能鍛煉,增強肌群力量,增加膝關節穩定性。
關節鏡手術治療半月板損傷的優勢在于手術切口小、創傷輕,術后可早期行功能鍛煉。同時,還可很好地探查膝關節各部分,了解是否伴有關節軟骨、韌帶損傷等復合傷,以便一并治療。目前,關節鏡手術已代替開放手術,成為半月板損傷治療的最佳手段。
喜歡運動的朋友們,特別是那些需要加強運動的老年人應該怎么做才能避免半月板損傷呢?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科學鍛煉 老年人不能不鍛煉,也不能鍛煉過度。這里所說的“鍛煉過度”,一是指運動的量比較大,二是指運動的方式太過劇烈。老人沒有必要非得達到年輕人的運動量和強度,可以選擇一些比如散步、游泳等比較穩妥、安全的鍛煉方式,同時要盡量避免諸如爬山、打球等劇烈的體育活動。訓練前熱身活動一定要充分,不要直接做強烈運動。注意運用大腿的肌肉群,避免膝蓋受到來自腳下的直接沖擊。膝蓋出現不適癥狀時,應適當減小運動量和運動頻率,避免進行劇烈的跑、跳和負重運動。
加強膝關節周圍肌肉鍛煉 膝關節周圍肌肉群有助于增加膝關節的穩定性,穩定的膝關節能夠減少半月板的磨損。發達的腿部肌肉可在一定情況下緩解膝蓋所承受的壓力,讓膝蓋的損傷降低到最小。平常應有意識地加強對股四頭?。ù笸惹安考∪猓┖褪猪g帶的鍛煉,增強股四頭肌內側及大腿肌肉力量,結合采用肌肉伸展拉長、步行、蹲馬步或貼墻練習等方法,可為髕骨在股骨端槽內平穩運動鋪好道路。伸展拉長的腿筋及髕骨關節,有利減少膝損傷的機會。負重提踵(踮腳尖)可以鍛煉小腿的比目魚魚肌。在提踵放下的時候大腿肌肉收緊,有益于大腿肌肉的伸展拉長。此外,還可以在凳子上或是床上做直腿抬高鍛煉或練習靜蹲,這類運動比較符合老年人群的生理特點,也較為安全。
部分動作需避免 少做深蹲、下蹲行走、過度屈曲膝關節、上下樓梯等動作,生活中避免長時間行走及站立等動作,行走及運動中避免膝關節快速扭轉等動作,適當使用各類護具及扶手等,這些均有助于避免半月板損傷。
總之,半月板對于人體,特別是膝關節非常重要。損傷嚴重的半月板是無法保留的,目前仍沒有理想的人造半月板替代物。所以,我們更要重視對半月板的保護,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