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會
晨曦拉開帷幕,又是一個絢麗多彩的早晨。初春,濕潤的風從玻璃窗穿進教室。柳色燕語,給校園涂上了一抹夢幻般的情調。
這是一節作文課。我打開電腦,移動鼠標,點擊課件,《感恩有你》——四個大字映入屏幕。“孩子們,今天的作文題目是:《感恩有你》。感恩,使世界變得美麗;感恩,使我們擁有愛心。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風順,種種失敗、無奈都需要我們勇敢面對。這時,是一味埋怨生活,還是對生活滿懷感恩?感恩,是歌唱生活的方式;感恩,是對生活的愛與回報……”
“我有我愛的和愛我的親人和朋友,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這是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面對記者的提問時在鍵盤上敲出的心音。當時那位記者提問:“您受遍了人生的疾苦,最后還是在輪椅上度過余生,您認為生活的意義何在?”我不知道那位記者在聽到霍金先生的回答后心里是怎么想的,但我想到的是霍金先生如此博愛與感恩的情懷是何等的偉大。正是有了這顆感恩的心,才使他在“夸克”“黑洞”的陪伴下創造了新的歷史,這便是感恩的力量與回報。…… 我激發孩子們的思維,把孩子帶入輕松、有趣的寫作中。
“孩子們,生活中有哪些人值得你去感恩呢?”
孩子們都踴躍舉手了。
“我要感恩我的外婆。可如今外婆卻去了另一個世界。”我靜靜聽著琰琰和外婆的故事。“小時候外婆在院子里種了棵櫻桃樹,外婆彌留之際,櫻花一夜間凋謝了。外婆托夢給我,琰琰,等櫻花開了,我就回來了。”
琰琰委婉的聲音與我心弦共鳴。我的眼眶濕潤了,想起了我的外婆。外婆此生最愛梨花。外婆曾指著漫山遍野的梨花對我說:“以后我要是去了遙遠的地方,梨花盛開的時候,我就回來了……”我的鼻子一酸,淚水滴落下來。我做了一個手勢,示意孩子們開始寫作文。窗外,校園小道上怒放的梨花,素潔淡雅,春風吹拂,花雨在我眼眸中,如雪片飄飛。
孩子們安靜地寫作,“沙沙”的寫字聲,讓我感到欣慰。
這是一節成功的作文課,離下課還有幾分鐘,56個孩子作文都寫完了。孩子們真的用心,動情地抒寫著感恩的故事。
下課了,我抱著孩子們的作文本走在校園小道上。風動梨花,翩翩歸來的是我的思緒。我將飄落的梨花小心拾起幾片,夾進孩子們的作文本,我想它會穿過歲月,尋找到我曾經的感動。
打開孩子們的作文,淡淡的梨花香撲鼻而來。
琰琰在作文中寫道:月涼如水,點點星光散落在波光粼粼的湖面。婀娜的櫻花,月光下一片柔和。遠遠從山間傳來的鳥鳴和外婆的故事融為一體。月下,浮現一個女孩兒,斜斜的麻花辮,美麗的蝴蝶發結,耳邊垂下的幾縷發絲隨風輕舞,她緊緊依偎在外婆懷里……我靜靜讀著琰琰的作文。喜歡那棵櫻花樹,這個時節——初春。櫻花開了。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兩朵,素顏妝,淡淡笑。啊,櫻花開了,外婆回來了。幾滴眼淚滴落下來。微風拂過,櫻花瓣飄落在我的頭上,好像外婆在撫摸我的頭。我知道外婆是不會回來了,可我還是年年期盼:櫻花盛開的季節。生命中,感謝有你……
琰琰的這篇作文讓我很感動。我給琰琰的作文評語:“如果路過人生的一角,請采摘一顆感恩的心,說一聲‘感謝有你。小作者的語言多么生動!是的,當心靈被感恩的雨露滋潤,簇簇關愛的花朵便在人間綻放——這是小作者要表達的中心。”我的眼眶再次濕潤了。尤其是讀到這句“櫻花開了,外婆就回來了”,小時候,我也扎著斜斜的麻花辮,戴著一個蝴蝶發結,在梨花樹下,依偎在外婆懷里聆聽動人的童話故事。如今,漫山遍野的梨花都開了,我的外婆是不是歸來了?擱下手中的紅筆,溫馨的春風里,我微微閉上雙眼,靜靜地尋找著梨花樹下的回憶。
季節更換,體質孱弱的我患了重感冒。連著輸了幾天液都沒好轉。我非常想念我的孩子們,拿出手機翻出我和孩子們的照片。“叮咚、叮咚”,門鈴響了,會是誰呢?
打開門,啊,原來是琰琰來看望我。琰琰握著幾枝潔白的梨花:“陳老師,祝你早日康復。”
我接過琰琰的手中的禮物,拾起一朵飄落病床的梨花,輕輕放入掌心。暖暖的陽光爬上窗臺,隱隱地,我的鼻子一酸。淚光中,疊印在我眼前的是我那56個孩子可愛的笑容。
康復后,我把琰琰送我的梨花帶回學校,插在辦公桌上的水杯里。啊!梨花,每年春天都這樣盛開著。春風里,你就是那一串白玉般的風鈴,聲音似山泉流淌;春雨中,你就是一把素色的雨傘,撐開世間美麗的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