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盡奇
[摘要] 目的 探討綜合護理對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影響。 方法 選擇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共40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使用隨機分配的方式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0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比較兩組的護理效果和護理滿意度。 結果 隨訪期間,觀察組低血糖復發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對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實施綜合護理有顯著的臨床效果,可以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 綜合護理;糖尿病;低血糖;效果評價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8)09-0150-03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on diabetic patients with hypoglycemia
QU Jinqi
Department of Geriatrics, Dalian Friendship Hospital, Dalian 116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on diabetic patients with hypoglycemia. Methods 40 patients with diabetic hypoglycemia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4 to February 2016 were selected as study subjects.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20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We compared the nursing effect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 the recurrent rate of hypoglycemi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diabetes hypoglycemia has a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which can improve satisfaction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word] Comprehensive nursing; Diabetes; Hypoglycemia; Effect evaluation
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療過程中,患者血糖在低于2.2 mmol/L時出現低血糖,癥狀表現為頭暈、出汗、虛弱和焦躁[1]。癥狀表現比較輕的患者應該通過進食等措施來改善癥狀,癥狀嚴重時可能會出現昏迷現象,要及時對患者進行搶救,如果治療不及時會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2]。所以,在對糖尿病患者治療時,對糖尿病低血糖的護理干預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對我院收治的40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對于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共40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經過檢查均符合糖尿病低血糖的診斷標準,并將心肝腎功能存在障礙、認知功能存在障礙和精神方面有障礙的患者排除在外[3]。本次研究經過相關倫理委員會的批準,且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并同意。使用隨機分配的方式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0例。觀察組:男9例,女11例,年齡42~82歲,平均(61.8±3.5)歲,病程為1~15年,平均(8.9±1.2)年;小學以下學歷5例,中學及中專學歷9例,大專以上學歷6例。對照組:男10例,女10例,年齡40~81歲,平均(60.5±3.4)歲,病程為1~16年,平均(8.6±1.3)年;小學以下學歷6例,中學及中專學歷7例,大專以上學歷7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學歷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干預,內容包括對患者的病情和生命體征的觀察,指導患者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和作息習慣,適當添加鍛煉,做好低血糖發生的預防準備工作,保持充足的睡眠。觀察組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具體護理方法如下。
1.2.1 密切觀察 病情護理人員要經常到病房看望患者,對患者的病情和生命體征變化進行嚴密的監測,避免出現低血糖;使用電腦等相關血糖監測儀器對患者的血糖水平進行實時監測;定時收集患者的血糖和尿糖樣本,標明患者的基本信息后送檢[4]。
1.2.2 緊急護理 如果患者出現了低血糖的癥狀表現,要立刻通知醫生進行病情檢查,采取相應的措施。若患者可以吃東西[5],護理人員要及時給患者吃一些含糖量比較高的食物;如果患者病情特別嚴重已經不能吃東西了,護理人員需要根據醫生的規定來給患者注射5%的葡萄糖溶液,靜脈注射大約30 mL即可,患者病情嚴重時可以靜脈注射10%的葡萄糖溶液;如果患者始終處于昏迷狀態,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吸氧措施,保證患者不會發生缺氧現象[6]。
1.2.3 用藥指導 在患者治療的過程中,護理人員要按照醫生的規定來給患者注射胰島素,注射完畢后立即指導患者進食;并在患者結束治療后,指導患者在沒有護理人員的幫助下自己注射胰島素的方法[7],告訴患者怎樣檢測血糖和尿糖水平以及低血糖的相關癥狀表現,教會患者使用血糖測量的儀器,避免發生低血糖現象。
1.2.4 心理護理 在發生低血糖后,由于沒有專業知識造成患者及其家屬不知道怎樣去處理和應對,患者會出現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8],護理人員要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安撫,用簡單易懂的語言來向他們解釋糖尿病低血糖的發生原因、癥狀表現、預防措施以及搶救措施,緩解患者的不安心理[9],告訴他們只有在生活中多注意飲食和作息,出門時準備好糖塊等食物,就可以科學的應對低血糖。護理人員要與患者及其家屬保持良好的信任關系,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心理指導和疏導,鼓勵患者以積極的心態來面對疾病[10]。
1.2.5 健康宣傳 糖尿病的病程相對較長,且病情不穩定,很難對血糖水平進行穩定的控制,患者很容易忽略低血糖的癥狀表現。所以,醫院應該定期召集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參加舉辦的健康教育活動,將糖尿病低血糖的專業知識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講解[11],告訴患者如何控制血糖水平和控制血糖水平的重要性,告訴患者在使用藥物治療過程中伴隨的不良反應和應對措施。教會患者對病情進行監控的方法,積極配合護理人員的工作,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避免出現低血糖。
1.2.6 加強飲食控制 對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病情控制中,飲食控制發揮著重要作用。護理人員要告訴患者不可以吃含糖量過高和脂肪含量過高的食物,不能吃有刺激性的食物,禁止抽煙喝酒,口味盡量淡一些,控制每天攝入的總熱量。指導患者在吃飯時可以吃七八分飽[12],增加每天的進食次數,每天可以吃五頓飯左右,早飯的能量大約占一天能量的2/9,午餐和晚餐共占4/9,兩次加餐的能量大約占3/9。建議患者增加食物的種類,保證營養的均衡,控制每天攝入鹽的量,每天的主食控制在400 g左右。每天的脂肪可以從食用油和肉類中攝入,大約占一天總能量的25%,可以適當添加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每天的蛋白質的攝入量大約占一天總能量的20%,可以從豆乳制品和肉蛋奶中攝取。碳水化合物大約占55%[13],應該主要選擇復合糖。保證讓患者不感到饑餓,血糖可以維持在正常的血糖水平范圍內。
1.2.7 加強運動指導 適度的鍛煉可以幫助患者排汗,讓患者產生疲勞感,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和食欲,調節患者的不良情緒。所以,護理人員要指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適當的增加一些鍛煉,例如慢跑、散步、打太極拳等,要保持運動過程中的心率不超過120次/min,每周進行四次鍛煉最佳。如果患者肥胖可以在吃完飯半小時后進行適當的鍛煉。
1.2.8 細節護理 結合每位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卡片,卡片上有患者的個人信息,包括住址、病情、用藥方法和醫院電話等,讓患者隨身攜帶,在出現低血糖時可以及時地將患者送到醫院接受治療。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實施為期一年的隨訪,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低血糖復發情況、護理滿意度和生活質量評分。①護理滿意度根據本院自擬的問卷調查表進行評判,分值為0~100分,分數超過80分為滿意,分數60~80分為基本滿意,分數低于60分的為不滿意,總滿意率=(滿意+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②生活質量應用SF-36生活質量調查表[14](引用自糖尿病生活質量特異性量表)進行評估,其中使用調查問卷的形式,包含整體健康的問卷、心理健康問卷等,具體來說,有健康狀況統計,分別為非常好、很好、好、一般、差等級別,并給與不同選項不同的權重,分數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 SPSS 17.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或方差分析,進一步兩兩分析采用LSD法,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低血糖復發情況和生活質量評分情況比較
隨訪期間,觀察組有1例患者復發低血糖,低血糖復發率為5.0%;對照組中有5例患者復發低血糖,低血糖復發率為25.0%;觀察組低血糖復發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是臨床中常見的發病率較高的慢性疾病,病情久治不愈,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現的一種并發癥。低血糖程度較輕時會出現出汗、面色蒼白等癥狀,程度較重時會導致患者的昏迷,如果沒有采取及時的救治措施,會導致死亡。糖尿病的病發與惡性進展與飲食等不良生活習慣息息相關。臨床相關研究證明,出現糖尿病低血糖的患者多為老年人,對于老年人來說,其機體的代謝功能相對較差,常會出現拮抗調節激素的現象。另外,對于老年人來說,其受體的興奮性相對較低,如果出現微血管病變和各類疾病,則更容易造成低血糖等疾病。當前,對于血糖的控制有時會直接導致低血糖等并發癥的發生,臨床中的低血糖主要會出現顫抖、多汗等癥狀,另外會出現幻覺、虛弱、頭暈等,如果不能及時地發現并給與治療,甚至會對患者的生命產生巨大的威脅。如果患者曾經患過糖尿病史,但是平常來看患者較為正常,偶然會出現昏迷等現象,無法真正找到患者的病因,一般來說,患者是由于糖尿病低血糖而造成的昏迷現象,必須根據昏迷的急救原則等對患者施救,糖尿病患者的昏迷,一般不僅由于低血糖引起,有時血糖的提高會直接導致患者的高滲性昏迷,但是如果患者出現該類癥狀,患者不能給意識較為模糊的患者喂食水果等,嚴重時會導致患者的窒息,對疾病有著較強的加重作用。如果患者突發心慌和出汗等癥狀,甚至出現肌無力癥狀等,一般屬于患有低血糖疾病,必須給予患者進行全面有效的系統性檢查,并盡量排除糖尿病,以防貽誤病情。對于已經患有糖尿病低血糖的患者,需要密切監控患者的血糖,并給與心理疏導,飲食指導等,對患者病情的康復以及后續治療較為有效,首先,適當的心理疏導可以幫助糖尿病人緩解自身的精神壓力,并能夠更好的采取治療應對疾病,可以給與患者一定的心里激勵,同時,適當的飲食指導能夠幫助糖尿病糖患者維持自身血糖平衡。有研究中對糖尿病患者實行綜合干預的護理方式,其效果顯著,患者的護理滿意率和護理依從性顯著提高,結果與本次研究相符。因此,對糖尿病患者實施綜合護理是有重要的意義[15]。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實施護理干預后,觀察組低血糖復發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說明綜合護理干預在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應用中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對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減少低血糖的復發,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從而提高了護理滿意度,值得應用于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旭艷.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間發生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及護理[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72):200-201,204.
[2] 亢敏捷. 綜合護理對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效果分析[J].實用糖尿病雜志,2017,13(4):27-28.
[3] 張盛紅. 糖尿病低血糖致精神癥狀發作患者的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20):220-221.
[4] 占秀娟,杜小雨.心臟病外科護理教學中探究式學習理念應用的效果評價[J/OL].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S1):555-556.
[5] 李曉莉,鐘曉衛,李莎,等. 護理干預后胰島素注射患者的質量改善研究[J/OL].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S1):556.
[6] 張艷,楊玲鳳,王璐.綜合護理干預在規范糖尿病住院患者低血糖處理中的應用效果[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10):42-44.
[7] 汪曄,房麗. 綜合護理對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導刊,2017,19(5):524,530.
[8] 劉曉昀.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護理干預策略[J]. 糖尿病新世界,2017,20(9):99-100.
[9] 白波.預見性護理對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癥的影響觀察[J]. 中國農村衛生,2017,(8):78,82.
[10] 劉瑋.老年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和護理對策[J].遼寧醫學雜志,2017,31(3):45-47.
[11] 王娟,吳華.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間低血糖的預防和護理[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7,(4):13-15.
[12] 田倩.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綜合護理效果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7,33(4):129-130.
[13] 關怡.關于護理干預對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強化治療期間低血糖發生率的效果評估[J]. 糖尿病新世界,2017, 20(3):106-107.
[14] 代亞麗,劉連君,余丹.綜合護理干預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間低血糖的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2):169-170.
[15] 劉華.門診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預防性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1):169-171.
(收稿日期:2017-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