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輝
摘要:針對砂密巖氣藏水力對較高地層產生的破壞壓力問題,以及對地質結構儲層體積進行擴大,采用射孔技術對地層出現的問題進行處理。根據射孔數量和間距的變換,有效解決地層出現上述問題。在實際應用中發現,使用該技術不僅有效降低致密砂巖氣藏的破裂壓力,同時為相關技術參數優化,產生良好的應用效果。
關鍵詞:射孔;致密砂巖氣藏;裂縫起裂;裂縫擴展;破裂壓力;縫間干擾
引言:
由于致密砂巖氣藏儲層中,其孔隙和滲透率較低,在工程施工過程中,無法產生良好的施工效果。因此,使用射孔水平井分段多簇的體積壓裂技術進行施工,防止巖層結構出現剪切滑移情況,同時在地層結構中,將人工裂縫與地層結構產生的裂縫建立良好的結構體系,使地層內部空間和采收率不斷提高。在進行致密砂巖氣藏破裂壓力研究過程中,采用小型真三軸水力壓裂模型作為試驗設備,對實際地層情況和條件建立模擬環境,對射孔數量和間距,以及射孔深度和水平應力產生的差值進行分析,從而為射孔技術應用提供參考依據。
1實驗
1.1設備
使用小型真三軸水力壓裂裝置建立模擬環境,其中將巖心室作為核心設備,產生的垂向應力為σv,模擬環境規格為8.0cmX8.0cmX10.0cm。另外,使用液壓泵、壓力數據采集系統、恒流泵、中間容器和壓力傳感器作為其它模擬設備。在試驗過程中,在巖心室底部和兩側位置,鋼板在液壓活塞的推動下對試驗樣品產生三軸應力作用,在一側產生的壓力最高為30MPa。使用該試驗設備,按照環境實際產生的壓力進行模擬試驗,使儲層產生的壓裂裂縫與擴展符合試驗要求。
1.2巖樣
使用某地致密砂巖氣藏作為巖樣,要求巖樣內部不存在天然裂縫,保證試驗效果符合試驗要求。然后將巖樣制作成8.0cmX8.0cmX10.0cm規格的試驗樣品,在樣品中心按照深度為7.5cm直徑為1.5cm制作成一個孔洞,另外在孔洞底部4.5cm位置上作為裸眼段。
1.3設計方案
在完成巖樣樣品制作后,在巖心室內放好樣品,通過設備對巖心施加應力。按照試驗要求,將12塊巖心樣品分成7組,根據不同的射孔參數進行試驗。在試驗過程中,將紅墨水混入到壓裂液中,根據壓裂液注入速率0.05mL/min要求,對壓力產生的變化進行記錄,通常注入時間為1分鐘,然后切開樣品巖心,記錄裂縫產生的變化情況。
2實驗結果分析
2.1破裂壓力
使用破裂壓力作為試驗壓力標準,對樣品使用同等水平應力差,第一種按照無射孔方式進行試驗,產生的破裂壓力平均值為15.51MPa,剩下的6組破裂壓力平均值為12.7MPa,通過試驗發現,對巖樣進行射孔處理,使巖樣產生的破裂壓力能力不斷降低。在第三組和第四組對比試驗發現,第三組射孔數量較多,同時巖樣產生的破裂壓力不斷減少,說明射孔數量對降低破裂壓力破壞程度有效果。在不斷增加射孔密度過程中,射孔距離不斷縮小,但是要保證巖樣強度不發生變化,也能有效降低破裂壓力造成的破壞能力。
2.2裂縫起裂
采用裂縫起裂施工技術,將射孔巖樣和未射孔巖樣作為試驗對象。在試驗過程中,水平產生的應力差為3MPa,在上覆施加的壓力為20MPa。在巖樣底部出現裂縫時,由于巖樣在弱面的特點,通常裂縫從弱面出現,而且弱面出現裂縫具有無規則特點。在實際射孔過程中,根據裂縫的擴展性和延伸性特點,在水平井分段多簇壓裂過程中,使用射孔技術有效解決地層出現裂縫壓力的問題。
2.3水平應力差
在進行試驗過程中,調整水平應力差差值,在第三組和第五組中,對巖樣進行3個射孔處理,其中第三組應力差為3MPa,第五組應力差為9MPa。在不同應力差作用下,第三組和第五組巖樣產生3條裂縫,但是裂縫起裂位置發生變化,在較高的水平應力差作用下,裂縫彼此間的干擾較小。
2.4射孔間距
在射孔間距試驗過程中,在第三組和第八組進行對比時,使用3MPa的水平應力差,第三組射孔間距為1公分,第八組射孔間距為0.5公分。在試驗中發現,第三組出現3條裂縫,并且三條裂縫沒有出現偏移。第八組出現4條裂縫,其中裂縫1和裂縫2間距較近。根據試驗對比發現,射孔間距不斷縮小,對裂縫起產生的干擾作用不斷增強。
2.5射孔深度
在進行射孔深度試驗過程中,將11組和12組巖樣作為試驗對象,實施9MPa的水平應力差。在11組巖樣上進行2個射孔操作,要求兩個射孔距離控制在1.5cm,上射孔深度和下射孔深度分比為0.1cm和0.2cm。在12組巖樣上進行3個射孔操作,射孔間距控制在1.0cm,上面一個射孔深度和下面射孔深度分別為0.1cm和0.2cm。通過對比試驗發現,在射孔深度增加過程中,使孔壁面積不斷擴大,使巖石破裂壓力產生的破壞力不斷減弱。
3數值模擬
在該試驗過程中,射孔間距和水平應力差的變化,都會影響巖樣裂縫形態,證明試驗過程符合要求。另外,在試驗過程中,制定不同的模擬數值,其中泊松比和楊氏模量分別為0.21和20GPa,垂向應力值和水平最大主應力分別為40MPa和35MPa,而最小主應力在26MPa-32MPa范圍內。其中,抗拉強度控制在5MPa,射孔間距分別確定在75m、55m和35m位置處。
在進行試驗過程中,在射孔間距同為35m時,并且水平應力差在3MPa時,巖樣產生的裂縫受到干擾最大,而且裂縫沿著水平主應力方向發展,在發展過程中出現明確的路線變化。在水平應力差為6MPa時,巖樣產生的裂縫受到干擾相對較小,而且裂縫出現的延伸沒有出現明顯變化。因此,根據上述使用條件可知,巖樣裂縫延伸發生變化時,證明裂縫受到的干擾程度較強。在射孔間距為55m時,產生的裂縫路徑沒有明顯變化。如果射孔間距控制在75m時,水平主應力方向上裂縫沒有明顯延伸變化。根據上述試驗條件對比發現,在水平應力差和射孔間距不斷增加過程中,巖樣中裂縫形態的變化受到的干擾程度不斷減弱。但是要注意的是,在水平應力差小于6MPa時,或者射孔間距小于55m范圍內,裂縫產生受到的干擾程度不斷升高,而且裂縫延伸路徑出現的偏轉的情況較為顯著,證明試驗過程按照模擬數據要求,符合試驗結果要求。
結論:
綜上所述,在該項目研究過程中,使用小型真三軸水力壓裂模擬實驗裝置作為使用設備,采用數值模擬技術進行模擬試驗,通過試驗數據和現象可知,射孔的的數量、深度和間距等因素,對致密砂巖水力壓裂裂縫起裂與發展有不同程度的影響。通過使用證明,使用射孔技術,不僅降低致密砂巖氣藏的破裂壓力對地層結構的坡效果,同時使水力壓裂施工過程根據方便快捷的完成。而且在射孔數量不斷增加過程中,對致密砂巖氣藏地層結構體積發揮有效的改變作用。在較低水平應力差作用下,要求控制射孔間距保持在合理的范圍內,防止地層儲層結構改造體積出現不斷縮小的情況。
參考文獻
[1]趙振峰,王文雄,鄒雨時,雷鑫,肖博.致密砂巖油藏體積壓裂裂縫擴展數值模擬研究[J]. 新疆石油地質.2014(04):45.
[2]王素玲,董康興,董海洋.低滲透儲層射孔參數對起裂壓力的影響[J].石油鉆采工藝. 2009(03):475.
[3]鄧金根,郭先敏,孫焱,戚斌.雷煒致密氣藏壓裂井定向射孔優化技術[J].石油鉆采工藝. 2008(06):120.
(作者單位:中石化華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測井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