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穎
摘要:水利水電工程防滲施工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直接關系到工程使用壽命和運行穩定性,混凝土防滲墻在水利水電工程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得到了廣泛的認可。混凝土防滲墻施工質量十分關鍵,施工技術人員應正確使用相關機械設備,嚴格按照操作規范開展工程施工,不斷改進施工技術,促進水利水電工程的穩定發展。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混凝土防滲墻;施工技術
引言
在水利水電工程中,防滲一直是困擾施工企業的重大難題之一。對防滲處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認真的分析和總結,并制定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才能夠有效地加以解決,提高施工質量。
1水利水電工程中混凝土防滲墻的分類
混凝土防滲墻防滲效果好,工藝簡單,施工成本低,已經成為水利水電工程防滲處理的最佳選擇,按照結構形狀可以劃分為樁柱式、槽板式、板樁灌注式和泥漿槽式幾種類型。
1.1樁柱式混凝土防滲墻
樁柱式混凝土防滲墻是水利水電工程中一種常見的防滲墻類型,通過大型的沖擊型鉆頭或其他方式鉆出直徑較大的鉆孔,使用水泥漿或者套管進行護壁處理,然后將混凝土回填,由單樁逐個連接形成連續的防滲墻。由于樁孔分布的影響,樁柱式混凝土防滲墻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這種工藝不容易出現塌孔現象,易成墻,但是工程進度相對較慢,由于接縫較多其整體性能略差。水利水電工程為土石壩地基時,為了使防滲墻取得更好的防滲效果,可以采用連鎖或者搭接方式來提高墻體厚度,從而提高防護能力,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施工方式難度系數較高,需要嚴格控制工程質量。
1.2槽板式混凝土防滲墻
在樁柱式防滲墻的基礎上衍生出了槽板式防滲墻,根據單元槽連接方式,也可以分為搭接型和連鎖型兩種連接方式。通過槽板將樁孔連接形成墻體,有效減少封縫數量,使墻體的整體性得到了提升。在一些情況比較特殊的水利水電工程中,槽板式混凝土防滲墻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區別于樁柱式混凝土防滲墻的是槽板混凝土防滲墻采用了大型的沖擊鉆頭,聯合抓斗進行開槽挖孔,然后向孔內關注泥漿,當泥漿強度滿足要求后在回填混凝土,制成連續的防滲墻。通常,槽板式混凝土防滲墻的槽孔長度控制在5米至9米之間,如果工程卻有特殊要求,可以適當延長槽孔長度,減少防滲墻接頭數量,提高墻體的防滲效果。
1.3板樁灌注混凝土防滲墻
板樁灌注混凝土防滲墻主要通過振沖法將鋼板樁固定到地基上,管底設置活門,鋼板樁邊遠焊接小管,當樁體達到預計深度后,通過液壓拔樁器將鋼板緩慢取出。同時防滲材料通過樁體焊接的小管填充到孔內,形成連續的防滲墻。板樁灌注混凝土防滲墻是一種新型防滲施工技術,由于其換換相扣的優勢,大大提升了防滲墻的可靠性,在許多水利水電工程防滲處理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1.4泥漿槽防滲墻
泥漿槽防滲墻通過砸作業面上挖掘溝槽,然后回填黏土、砂、泥漿等材料加固溝槽,形成防滲墻。需要注意的是溝槽寬度和深度,通常寬度控制在1.5米至3米之間,確保溝槽直立。
2.施工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建議
2.1存在的問題
從目前水利水電工程混凝土防滲技術的應用現狀來看,施工水平呈現出參差不齊的現象,原因主要包括:施工技術落后、施工質量不合格、現場管理力度不夠及施工技術風險等。
1)對于一部分規模較小的施工企業來說,仍然存在混凝土防滲墻施工技術比較落后的情況。施工單位對防滲墻施工技術不重視,施工人員的職業技能不高,從而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影響。2)相關單位對質量監管的力度不夠,缺乏正確的監管方法,導致出現整體施工質量不合格的情況。3)因為工程范圍比較廣、機械設備繁雜及施工人員較多,如果在管理上缺乏力度,就會導致施工現場的混亂,使得施工質量和效率受到影響。4)因為施工過程所涵蓋的范圍比較廣,所以會出現一部分施工環節被忽略的情況,導致技術風險的發生,從而影響了施工的整體質量。
2.2解決問題的對策
施工單位可以通過改善施工技術、加強質量管控、加強施工現場管理及加強技術檢測等手段提高施工質量,具體建議為:①改善施工技術,施工單位應加強對施工技術的重視,并加強對施工人員的技術培訓和指導,加強先進技術和先進設備的引進;②加強質量管控,施工單位應該對防滲墻施工進行實時管控,并對各項指標進行檢測,確保各項指標都符合施工標準;③加強現場管理,施工單位應該加強對施工流程的管控,對施工人員及設備等進行規范管理,確保施工的各個環節都得到掌控;④加強技術檢測,在防滲墻施工開始前,應對施工區域的各個參數進行測量,包括地質、水分等,并根據測量數據制定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
3.混凝土防滲墻施工技術在水利水電工程中的具體應用
3.1超薄混凝土防滲墻施工技術
超薄混凝土防滲墻在施工前需要將泥漿灌注到預制的導向孔內,灌注過程應注意控制水平面,一般應低于導墻面30厘米左右。用于灌注的泥漿是由燒堿和膨脹土混合調配而成,黏粒含量在50%以上,塑性指數不低于20,含沙量不得超過5。沿著導墻使用抓斗進行挖槽,完成后應仔細清理孔內雜物,避免殘留物影響灌漿效果,防止孔壁坍塌,灌漿時應注意速度控制,使泥漿平穩連續地灌入槽內,應嚴格檢驗所有泥漿的性能,確保符合相關要求后才能使用。
常用的防滲墻接頭處理辦法就是管上抹油或者包裹薄膜,接頭焊接管徑通常在330毫米左右,壁厚在100毫米左右,槽體成型后,為了減小混凝土和管壁之間的摩擦力,還需要在接頭管壁上適當涂抹潤滑油,或者在表面包裹塑料薄膜來解決摩擦問題,然后將接頭管放到指定深度。混凝土超薄防滲墻技術在實踐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已經被廣泛地應用在水利水電工程防滲施工中。
3.2塑性混凝土防滲墻施工技術
塑性混凝土防滲墻由于其極限應變大、彈性模量低、對土石壩形變適應性強、和易性好、抗壓能力強、節約水泥用量、施工成本低、墻體連續且厚度均勻、整體性好、耐久性強等諸多優點,近年來得到了廣泛應用。這種防滲墻主要使用的是含有膨脹土和黏土的新型材料,有效提升了墻體抗滲效果,彌補了傳統防滲墻的很多不足之處。為了優選出合適的泥漿循環工藝,確定槽段長度等技術參數,需要在施工前仔細勘察現場地質、土質、地層以及水文條件,摸清墻體位置是否存在障礙物,準備工作就緒后,開挖導向槽,槽的寬度應大于防滲墻的寬度,根據上部土層的實際情況確定深度,導向槽應與防滲墻的中心線保持一致,采用方便快捷、安全高效的造孔方式,防止因造孔環節質量失控而影響防滲墻的質量,孔槽應嚴格按照預定部位設置,盡可能減少墻段間的接頭數量,最后將泥漿澆筑到孔槽壁進行保護并注入混凝土。為了確保防滲墻滿足工程需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進行試驗研究,確定混凝土的配合比,提高防滲墻的防滲性能。
總結
從總體上來看,現階段水利水電工程的滲漏問題較為普遍,維護工作顯得尤為重要。施工前或者施工中,應設計和選擇先進的防滲技術,對原材料、工程的地基、壩體的防滲技術等做到嚴格把關;施工后,應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對水利水電工程進行日常的維護工作。
參考文獻
[1]侯紅嶺,侯洪橋.水利水電工程中混凝土防滲墻施工技術的應用管理探討[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6(10):80.
[2]江世勇.水利水電工程建筑中混凝土防滲墻施工技術的運用[J].建材與裝飾,2016(31):12-13.
(作者單位:揚州市潤揚河工程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