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治江 陳名志
摘要:南寧園博園智能化項目是響應南寧市政府“統籌集約、限額設計、共建共享”的建設原則,通過利用政府已有資源、引入社會投資等手段,使整個項目投資概算及實際建設費用較歷屆園博園減少近一半,節約成本的用時優化了服務。本文將園博園智能化系統進行簡單闡述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南寧園博園;智能化系統;園區管理
南寧園博園智能化項目充分考慮園區管理者、園區運營方、游客等多方用戶需求,打造具備運營調度、安防監控、應急指揮及公共服務等功能的信息化平臺及APP。旨在提升園區管理品質以及方便廣大游客需求。
一、運營調度
構建綜合管控平臺,聯接園區視頻監控、票務、智能停車場、園區官網、車輛調度、投訴執法等功能獨立的各子系統,基于地圖可視化展示,實現員工、票務、客流、電瓶車輛等的實時管理,為園區日常管理提供服務,促進園區的管理更加規范化、智能化[1]。
(一)建立無線溝通機制,強化入園行為管理
配合園區管理組織機構,按業務管理職責建立數字對講溝通頻道,制定了日常指揮調度溝通機制,各部門按職責實時上報現場情況,園區領導調度指揮現場工作。另外園區內部維護工作交由外部服務單位執行,由于每日出入園人數較多便在在園區大門員工通道部署了人臉識別閘機,所有員工刷臉認證通過后入園,由閘機對入園員工身份進行校驗,自動生成出勤記錄表。
(二)分析游客趨勢,合理安排游客接待工作
園區票務銷售渠道為現場購票、微信公眾號購票、愛南寧APP購票、線上OTA購票等多種渠道。隨著線上購票渠道推廣力度不斷增大,針對線上預售票務信息,可以預測未來幾天客流趨勢,為合理安排游客接待工作提供數據支撐。同時對游客入園趨勢、入園時段、年齡結構等多維度進行分析,為管理者提供實時分析報告,方便管理。
(三)掌握園區內客流分布,實時調度電瓶車運力
園內設置了兩條主要瀏覽線路,電瓶車按游覽線路運行并停靠站點,為游客提供乘車服務。針對園內電瓶車運行調度,系統從兩個方面為調度人員提供輔助數據:(1)借助監控系統對站點進行視頻監控,指揮中心調度人員實時掌握各站點游客排隊情況;(2)通過GPS定位系統,實時采集電瓶車運行數據,基于GIS地圖展示車輛運行軌跡、速度等信息;并可調用車載攝像頭查看游客乘坐情況。
(四)前端設備自動化管理及預警,統籌安排設備檢查檢修
園區安裝多種前端數據采集硬件設備,分散在園內各個區域,硬件設備運行狀態檢查及維護難度較大,為減少前端設備維護工作量,系統通過檢測預警功能,將所有前端設備運營狀態統一進行管理,當前端設備出現異常情況時進行自動預警,提醒指揮中心管理人員統籌安排維修任務,根據GPS準確定位,做到快速維修。
二、安防監控
(一)實時采集共享停車數據,為車流引導提供數據支撐
園區有多個開放停車場,通過與停車管理系統集成,實時采集車輛進入時間、車輛離開時間、車輛車牌號碼等信息,通過數據資源庫向市交通部門共享停車數據,實現園區停車場車輛信息管理、車輛引流。
(二)統計園區、重要場館累計入園人數及實時在園人數
集成票務閘機系統,結合客流分析相機系統,采集閘機入園人數,通過客流分析相機采集出園人數,分別統計園區各門檢票口出入園人數,實時掌握景區客流密度,提醒園區管理啟動應對不同密集度人流服務方案,保證游客順暢游園。在重要景點布置客流分析相機,自動統計景點累計出入人數,動態展示實時景點游覽人數,便于控制重要景點游客流量。
(三)園區主干道路實現覆蓋監控,巡檢緊急情況
利用全景監控、槍、球聯動監控、云臺監控等多種方式,實現對整個園區主要出入口、主干道、場館入口等人流密集等關鍵區域視頻覆蓋。基于視頻監控系統,建立視頻巡檢機制,為了便于巡檢管理,按多種應用場景建立巡檢方案,主要應用場景包含以下幾種類型:
1.園區出入口客流情況,重點巡查東門、北門、南門三個主要出入口廣場客流、閘機通道客流、售票點客流,密切關注客流集中地段,以便做好出入口分流疏散工作。
2.園內重要景點客流情況,對園內游覽熱點,易擁擠的景點進行巡查。同時調取云臺監控整個園區,實時掌握全園客流分布情況。
3.園內電瓶車站點情況,對園內所有停車站點進行監控,實時了解各站點乘車排隊情況,以便及時調度車輛。
4.園區八尺江水域監控,對園區靠江一側進行監控,重點查看是否有游客接近水域,預防落水風險。
(四)園區圍墻、礦坑及水域邊界防護
園區的圍墻、礦坑、水域等區域存在一定危險性,通過對以上重點區域進行針對性監控,預防意外情況發生。對圍墻實施周界預警,自動檢測非法入侵并預警;對礦坑、水域實施邊界預警及監控,確保人員遠離危險區域。
三、應急指揮
借助緊急求助系統、無線通信系統、巡更系統、廣播系統、LED大屏幕等手段,加強園區意外情況的自動發現能力及快速處理能力[2]。
(一)建立數字對講平臺,提高快速響應能力
園內發生緊急情況,或游客主動求助、或安保人員上報等多渠道信息匯總到指揮中心,由指揮中心判斷事件類型,啟動應急處理預案,調度安保人員、保潔人員、醫療站、消防站、公安部門對事件進行處理。為提高快速響應能力,構建數字對講平臺,按業務類型建立匹配的業務頻道,通過無線通信手段實現多方及時溝通、發布指令。
(二)提供緊急求助手段,及時獲取現場信息
園區游客密集區域安裝緊急求助報警柱,以實時音頻互動和視頻聯動為核心功能,提供報警求助、雙向對講、視頻聯動、接警處警、視音頻存儲等基本功能,一旦出現異常事件,以及安全事故的突發報警提供第二條信息保障、通道能在第一時間將信息上報到指揮中心,由指揮中心管理人員判斷事件類型,啟動相應醫療、安保、消防、救助等應急預案。
(三)靈活巡檢,加強主動發現能力
建設巡更系統,園內安保人員對園區主要道路及景點進行巡查,主動發現現場異常及意外情況,通過巡更系統實時上報現場音視頻情況。基于GIS地圖可視化界面,靈活制定巡檢路線,指導安保人員現場作業,提交音視頻現場作業結果。同時巡更系統可及時上報現場緊急情況,為應急指揮及時掌握現場情況提供輔助手段。
(四)精準信息發布,提高對游客的準確引導能力
在意外情況發生時,指揮中心可以通過廣播系統、大屏幕向游客發布公共通知,及時疏散人群及預警。應急廣播時,通過地圖可視化頁面,可選定單個廣播及大屏、或圈定地圖上一個區域內的廣播及大屏進行應急廣播,指導疏散人員至安全場所,不會對其他園區造成大面積恐慌。
四、公共服務
面向游客建設游客導覽APP,向其用戶推送園博園資訊及動態消息,圍繞園博園參觀“游、客、衣、食、住、行、游”需求提供一站式的出行體驗。
(一)提供一站式手機端服務
對園博園的基本情況進行介紹和展示,用戶可以獲取到關于園博園的動態資訊信息、同時可以了解園內各個景點介紹信息。為游客提供智能導覽、導航、電車支付、美食預約、活動推送等功能服務,便捷游客體驗。
(二)展示綠城植物風采
對全園約1000種精物的信息進行采集、分類整理、字段邏輯分解,實現植物信息在手機端三維展示,地點導航及實時位置分布查詢等服務。
總結
總的來說,南寧園博園智能化系統的推廣使用,減輕了園區管理人員的工作負擔,同時提升了園區管理品質,使園區的整體建設更加智能,方便了游客的游玩,也為游客的出行提供了安全保障。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全國各地的景點都會向智能化邁進。
參考文獻
[1] 謝彩文.南寧園博園周邊加緊配套建設[J].廣西林業,2018(10).
[2] 陸炫.南寧國際園博園:全面打響建設攻堅戰[J].廣西城鎮建設,2018(06).
(1作者身份證號碼:432822197806170013;
2作者身份證號碼:45262919840829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