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昌堯
摘要:吳起油田長8油層巖石主要是細粒長石砂巖,通過分析巖性和結構、序列、特征等標志。我們得出吳起油田長八是通過深湖相的三角洲沉積得成。它主要有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間灣兩種類型。這個地區對油水的分布具有很好的控制作用,但不是唯一一個。為了查看吳起地區長8油層的沉積以及發育的規律。首先從巖心觀察的巖石和它的標志開始看起,通過分析井剖面的相序,沉積對比和分布規律,結論得出吳起地區長8油層組的沉積相展布規律和發育特征和沉積相類型。我們得出吳起地區長八油層組從西北、東南和西南三個不同方向的潛水臺地形三角洲的前緣沉積。西北和東北的三角洲前緣沉積占據主要地位。三個不同方向的三角洲前緣水下分流河道有沿著河口帶逐漸變寬的規律。
關鍵詞:吳起油田;特征;控油規律
引言:
鄂爾多斯盆地偵探的重要層位就是吳起地區。長8油層組地區有著砂體厚度、連片好、并且砂巖粒細小、膠結作用好的特點,工作人員通過分析吳起地區長8油層組的特征,發現地區內長7油層組發育較好,油源條件十分豐富,如果是在低滲透的情況下,局部的發育相比于高孔和高滲的儲油層更厲害,因為它可以給石油的聚集提供更好的環境。想要發育大規模巖性油藏,擁有高質量的石油地質條件,就需要生、儲、蓋的組合關系可以配置完善。當前我國石油勘探還需要再多加努力,那就要不斷探索規律,發現問題,尋求突破。
1.吳起油田長8沉積特征
當代我國東部地區能源礦產豐富,并且保存相對最完整的一個油氣盆地,就是鄂爾多斯盆地,我國陸相三疊系地層中研究得最早的就是盆內三疊系延長組,并且它也是我國盆地中最早得到油氣發現的一個地層。由于這些原因,盆內三疊系延長組一直是我國油氣勘探的重要層。我們通過分析大量的戶內戶外的實際工作,也結合著當代我國沉積地質學和石油地質學的文獻理論,不斷進行著著鄂爾多斯盆地堡子灣地區巖的性質標志,以及類型特征,地理環境等全方位的調查。通過砂巖碎屑顆粒的類型和石英陰極發光稀土元素的分配模式等正方法進行綜合研究,發現堡子灣地區資源大多數來自盆地的西北方的阿拉善古陸,但東北方的陰山古路對堡子灣地區也有一定的影響。通過物源區西北水系和東北水系的結合影響,堡子灣地區的前緣規模變大,組合道砂體發育的較大。吳起地區長8油層組可以分成四種結構類型,這四種結構類型都是垂向演化剖面,他們分別是正粒序型、逆粒序型、無粒序均一型以及復合粒序型。正粒序型剖面結構大多數出現在水下分流河道微相;逆粒序型剖面結構大部分出現在河口的沙壩;復合粒序型剖面結構主要出現在重疊水下分流河道;無粒序型剖面結構主要是分流間灣。通過鉆井巖心的資料和測井資料以及室內測試資料,并通過分析沉積相標志,根據巖性結合和沉積組構等等,在吳起地區識別出兩個沉積體系和很多個沉積微相。確定了這個地區的沉積微相類型以及它的特稱。通過不斷的分析研究沉積微相的分布特點和演化特點,重點開展古地理環境演化分析,探析不同時間段的沉積微相平面分布和演化特點,并以此建立起長8區研究模式。因為每一個紀的氣候都有大幅度變化,由此氣候的變動對生物和沉積以及地貌環境的影響巨大,通過建立第四紀的氣候變化曲線圖,圖更直觀地表明了吳起地區第四紀古地理環境的演變過程。所以我們還需要加大力度發覺吳起油田長8沉積特征。
2.吳起油田長8沉積控油規律分析
油氣是流體礦產,因為流體容易隨著環境的變化而流動,進而影響流體自身的位置和狀態,所以油氣的存儲受到成盆期構造格局的嚴格控制,也受每一次構造運動的影響。在吳起地區成為生排油高峰期之后又歷經了多次不同形式的改造,這種高峰期之后的改造會讓油氣的儲存形式發生變化,嚴重者甚至會破壞油氣藏,也會改變地層能量場。工作人員通過分析地質事件和動力環境以及地層接觸等等,對吳起地區后期的改造開展了階段區分,并且很全方位地研究了盆地,特別是吳起地區主要的表現形式和時空展布特點。有了這些條件后,分析后期的改造油氣留下的各種地質資料,研究抬升剝蝕讓盆地上古生界地層的降壓,選擇一些實際案例來進行研究,得出后期的每一次構造變動對油氣的不同影響。吳起地區后期改造分為5個階段,在這些階段中歷經了東強西弱到向東慢慢變大,導致抬升和不均勻剝蝕。有一個階段,東部剝蝕停止后迎來了風塵沉積,讓相對東隆西降因此結束,地塊也發生了隆降的大反轉。從那時一直持續到現代,并且伴隨著地塊不斷抬升,與空間上顯得十分不均勻。差異抬升剝蝕讓油氣得到了好的影響也有不好的影響。它讓地層剝蝕變弱,邊緣高的部分初露,進而影響了地下油氣的生存環境,也在一定程度上油氣加快散失。地層的反轉讓油氣藏內部結構重新調整,但是內部結構較為完整,油氣的影響較小。適度的剝蝕會讓封存箱內超壓釋放,再次形成生氣藏,也會讓天然氣脫溶作為補充。
結束語:
寨子河區在鄂爾多斯地區的中部,它的主要油層是三疊系延長組長8油層組,通過分析鄂爾多斯盆地的寨子河區,通過沉積和石油地質以及地球物理等知識,進行系統研究。因此,構造相對穩定、長期繼承發育的大型穩定古隆起及其斜坡以及遠離造山帶的隱伏前陸逆沖帶,是塔里木盆地尋找大中型油氣田最有利的地區。所以早期形成的和持續發展的是油田形成的有利地區,斜坡富集和隆起高部位更容易發生調整,有利于保存。這是吳起地區油田分布的重要特點。所有已經發現的油氣藏都有時間長,調整多的特點,因為很多早期形成的油氣藏在后來都經過了改造。所以保存的條件對油氣藏分布與形成有些重要作用,高質量的區域蓋層也是保存關鍵。為了更好的分析吳起油田長8沉積相特征和控油規律,就應該加大研究力度,不斷創新發展,推動我國的油田技術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張文碩. 鄂爾多斯盆地吳起油田L區塊長6沉積微相及儲層特征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2018.
[2]盧德義. 砂巖致密油藏儲層特征精細表征[D].西安石油大學,2018.
[3]趙妮霞. 吳起油田長9油藏分布特征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2013.
[4]李廣濤,許強,陳明奇.吳起油田長8沉積相特征及其控油規律[J].內蒙古石油化工,2008,34(23):128-130.
(作者單位:延長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吳起采油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