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濤
摘要:針對科研院所實驗室普遍存在的責任主體不明導致設備缺乏管理、部門交叉使用困難等情況,采用定置管理的理念,通過建立實驗室管理團隊,劃分權利責任,變更實驗室及設備歸屬權,再規劃實驗室,建立作業規程,確立運行維護模式,建立考核模式等多種針對大型通用實驗室的定置管理方法,使得實驗室得到規范運行、設備信息有效共享、設備使用率大幅提升。
關鍵詞:大型通用;實驗室;定置管理
1.引言
定置管理[1]的理念最早起源于日本,主要應用于生產現場,核心要義是:“通過對生產現場的可移動物品進行科學安置以及持續開展整理、整頓、清掃、清潔和素養活動,使人、物、場所處于最佳結合狀態的科學管理方法。”
實驗室定置管理是指以定置管理理念為指導,通過對實驗室進行持續規劃改進、明確實驗室管理團隊的責任與權利、規范實驗室的作業規程,從而實現實驗室的科學高效運行。
2.存在問題分析
大部分科研院所的實驗室從使用權方面來說,主要分為共用實驗室和專用實驗室兩大類。
對于共用實驗室,由于不存在責任主體,且責任和權利沒有明確劃分,導致實驗室總體處于“無人管”狀態。門戶長期敞開或關閉,任何人員都可以入內或使用時找不到責任人員;所屬設備也屬誰見誰用,處于無監管狀態;現場各種規章制度、操作規范及記錄表格處于缺失狀態,使用責任無法落實,難以追責;使用過程沒有記錄,對產品影響難以追溯。
對于專用實驗室,屬某一部門單獨使用,基本不存在與其他部門交叉使用情況,但是存在問題是實驗室用途無明確規劃、無專人負責管理、無明確管理制度,實驗室設備存在“只管使用其他不管”的狀況,重點設備缺乏操作、維護、保養規范等作業標準。
3.大型通用實驗室定置管理模式
實驗室定置管理 = 實驗室管理團隊建立及責任權利劃分 + 實驗室及設備歸屬權變更 + 實驗室再規劃 + 作業規程建立 + 確立運行維護模式 + 考核模式建立及長期執行。
(1)實驗室管理團隊建立及責任權利劃分,主要是指通過建立實驗室管理團隊,實現專人專管的模式,即實驗室的運行及維護由專人負責,大型高、精、尖設備專人操作;
(2)實驗室及設備歸屬權變更,主要是指各實驗室及所屬設備逐步由現在各部門所有轉變為實驗室管理團隊所有,真正打破實驗室及設備“部門所屬”傳統觀念,為實現資源全所共享奠定基礎;
(3)實驗室再規劃,是指實驗室管理團隊對實驗室現有布局、使用、運行過程中存在不合理的情況進行重新規劃。特別是對專用實驗室,因我所大部分專用實驗室為電氣調試實驗室或系統聯試實驗室,對該部分實驗室再規劃首先對實驗室按功能進行合并,然后按工位化思想進行重新布置,以實驗室現有資源為基礎按每個工位配備通用化檢測設備(或調試機)、電源、示波器、信號發生器等標準設備建立通用測試工位,做到為客戶在不離開工位的前提下即可得到調試所需資源的目的。對于高、精、尖可通用的設備建議劃歸共用實驗室統一管理,另外對部門其他所屬設備統一回收放置在專用實驗室作為共用資源統一調配;
(4)作業規程建立,是指通過建立各種規章制度、規范指導實驗室管理者、使用者的各項日常工作,使實驗室定置管理的效果和質量得到保障;
(5)確立運行維護模式,是指在全新模式下確立實驗室日常運行維護模式,使使用者熟悉實驗室及設備日常使用流程,更好服務科研工作;
(6)考核模式建立及長期執行,是保證實驗實正常運行建立的考核實驗室管理團隊的辦法,是需長期執行。
3.1實驗室管理團隊建立
實驗室管理團隊主要由實驗室技術員、實驗室管理員組成。
實驗室技術員主要對實驗室及所屬設備的技術狀態負責,其具體職責包含以下內容:負責制定各項實驗室管理制度;負責對實驗室進行再規劃,解決實驗室在布局、使用、運行中不合理問題;負責清理實驗室設備并進行分類管理。負責編寫設備操作規程,搜集設備使用維護材料;專人操作設備的日常操作。
實驗室管理員是實驗室及所屬設備的擁有者及第一責任人,其所有工作都圍繞確保實驗室及設備長期處于良好狀態的目的而開展,其主要職責包含以下內容:負責實驗室設備帳務管理,建立實驗室設備臺帳,保證帳物相符;負責實驗室6S管理,同時負責所屬設備的日常清理、維護、點檢、初級保養、報故等日常性工作;專人操作設備的日常操作;及時通報實驗室及主要設備的利用率情況;根據設備的利用情況,對存在瓶頸的設備可提出采購需求;定期上報實驗室及設備的狀態。
3.2實驗室再規劃
定置實驗室按實驗室、單元、設備層級進行細分,每個層級都需要有明確的標識和指示,便于實驗室及管理者的操作執行[2]。
實驗室層面。實驗室入口處設置看板,《實驗室管理制度》、《實驗室安全須知》、《實驗室管理職責分工》、待處理事項等制度需清晰可見。入口粘貼銘牌,具體內容包括:實驗室概況、主要功能及設備組成、實驗室管理團隊及聯系方式。
單元層面。對組成比較復雜的實驗室,進一步劃分功能單元,劃定責任區域,落實管理責任。單元層面也需要設置相應銘牌,其形式及內容與實驗室銘牌相似,對單元層面設置不清的情況,可不設置該環節。
設備層面。大型設備要設定設備臺柱,所有設備相關信息,包括:設備銘牌、設備使用記錄、設備維修記錄、設備點檢指導書、點檢記錄表、設備使用維護說明書等設備相關的記錄文件現場可視、可查看。
3.3作業規程建立
作業規程是實驗室定置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室定置管理依靠工作規程去規范、保證實驗室的日常運行,具體包括以下內容:實驗室管理制度(含消防、安全、保密、保衛、環境等);實驗室管理者作業標準;設備使用規程;設備維護規程(含點檢、保養、計量);設備計量檢定規程;設備使用記錄;設備點檢指導書;設備點檢記錄表。
3.4運行維護模式建立
實驗室的運行維護主要以實驗室管理員為主導,實驗室管理員須保證實驗室及設備時刻處于可用狀態。使用者作為客戶,具有實驗室及設備使用權。根據主體不同,分為使用者模式和維護者模式[3]。
使用者在進入實驗室在使用設備過程中須遵守實驗室定置管理的相關規定,按設備使用須知、設備銘牌等指示開展相關工作,如有任何問題請及時聯系實驗室管理員。對于非正常上班時間使用實驗室及設備,使用人需提前申請并到實驗室管理員處領取鑰匙辦理交接班手續,但使用期間需對實驗室及設備的狀態負責,實驗室管理員須在第二天與使用人員進行交接班,確保所使用過設備狀態完好、附件齊全。設備日常維護模式主要以實驗室管理員為主導展開。
4.取得的成效
開展“三統”管理,規范實驗室管理和運行。完成實驗室定置管理方案、設備清單編寫,為實驗室定置化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根本依據;制定信息發布周報制度,對設備使用工時、狀態、存在問題、大型試驗開展情況、實驗新技術研究等進行詳細分析和匯報。引入“數字化、信息化”手段,全面提升實驗室信息共享效率。[4] 較去年相比設備使用率提升44%。外場大型實驗由原來的提前1~2天準備縮短至2小時~0.5天準備時間,有效提升大型實驗效率。
參考文獻
[1]張俊爽. 定置管理:實驗室現場管理的重點 中國計量[J]. 2008(02)
[2]韓文沃. 專業化生產和區域定置管理初探 廣船科技[J]. 2007(02)
[3]沙全友. 現代制造定置管理可視化服務研究 現代制造工程[J]. 2013(04)
[4]李回國. 機電產品實驗室的安全定置管理探討 家電科技[J]. 2012(09)
(作者單位:洛陽電光設備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