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雅萍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飛速發展以及工程建設水準的逐步提高,如何加強企業的成本管理工作成為了工程施工企業重點關注的問題。本文就以如何加強施工企業成本管理進行系統的分析。
關鍵詞:加強成本管理;控制措施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急速發展,基礎工程的建設規模也越來越大,為工程施工企業提供了很大的發展空間。在大環境下,工程建設施工企業應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優化施工工藝,加強成本管理控制,才能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促進企業長久發展。項目成本管理是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的核心,在項目成本管理的基礎上,控制浪費、節約資源、降低成本,使企業利潤最大化,從而達到企業的經營目標,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一、施工企業在成本管理中所存在的問題
企業成本管理控制體系不完善,管理手段落后,措施不到位,成本管理缺乏科學性及系統性,各項制度形同虛設,難以落實,且沒有形成嚴格的獎懲機制。很多項目領導班子及管理人員重進度輕管理,缺乏成本控制意識,管理人員表面分工明確,各司其職,但成本控制無人牽頭,各個部門之間獨立工作,缺乏溝通,技術部只負責技術,現場人員只負責質量和抓工期,重大方案、人員及設施配置往往不經過經濟比選,造成成本增加。對成本管理過程控制不夠重視,缺乏對施工全過程的動態管理,把月度成本分析當做成本歸集,發生多少費用就只是匯總,不分析盈虧原因,難以發現問題采取及時有效地補救措施,等到項目竣工時已經不可挽回。
二、加強企業成本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完善成本管理工作體系
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工作體系,有利于更好的實施成本管理,提高員工的成本管理意識。企業成立成本管理領導小組,總經理擔任組長,總經濟師擔任副組長,組員由經濟核算部、工程部、物資部、審計部、財務部、人力資源部、辦公室等相關職能部門主管組成。各項目部經理做為項目部成本管理的第一責任人,要對本項目的成本管理工作全面負責,應落實本項目部成本管理組織機構和責任人員,做到全員參與成本管理。
(二)加強成本管理制度建設
加強企業成本管理制度建設,建立和完善相關規章制度和實施細則,有效促進成本管理的標準化、規范化。企業成本管理領導小組主要負責制定成本管理制度和辦法,應包含崗位責任制、施工方案優化制度、責任預算編制制度、工程數量控制制度、勞務管理及計價制度、物資設備管理制度、管理費控制制度、成本督察及考核評價制度等,還需牽頭開展對每個項目進行成本策劃及方案預控,針對每個項目的特征,來組織編制雙預控方案,并對項目實施進行全過程監督、管控;各項目部根據上級下發的各項制度方案,針對項目成本控制總體規劃方案和各個環節制定適合本項目的詳細制度,促進項目成本管理工作能夠健康發展。
(三)確定成本管理目標
企業的經營目標、企業定額、項目成本預控方案及勞動力、材料機械設備市場價格等,是編制項目的責任成本(即成本管理目標)的依據,其中成本預控方案應包含項目組織機構設置、項目作業層管理模式選擇、施工組織設計的確定,工程數量預控、臨時設施及前期征地拆遷預控、管理費預控及稅務籌劃等等,通過測算,確定項目的成本管理目標,公司與項目簽訂責任合同。再由項目經理根據實際情況對責任預算進行二、三次分解,依照“誰管,誰負責控制”、責任和權利相結合的原則,分解至各責任中心、責任人員,為避免責任交叉,各責任中心應單獨核算。比如勞務單價中心、工程數量中心、物資單價中心、管理費中心、安全生產費中心及項目長中心等等,根據分解后的預算,編制項目成本計劃。
(四)建立動態、有效的成本管理機制
項目施工階段的管理,是成本控制的重心,建立動態的成本分析制度,能夠有效的控制項目成本,企業應遵循“月重點季全面”的成本分析制度,定期開展責任成本分析活動,明確盈虧狀況,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糾偏,控制好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月重點分析即由項目經理牽頭,項目總工(經)、計劃合同部、工程技術部、財務部、物資設備部等相關部門具體負責成本分析活動,召開分析會議并形成報告,要對成本分析的真實性和及時性負責。分析內容應包含當期工程數量、材料消耗數量的節超情況分析,安全質量成本的影響分析,月度完成計劃情況對工期的影響進行分析,找出問題并制定糾偏措施。
季全面分析即公司每個季度要組織全部項目召開成本分析會議,對項目收入、成本等盈虧情況進行綜合剖析,查找差異并制定和落實整改方案。季度分析應包含:變更索賠效果;施工方案優化情況;工程數量節超;勞務成本、物資成本、機械設備成本、臨時工程成本、管理成本節超;安全質量成本;工期風險;資金狀況及上期整改措施落實情況等,對成本管理存在問題的項目提出整改方案,限期整改。
(五)推行項目成本考核的實施
企業建立考核兌現制度,針對不同項目管理模式及需要、不同的崗位特點、不同的工作內容制定考核標準。成立考核領導小組,按季度、年度以及竣工對項目的責任成本管理工作的執行情況進行階段性考核,將工程量節超、物資成本節超、勞務成本節超、機械成本節超等作為量化考核指標。再由項目部對各責任中心的責任成本執行及完成情況進行深化考核。
考核兌現是企業責任成本管理的最后一個環節,也是最重要的環節。考核兌現制度是成本管理的激勵機制,是成本管理工作開展的源動力,如果這在個環節不能按照制度執行,或者兌現不徹底,將嚴重影響員工的積極性,將企業的成本管理制度變成一紙空文,能夠保證責任成本管理工作能夠順利、持久開展。是提高項目成本管理水平和項目綜合收益率的重要保證。
企業的最終目標是盈利,而盈利的前提就是做好成本管理,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增強全體員工成本控制意識,把成本管理做到精細化,滲透到工作中的每一個環節,科學有效地組織,并嚴格落實各項制度及措施,獲得更好地經濟效益,才能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楊敏敏.施工企業成本管理[J].商品與質量:學術觀察,2015,(2):136-136.
[2]韓高峰,張秋軍.建筑施工企業成本管理創新的思考[J].時代報告:學術版,2016,(2):33-33.
[3]淺談施工企業項目成本管理[J].山西科技,2018,(4):78―79.
[4]焦曉光.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的幾點思考[J].甘肅科技,2017,(1O):201―202.
(作者單位:中鐵二十四局集團江蘇工程有限公司)